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河南教育報刊社立足"質量+服務" 推動融合深發展

張智勇
2018年11月27日13:09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河南教育報刊社立足“質量+服務” 推動融合深發展

面對第四次傳播革命的到來,我國把媒體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因此,媒體轉型在我國風生水起,全國各級各地的不同媒體,以敢闖敢試地不懈努力,響應中央號召、迎接時代挑戰。這其中,河南教育報刊社在自己的實踐中從推進產品融合、渠道融合,到推動平台融合、生態融合,不斷爬坡過坎、改革創新。目前主辦4報6刊總期發行量達560萬份。

堅守質量高地

有恆心者,方得恆產。質量就是報刊社的恆心,育人就是報刊社的恆產。即使在唱衰紙媒的輿論環境下,河南教育報刊社依然堅持“質量立社”發展理念,堅守教育報刊主業,專心打造優秀作品,使得所辦報刊長期葆有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持續走在全國省級教育報刊第一方陣。

打造以高質量發展為中心,編校、管理、經營協同發展生產線。在今天這個互聯互通時代,一個企業能夠打造出好的產品,一定是高度協同發展、質量全面升級的結果。多年來,河南教育報刊社始終堅守“質量高地”,使全體員工認識到,報刊質量不僅是編輯部門的事,而且是管理、經營、服務等部門,是生產的全鏈條、全系統的事。實際上,河南教育報刊社所銷售的每份報刊、舉辦的每項活動、策劃的每個選題、發表的每篇文章,都是經過採編、管理、經營等各種資源的轉換,以及多種工序、流程的打磨,最終以質量贏得用戶。為此,社內統一制定了詳盡的編輯、校對、出版、印刷等規范性操作流程,以高質量發展為中心,加大執行、監管力度,協同推動採編、管理、經營生產線的質量全面升級。

打造以學年發行改革為中心,滿足師生對報刊高質量需求的供給線。建社40年來,和絕大多數報刊社一樣,河南教育報刊社實行的是行政+市場、郵局+自辦,採取自然年度發行的方式,報刊最高期發行量曾經達到700余萬份。但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發行方式改革勢在必行。經過充分調研和論証,該社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實行學年征訂,經過兩年的嘗試,取得了顯著效果。一方面解決了上下半年發行量落差較大的問題,另一方面解決了畢業年級和起始年級訂閱不到報刊的問題,同時,解決了報刊征訂周期與教學進度不同步的問題,為新形勢下報刊向高質量發展,開辟了新路徑。

同時,河南教育報刊社利用新科技手段,結合省新聞出版局質量檢測有關規定,自籌資金研發了一套接地氣、可操作性強的在線審讀系統。試驗運行一年來,大大節約了檢測成本,降低了工作強度,提高了審讀效率。這套系統可以安裝在審讀專家手機上,實現移動審讀,擺脫了傳統審讀對時間、空間、紙稿的限制,極大地方便了審讀工作。

鍛造過硬團隊

為什麼在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形勢下,河南教育報刊社的媒體依然能夠保持強大生命力、持續創新力、深刻影響力?最關鍵的一條,就是對人才隊伍建設的千錘百煉,對編校技能的精益求精。

構建常態化制度化的學習教育平台。該社堅持每年舉辦一屆全社青年編輯校對大賽,並從2017年起,升級為編校技能大賽,把美編技能考核也納入大賽范疇﹔堅持每年舉辦一次全面、綜合、系統的“三好”評選,即好策劃、好文章、好版面評選﹔堅持每月對全社報刊進行編校質量抽查,對獲得好成績的人員和編輯部予以通報嘉獎等。這些一以貫之的做法,已經堅持了17年,使人才隊伍不斷代、不降標。

打造融媒型人才隊伍。河南教育報刊社推動媒體融合,重視保護和激發員工尤其是青年員工的創新創業熱情,積極創造人才脫穎而出的機會,悉心打造人才干事創業的平台,努力構建人才持續創新的機制。在立項和論証過程中,廣開言路、民主決策,鼓勵個人申請和主持媒體融合項目。項目通過后,在資源配置、辦公用房、人事關系上給予大力支持,解除項目參與人的后顧之憂。項目啟動資金,以項目團隊自籌為主,但在前期孵化、后期分配中給予團隊最大的自主權。通過這些舉措,極大地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發現、培養了一批融媒型人才,為加快融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做強做優品牌

隨著市場的逐步規范,服務在競爭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雖然河南教育報刊社作為教育廳直屬教育宣傳機構,擁有豐富的系統資源,但是,如果沒有“質量+服務”作保障,再好的系統資源也會被衰減。在曾經的教輔報刊“分版熱”時期,河南教育報刊社也經歷過“大分版”的陣痛,因為不切實際,盲目對標教材的版本、年級,甚至想包攬所有的學科、學齡段,導致人員膨脹、成本增加、工作量增加,疲於奔命,結果是質量、發行量雙下降,教訓深刻。痛定思痛,近年來,該社回歸常識,果斷停辦11個版本,堅持辦好、辦精、辦優經過市場檢驗、讀者認可的精品報刊,做好貼心、全面、快捷的售后服務,再次實現了質量、發行量的雙豐收。

《教育時報》探索媒體融合發展,線上線下相結合,重點打造河南教育名片、河南年度教育新聞人物等服務性活動,其美譽度和品牌價值日益凸顯。並由此衍生出河南教育名片發展論壇、河南教改成果聯合採訪、河南教師讀書會等一系列品牌活動。目前的《教育時報》不僅是一張新聞報,還搭建起了培訓中原名師、發現河南名校的平台。5年前,《教育時報》還是連年虧損的編輯部,現如今,其年盈利已經突破100萬元,系列品牌活動被踴躍申辦。

突破瓶頸融合

河南教育報刊社高度重視媒體融合發展,努力打造形態多樣、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型教育主流媒體。

以機制創新為動力。河南教育報刊社推動媒體融合,採取了“鼓勵嘗試→整合試點→滾動發展”的“小步快跑”模式,不貪大攀比鋪攤子,看准項目謹慎出擊。探索媒體融合實行了“三部曲”:先是鼓勵各編輯部獨立探索、積極嘗試﹔隨后以讀者群體和學段為單位,整合各編輯部資源,組建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教師5個新媒體小組,在內容建設、技術開發等方面協同行動﹔最后,又進一步整合小學、初中、高中3個學段的資源,推動部分新興媒體走向市場,探索自我驅動、良性發展的道路。

以重點項目為抓手。河南教育報刊社推動媒體融合,重點抓好硬件、軟件、品牌3個項目。硬件上,不僅建成了河南教育數字化傳媒出版基地,還在內部無線網、物聯網、在線教育音視頻系統方面為媒體融合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軟件上,除了開發出在線採編系統,還嘗試對過往報刊資源進行數字化整理和音視頻再造。品牌上,不僅“老字號”的傳統報刊都有附屬的新媒體產品,還著力打造了“河南教師”“小學生學習”“高中生學習”等一批有較大影響力的新媒體品牌。通過這些重點項目,河南教育報刊社的媒體融合初步形成了“硬件有支撐、軟件有提升、品牌有效應”的良性發展,為下一步深度融合做好了准備。

以內容建設為根本。河南教育報刊社推動媒體融合,堅持把內容建設放在第一位,努力做到“准、新、微、快”。“准”就是恪守新聞原則,守護好准確、權威、專業的河南教育報刊社“金字招牌”。“新”就是推出多種形態、覆蓋各個渠道的移動新聞產品。“微”就是多提供短小精悍、鮮活快捷的信息。“快”就是搶佔第一時間,即時採編、即時推送。

當前經濟、科技和文化加速融合,新的發展趨勢不斷催生新的出版業態,但無論怎樣融合,紙媒不會消亡,主流意識形態下的教育紙媒,將依然是廣大師生的剛需。在媒體轉型、融合發展的新時代,無論轉企改制,還是資產重組,堅持做大、做優、做強自己的事業,不圖虛名,一步一個腳印,以工匠精神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做下去,相信這樣的路徑一定會以更大的作為書寫媒體發展新篇章。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