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8年5月下

報刊質量:關乎“百年老店”的救贖與煥新

王凌
2018年10月18日09:21 |
小字號

來源:《青年記者》2018年5月下

相對於快速成長的網絡新媒體,傳統報刊業以權威穩健、成熟精到的“百年老店”形象,處於大媒體圈中的標杆地位。只是如今的“老店”也開“網店”了,來“實體店”的人比以往少了……“老店”想傳承不衰,要靠質量、特色和口碑取勝,質量是“老店”生存的根基,也是其以新媒體形象復興的基礎。然而,一些“老店”在網絡洪水的沖擊下撐不住了,混亂了,忘“本”了……

上面這番感慨來自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質檢中心(以下簡稱“質檢中心”)的一位老專家之口。這位老專家參加了2017年對400多種黨報黨刊、晚報都市報、大眾類期刊、行業專業報刊的抽查——這次質檢的結果不容樂觀……面對有目共睹的報刊編校質量現狀,老專家的感慨發人深省。質量對於報刊的重要性行業已有共識,關鍵是要追根究底,抓住問題軟肋,夯實質量根基。筆者作為報刊質檢工作者,試以拙筆就矢書。

質量管理待插“指路牌”

今年2月,報刊行業公布了質檢中心對部分報刊編校質量抽查的結果,其中未公布不合格報刊名單,對此大家頗有疑問。目前報刊質量管理規則尚在健全中,質檢工作依據的是多年以前的管理政策,參照的是十幾年前開始實施的圖書質檢規則,而關於報刊質量的管理、質檢中對合格率的要求、差錯的計算等缺乏明確的規則,各地質檢機構工作標准也無法統一。報刊管理部門看到,要推動報刊質量首先要明確質量管理的制度,為行業亮出“指路牌”。今年2月22日,在“2018年全國報刊管理工作會議”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張宏森針對報刊業發展問題強調:“要走精品化路線,通過走高質量之路破解發展難題。”會上還宣布“擬出台《報刊質量管理規定》”,以此敦促報刊單位加強質量管控。

目前報刊行業正在使用的質量方面的規范和標准包括:新聞出版署1995年發布的《報紙質量管理標准(試行)》《報紙質量管理標准實施細則(試行)》,以及《科學技術期刊質量要求》《科學技術期刊質量評估標准》《社會科學期刊質量標准及質量評估辦法(試行)》《社會科學期刊質量管理標准(試行)》﹔相關的還有2010年7月制定出台的《報紙期刊出版質量綜合評估辦法》。這些“標准”和“辦法”作為規范性文件,是二十多年來報刊質量水平測評的依據、管理部門對報紙年度核驗考評的依據,也是報刊單位自身發展管理的規繩矩墨。尚未出台的《報刊質量管理規定》在法律效力層級上將與《報紙出版管理規定》《期刊出版管理規定》同為僅次於“行政法規”的“部門規章”,顯示了質量管理在當今報刊管理中的突出地位。這個舉動含有深意——質量是報刊的生命﹔有質量,方有報刊業未來的生存與發展。目前《報刊質量管理規定》正在編制中,質檢中心接受新聞出版主管部門委托從2015年開始研究編制工作,希望新規章能按原計劃在今年出台。

質檢中心近兩年在報紙、期刊質檢中使用的編校質量合格標准為:期刊差錯率萬分之二﹔報紙差錯率萬分之三。在報刊質量檢查中,抽樣通常是抽選同一天的報紙或抽選同月同期的期刊﹔檢查過程按照“三審三核”的程序,每份受檢報刊都經過初檢、復檢、終檢三次檢查,質量不合格的須經專家再審、研究形成最終結論。質檢工作部分參考《圖書質量管理規定》,專家根據發現的錯誤扣除相應的分數,比如,知識性錯誤、語法錯誤、圖文不符等差錯扣2分,錯漏字等1個字扣1分,標點錯誤1處扣0.1分,等等。新規定出台后,報刊質檢的程序規則和評分標准也都將明確。

“老店”煥新靠自我救贖

在規定編制過程中,不少出版單位提議,將期刊的達標值定為差錯率萬分之三,並依此要求放寬報紙的差錯容忍度﹔有人稱,“2009年開始實施的《期刊出版質量管理規定》裡規定的差錯合格率為萬分之三,應當延續這一規定,不能搞‘朝令夕改’”。筆者認為,報紙、期刊的編校差錯率標准是出版物質量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差錯率定為多少要由專家結合全品種出版產品質量管理狀況及閱讀體驗需要科學推定,不可以拍腦袋就決定。目前報刊容錯標准主要參考質量體系相對完備的圖書質檢規則,考慮報紙、期刊的出版周期來推算。至於有人說2009年出台的《期刊出版質量管理規定》中規定“編校差錯率不超過萬分之三”,筆者在今年3月29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發表過一篇名為《偽造傳播國家文件要嚴管》的署名文章,告訴大家這個所謂的“《期刊出版質量管理規定》”是偽造的。偽造者在百度文庫等多家網站上傳播以“新聞出版總署”的名義發布的假文件,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給整個報刊行業造成困擾,其行為已經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從另一個角度講,這個事件也暴露出一些報刊工作者的盲點,一些出版單位的質檢負責人,甚至包括一些報刊的管理者,在“依法依規”的考核中“遺憾中招”。

撇開惡意偽造文件本身,這個事件的背后暗藏著兩個問題:報刊管理部門對質量高要求是為了誰?質量不達標或者自身管理問題造成質量后果應當怎樣對待?其實,從年初質檢結果未公布不合格報刊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報刊主管部門對報刊單位的愛護之情。優秀的報刊往往把社會效益和優化發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2017年報刊編校質量檢查中,有140多家曾經獲得過“中國出版政府獎”“全國百強報刊”等榮譽的報刊,其社會影響力和經營效益都居報刊領軍地位,這些報刊的編校質量合格率達到97%以上﹔而相較之下,其他報刊參檢產品的合格率大大低於這個數字。可見質量與發展是伴生同行的。高質量標准須是自身發展的要求,而絕不可被當成發展的“負累”。一家報刊單位,如果不能透徹認識到“質”為“本”的道理,一味地向外找,必將被讀者市場淘汰。

規范制度只是“疾病”的警報器,如果警報已經響起,不去找問題卻去“修”警報器,自身就危險了。新媒體形勢下,“老店”要煥新,靠的是“自我救贖”。

文字問題總結與思考

報刊編校質量抽查中比較容易看到的文字方面的錯誤,共性問題主要集中在:字詞差錯(包括錯別字、多漏字等),語法錯誤(用詞搭配不當、語義重復、成分殘缺等),標點符號錯誤和數字用法錯誤。例如,“4月12”,有漏字,應為“4月12日”﹔“水蒸氣”,有錯別字,正確的為“水蒸汽”。數字用法方面,常見錯誤有:“下午15:00”,應為“下午3:00”或“15:00”﹔“約6-7米”,應為“6-7米”。有一些標點看著很小,但出錯率非常高,例如:小數點、中圓點混用﹔冒號、比號混用﹔破折號、一字線、半字線、短橫線等使用混亂﹔下角點、頓號混用……說明大家對《標點符號用法》(GB/T 15834-2011)的學習很不夠。比如,標准中有《附錄A 標點符號用法的補充規則》,其中規定:“不帶括號的阿拉伯數字、拉丁字母或羅馬數字做序次語時,后面用下腳點(該符號屬於外文的標點符號)。”有很多報刊將下角點誤用為頓號,這都是不熟悉相關標准造成的。

具體到不同類型的報刊,也存在一些個性問題。例如,少兒報刊要解決漢語拼音使用不規范的問題,還要注意違反規定使用網絡語言等問題﹔黨報、都市報中存在報道中日期表述不清、內容重復、內容前后不一致等問題﹔行業期刊存在參考文獻著錄不規范、圖文不符、專業名詞使用不規范等問題。

質檢中心在報刊質檢中使用了相對較低的扣分標准,如,標點符號同一錯誤多次出現,圖書規定“一處扣0.1分,全書最多扣1分”﹔報刊檢查中發現多處同一標點差錯的最多扣0.3分。另外,一些尚無定論標准的詞匯,如“通訊”“通信”兩詞,《現代漢語詞典》中認為前者是“舊稱”——新信息傳播時代,“通信”的確更能正確表述信息傳遞方式,但是否“舊稱”就不能使用呢?還有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縮略語和網絡用語是否都不能用呢?對於這樣一些專家有爭議的情況,檢查中根據具體情況酌情對待,較少扣分,扣分點主要集中於較為明顯的“硬傷”上。新業態環境下,一些報刊單位內部環境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對報刊質量產生影響。報刊整體市場不穩定,版面縮減,造成人才流失,編校人員專注力渙散,更新換代加速,間接導致報刊差錯率回升,特別是“硬差錯”增多。“硬傷”對於報刊是致命的,有的還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性影響。試想,報攤上擺放著一份把“2018年”誤寫成了“2017年”的報紙,有誰會買呢?報刊工作者一定要針對編校質量中的“硬差錯”嚴格把關,下大功夫達到無“硬傷”。

相對而言,一些不影響閱讀的“邊界性”“無定論”問題,包括語言研究和發展中的問題,大家可以積極研究,參與探討,注意積累和總結,具體質檢中也可以適當寬鬆對待。如:成語“七月流火”“空穴來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入了以前常被誤用的意思,過去校對時認為是錯誤的,現在詞典中變為正確的了,由此可以看出語言是發展的。包括“作”和“做”的用法等,目前有一些情況已經進入了我們質檢工作的“容錯列表”。另外,還有一些情況,比如:兩對雙引號、書名號之間以前用頓號,新國標統一不加頓號了。該標准是推薦性國家標准(GB/T),推出后還有一個行業適應的過程,能很快適應新標准很好,但一個時期內使用舊標准也在寬容范圍內,質檢中心在復檢時將初檢專家減扣的相關分數都抹除了。

網絡和外來的非主流思想、文化、文風、文字影響著當代人,也同樣影響著當今報刊人,傳統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和更改,報刊也受到“網絡文化”“當代俗語”“外來用語”等的影響,這個問題是社會性的。報刊出版行業與其他行業相比更有信息化強的特點,同時,報刊又是堅守優秀傳統文化的陣地,面對的相關情況也會比較復雜,以往一些規定條文在這個問題上顯得有些僵硬,在報刊質量管理中需要正視、慎重研究和靈活規范。比如,對一些正在被接納的生活俗語、網絡用詞、外來詞匯,在考慮讀者接受范圍的情況下,予以接納或增加寬容度﹔對一些違背語言規律的、影響閱讀的用語則應當禁止使用﹔對不雅甚至庸俗的內容則要嚴格管理。例如,在2017年少兒報刊質檢中發現個別報刊在漫畫中有不雅網絡用語,類似問題不可姑息。相信大多數報刊工作者是有能力把握好質量原則的。

(作者為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質檢中心報刊與數字質量部主任)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