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廣電總局發"綜藝限薪令" "綜藝咖"天價片酬要涼涼

2018年11月10日07:46 | 來源:瀟湘晨報
小字號
原標題:綜藝咖天價片酬要涼涼

“綜藝限薪令”的“靴子”終於落地。11月9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下發管理通知,明確綜藝節目嘉賓片酬。通知稱,全部嘉賓總片酬不得超過節目總成本的40%,主要嘉賓片酬不得超嘉賓總片酬的70%,電視綜藝和網絡綜藝都需符合上述規定,且節目上線前要向總局報備嘉賓姓名、片酬、成本佔比等信息。

當天,記者聯系上多家衛視平台的工作人員。對於這則通知,他們都沒有給出正面回應,但都表示,“如果確有通知要求,一定嚴格遵守執行。”資深傳媒研究人張國濤表示,“從影視圈到綜藝市場,這其實更像一套組合拳,是對圈內明星整體高片酬的一種管控。”

通知 嚴格控制綜藝節目嘉賓片酬

明星高片酬是近年來網友討論話題的高頻詞匯,不過有關綜藝節目片酬限制的傳聞卻是今年才開始發酵。今年9月,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採訪,“接下來將嚴控綜藝節目藝人片酬,每期節目藝人總片酬不能超80萬元,常駐嘉賓一季節目下來的片酬不能超1000萬元。”

如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式下文,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要求嚴格控制綜藝節目嘉賓片酬,加大網絡劇治理力度。其中規定各電視上星綜合頻道19:30至22:30播出的綜藝節目要提前向總局報備嘉賓姓名、片酬、成本佔比等信息,節目全部嘉賓總片酬不得超過節目總成本的40%,主要嘉賓片酬不得超過嘉賓總片酬的70%。

通知同時對網劇(含網絡電影)演員片酬做出規定,每部電視劇網絡劇(含網絡電影)全部演員片酬不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如果出現全部演員總片酬超過制作總成本40%的情況,制作機構需向所屬協會及中廣聯演員委員會進行備案並說明情況。各廣播電視播出機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機構要建立節目綜合評價體系,堅決反對唯收視率(點擊率)傾向。

回應 收到通知后會嚴格遵守執行

此前,與影視圈頻頻出擊重拳要求“限薪”不同,綜藝領域並未受波及,綜藝咖活躍在各個節目,“悶聲賺大錢”。

業內人士介紹,其實國內綜藝節目按量級大小可分為“S級”“A級”“二線”和一般節目等類型,“S級”藝人片酬單集可達500萬元,以一季節目10期到13期來計算,藝人作為常駐嘉賓的總節目片酬超5000萬元﹔而“A級”節目總片酬在2000萬元上下,“二線”節目為數百萬元,一般節目為數十萬元。“這些片酬一般都是稅后價,實際上綜藝節目邀請這些明星還得負擔高昂的稅費。”資深娛評人宋子文說,“綜藝限薪令”對節目制作方來說,肯定是利好消息,“制作方一邊承擔著明星嘉賓高片酬的壓力,一邊又要把控節目的質量,如果綜藝市場高片酬的現象得到改善,無疑移走了壓在制作公司身上的一座大山”。

不過宋子文也直言,相比層出不窮的綜藝節目,優質明星永遠是稀缺資源,市場供不應求,片酬自然不會低。“限薪要求最終如何落地有待觀望,畢竟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事我們見了不少。”

針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這一通知,記者聯系上多家衛視平台的工作人員。湖南衛視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暫時沒有收到具體通知,“但如果通知屬實,會嚴格遵守執行。”江蘇衛視相關工作人員也表示,“近年來,台裡的不少節目已經轉向‘星素結合’的嘉賓模式,嘉賓酬勞支出已大幅縮減。”該工作人員還表示,“會積極響應和執行總局的要求。”

聲音

資深傳媒研究人張國濤接受採訪時表示,“從影視圈的打壓明星高片酬,再到這次管控綜藝市場的高片酬,其實更像一套組合拳,是對圈內明星整體高片酬現象的一種管控。”張國濤認為,“限薪令”可能並不能根治薪酬亂象的問題,但至少對整個行業都會有極大的震懾作用。

“比如綜藝節目的導演會更理智地思考請來的嘉賓到底能帶來什麼效益,對於某些要天價片酬才能請得動的嘉賓,自然就到了名單之外。”張國濤說,今后綜藝市場的嘉賓選擇肯定會加大素人的比重,“明星需要花大價錢去請,素人的出場費用可能會少很多,如何解決流量明星與素人的搭配,是接下來綜藝市場嘉賓選擇的思考方向。”

張國濤認為,綜藝的根本還在於創新,如果有更多的創新形式,綜藝節目的收視率不會低,“如果只是靠堆積明星大咖,但節目的形式不進行任何改變,那麼最終這檔節目也會被審美疲勞的觀眾拋棄。”(記者周詩浩)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