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8年第11期

融媒體時代文化類節目由“熱”趨“冷”現象分析

田冬錦
2018年12月04日09:59 | 來源:視聽
小字號

摘要:2018年文化類節目呈現降溫趨勢。本文基於當前文化類節目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以期找出相應的解決對策,為文化類節目長期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文化類節目﹔降溫趨勢﹔解決對策﹔節目創新

面對五花八門的選秀娛樂節目、情感相親節目,國家相繼出台了“限娛令” “限童令”“限韓令”,並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政策發展傳統文化。於是,以央視和部分衛視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類節目以“星火燎原”之勢成功逆襲,並持續走紅。有人積極地認為文化類節目的發展得到復蘇,然而,縱觀2018年文化類節目的發展現狀,情況並不樂觀,一些文化類節目出現由“熱”趨“冷”的現象。

一、融媒體時代文化類節目的發展現狀

文化類節目在當代社會不僅發揮著傳遞信息、提供娛樂等社會功能,還承擔文化傳承的重要職責。總體說來,當前文化類節目的發展現狀有以下幾點。

(一)社會口碑和收視率不匹配

泛娛樂化大潮下,文化類節目發展曾一度呈緩慢之勢。然而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對文化類節目的扶持,大眾審美趨勢的多元化,以及網絡媒體、自媒體的大力傳播,文化類電視節目火熱興起。2017年,先是“媒體老大”的央視開播了《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收視率。隨后,各地方衛視也紛紛打出“文化牌”,開辦文化節目,如安徽衛視的《耳畔中國》《少年國學派》,浙江衛視的《向上吧!詩詞》《漢字風雲會》,就連一向以娛樂著稱的湖南衛視也推出了由李亞鵬、柯藍等名人精英探訪民間匠人,進而展現傳統文化現狀的《百心百匠》。

文化類節目的復蘇是件好事,它的出現意味著人們對深藏於骨子裡的傳統文化的重視。另外就是專家、學者、明星等“意見領袖”對文化的闡釋,對提升大眾的審美和輿論引導也有很好的助推作用。即便如此,相比於娛樂節目巨高的收視率來說,文化類節目還是望塵莫及,很多文化類節目仍然存在“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目前文化類節目發展中出現的熱潮,實際上是缺少眾人參與的“孤獨者的狂歡”,少數人在其中自娛自嗨。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文化類節目要想掀起全民“文化熱潮”,還需打破曲高和寡的魔咒,真正走近普通大眾。

(二)“戴著鐐銬在跳舞”

聞一多先生曾說文學創作如同是戴著鐐銬在跳舞,鐐銬是格律,我們要跟著格律走,卻不受其拘束,要戴著鐐銬舞出自己的舞步。文學創作如此,文化類節目的制作亦如此。為改變過去文化類節目同質化現象,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提出“公益、文化、原創”的發展方向。觀察最近熱播的文化類節目不難發現,文化類節目也在力圖擺脫原有的“高冷”,降低身段走向大眾,在拓展題材樣式、挖掘文化內涵、創新制作理念等方面均有所突破。

娛樂化時代,文化類節目大多採用綜藝和文化相結合的方式,“真人秀節目的眾多元素被運用於文化類節目敘事策略中,但綜觀當下傳統文化類節目的敘事策略,基本上還是以答題競賽的方式推進,尤其考核參賽者的記憶能力,使得比賽還是封閉性很強,時間一長,觀眾也會審美疲勞” ①。“明星陣容”是綜藝節目的一大特色,文化類節目卻不盡相同,像《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邀請了一些名人、學者,通過點評和解讀,進一步提升了節目的文化分量。北京衛視的《我是演說家》、湖南衛視的《兒行千裡》等節目則反其道而行之,去除“明星效應”,強調“平民意識”,關注普通人的命運和情感,極具人文關懷,曾引起了強大的社會反響。

文化類節目的發展受制於多方面因素的制約,且容易陷入復制的怪圈,中國傳統文化內涵豐富、領域甚廣,文化類節目在題材選擇和形式創新上雖有所突破,但還不夠豐富和多樣化,存在“扎堆”現象。據不完全統計,歷史故事、文化交流、詩詞、文學、家風等題材佔據了文化類綜藝節目總量的62%。如何進行創新舞出自己的美麗,又不失文化韻味,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平衡發展,對於文化類節目來說任重而道遠。

(三)融媒體的利用率不足

融媒體是一種新型媒體,它最大程度實現了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將新舊媒體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使得各媒體之間形成了“百舸爭流”的競逐局面,它不僅帶來了內容方面的優化升級與受眾互動模式的轉變,還有傳播格局的擴大、傳播途徑的增加以及傳播方式的改變。在新媒體環境下,文化類節目制作方的思想觀念也應與時俱進,積極調整宣傳思路,通過“兩微一端”、網絡同步直播等多種渠道,進一步擴大文化類節目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如今,電視節目從前期預熱到播出中的亮點炒作,乃至播出后,大多需要通過門戶網站、導航網站、微博、微信等對節目內容進行“造勢”,使之在網絡上形成熱點話題,以便有更多的網民關注到該節目。據CSM媒介研究關於《朗讀者》微博電視指數日榜數據調查顯示,2017年3月25日以“眼淚”為主題詞的節目,單期閱讀人數就達到了1800萬,相關內容閱讀次數超過1億。該數據相對可觀,但是絕大多數文化類節目的收視率、點擊量、媒體利用率相比於娛樂節目來說還是存在很大差距的。據網絡數據顯示,2018上半年播放量破10億的綜藝,僅《聲臨其境》代表文化類節目入圍,且名次靠后,文化類節目在視頻網站的佔有率嚴重不足。

二、融媒體時代文化類節目的創新與突破

在文化類節目由“熱”趨“冷”的當下,我們更應該予以反思,融媒體時代文化類節目如何善用媒體和文化資源,且不為其所累,如何進行內容和形式的創新,如何規避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顯得至關重要。

(一)充分利用融媒體,拓寬傳播渠道

融媒體時代幾乎顛覆了以往傳統的傳播格局,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理念也應與時俱進,運用互聯網思維打通線上線下,整合資源,積極探索傳播路徑,形成全媒互動的良好局面。融媒體時代,可利用新媒體碎片化、移動化、事件化、社交化傳播特征,將節目碎片化處理后傳至各大社交網站,利用網媒的超鏈接性和無線延展性,使得信息內容得到持續發酵,形成不可阻擋的“病毒式傳播”,引發社會關注。加強與愛奇藝、優酷、搜狐、騰訊、蜻蜓FM、喜馬拉雅等網站之間的合作,多渠道同步直播和點播。此外,“兩微一端”、秒拍、快手、H5、梨視頻等平台也是不錯的選擇。

新媒體的迅猛發展使得受眾也成為一種新的傳播主體,VR、AR、實時彈幕等科技元素的融入,大大提升了受眾參與互動的可能性,“在這一時代背景中,電視文化類節目的受眾同時也成為該節目的傳播者。微博上的話題討論、微信朋友圈中的自動轉發和評論,都是受眾自我意願的主動表達,也充分實現了‘二次傳播’的傳播效果” ②。這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了文化類節目的信息傳播范圍和社會影響力。

(二)拓寬題材內容,豐富表現形式

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善於從中華文化資源寶庫中提煉題材、獲取靈感、汲取養分,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益思想、藝術價值與時代特點和要求相結合,運用豐富多樣的藝術形式進行當代表達,推出一大批底蘊深厚、涵育人心的優秀文藝作品。五千年中華文明擁有浩瀚如海的文化資源,這為文化類綜藝節目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創作條件。因此,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創作基因庫、題材庫,拓寬題材內容,進行藝術創作與呈現,是規避文化類節目同質化現象的途徑之一。

此外,我國文化類節目播出形式也較為單一,容易使受眾產生視覺疲勞和審美疲勞。目前,文化類綜藝節目室內錄制情況比例較高,戶外節目比例較小,這點可以借鑒國外注重文化類節目的公共電視台BBC、NHK等,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創新需要擺脫演播室的空間約束,走向有較大發展空間的戶外場景。

文化強則國家強,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類節目作為社會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們價值觀的形成有很好的引導作用。它不僅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也增強了國人的文化自信。為此,文化類節目更應堅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宗旨,進行內容和形式的創新,制作出更多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化厚度的文化產品。

注釋:

①陳立敏,劉磊.新媒體生態下文化類節目的四重創新[J].採寫編,2017年(2).

②張貞,胡雪瑩.電視文化類節目熱播現象的傳播學研究[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7年(08).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聯、經團聯課題研究項目“新媒體環境下河南衛視文化類節目的開發與建設研究”(項目編號:SKL-2018-1218)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