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8年8月下

體育賽事融媒體報道的實踐、問題與對策

王建
2019年02月15日13:29 |
小字號

來源:《青年記者》2018年8月下

7月15日,俄羅斯世界杯足球賽落下帷幕。這是融媒體時代的首屆世界杯,各媒體在融合報道上展開了激烈競爭。在這種背景下,報紙如何做好體育賽事的報道?從2015年北京田徑世錦賽首次嘗試新媒體報道,到經歷了裡約奧運會、天津全運會、平昌冬奧會和俄羅斯世界杯的實踐,大眾日報在體育賽事的融媒體報道上積累了一些經驗,同時很多領域尚待突破,有必要進行梳理和總結。

2015年8月22日上午,厄立特裡亞選手格赫布雷斯拉塞以2小時12分27秒的成績沖過了男子馬拉鬆的終點,奪得北京田徑世錦賽的首枚金牌。幾分鐘后,《北京田徑世錦賽首枚金牌誕生!》的消息稿就呈現在新銳大眾客戶端上。這是新銳大眾上線后,第一條由記者採寫的賽事報道稿件。

從北京田徑世錦賽的首條稿件,到現在俄羅斯世界杯的報道,大眾日報對體育賽事的融媒體報道實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既抓速度也抓深度

網絡媒體興起后,報紙體育報道受到沖擊。這種沖擊主要體現在報道的時效性上——網絡媒體可以即時發布、即時傳播,令需要一定出版周期的報紙望塵莫及。媒體融合扭轉了這種局面,報紙有了新媒體平台,對體育賽事的報道變得更快。在第一時間發布賽況賽果,成為大眾日報體育報道必不可少的環節,從中超、CBA等職業聯賽延續到全運會、奧運會、世界杯等大型賽事。對中超、CBA賽況賽果的報道,新銳大眾大多數時候都是省內媒體最快的。俄羅斯世界杯北京時間18點、20點、21點、22點、23點開始的比賽,新銳大眾會在第一時間呈現賽程賽果。

由於時效性的劣勢,報紙的體育報道隻能以“深度”取勝。有了新媒體平台,報紙對深度的追求由“被動”轉為“主動”。大眾日報的第十三屆全運會報道,報紙與客戶端分工配合:賽果以最快時間在新銳大眾體現,突出“快”和“新”﹔報紙深入挖掘背后故事,突出“深”和“廣”。

2.報道內容更加豐富

網絡空間幾乎是無限的,網絡媒體的體育報道因此更加豐富多彩,報紙受限於版面,信息量相對不足。新媒體平台打破了報紙體育報道的空間限制,一方面能呈現更多的內容,另一方面也能呈現不適合報紙呈現的內容。

裡約奧運會,54名山東健兒參賽,他們的名字、比賽時間和預期表現這些信息讀者十分需要,可在報紙刊出並不現實。新銳大眾解決了這個難題。記者制作了一份裡約奧運會山東運動員觀戰指南,內容包括參賽運動員的基本介紹、比賽時間、實力指數等,在新銳大眾發布。這份觀戰指南內容詳盡、實用性強,受到讀者歡迎,被大量轉發。

3.在交互功能上進行嘗試

裡約奧運會期間,新銳大眾奧運頻道每天設置一個有獎互動話題,挑選部分互動網友的評論在大眾日報刊發,使讀者與記者可以交流互動,改變了過去報紙體育報道單向傳播的局面。

面對媒體融合不斷深入發展和讀者的要求,報紙的體育賽事融媒體報道仍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1.體育賽事融媒體報道不夠深入

以大眾日報為例,在比賽報道上,報紙版面與新銳大眾客戶端分工配合,“速度”與“深度”兩翼齊飛。但在其他方面的報道上,還沒有找到有效的形式。報紙與客戶端報道的區別,還停留在表達方式、文字多少和有無照片等表層,缺少適合新媒體發布和傳播的稿件。

2.呈現方式仍顯單一

媒體融合的發展,要求表達形式、呈現方式必須與時俱進,要由單純文字、圖片轉向文、圖、音視頻等全介質,滿足讀者的多方面需求。但目前,新媒體平台體育賽事報道仍然主要通過文字和圖片呈現,很少應用其它呈現形式。

3.在版權上面臨困難

體育賽事有嚴格的版權保護要求。過去,報紙在體育賽事報道中的角色是文字和圖片的採集者。進入媒體融合時代,報紙對文、圖、音視頻產生了全方位需求,這就與體育賽事的版權保護產生了矛盾。裡約奧運會,兩者沖突就比較明顯。在比賽場館、混合採訪區、新聞發布會等場合,隨處可見肩負給多個媒體平台供稿、手持手機拍照攝像的中國記者。缺乏准備的國際奧委會不得不臨時出台一些規定:先是禁止使用自拍杆,后又反復提醒中國記者在混採區禁止拍照攝像,還專門派志願者盯梢。

解決存在的問題,提高報紙體育賽事融媒體報道水平,需要在多方面進行突破:

1.建立體育賽事融媒體報道的機制

目前,體育賽事的融媒體報道仍由報紙的跑口記者和編輯負責。一方面,他們承擔著較重的報紙新聞採編任務,時間和精力有限﹔另一方面,他們習慣了報紙的報道節奏和模式,缺少融媒體報道思維。因此,有必要建立體育賽事融媒體報道機制,使記者和編輯按照融媒體報道要求的節奏和模式進行工作。

2.加強新技術的應用

體育報道向來是新技術的試驗場、競技場,但在媒體融合過程中,體育報道的新技術應用遠沒有時政報道那樣精彩紛呈。有必要把其它報道領域成功運用的新技術推廣應用到體育賽事報道上,提高體育賽事的融媒體報道水平。

3.加強對記者的培訓

在媒體融合的大潮中,傳統的“一專型”體育記者已無法滿足需求,“多棲型”記者成為體育記者的新標准、新要求,要由單一的文字、攝影、攝像記者向集多種技能於一身的全媒體型記者轉型。要實現這種轉變,必須加強對記者的培訓。

4.多方面破解版權難題

國內賽事的版權要求目前還不高,報紙的融媒體報道可以大顯身手,難點在於國際賽事。做好國際賽事的融媒體報道,第一,要充分利用新華社等媒體的資源﹔第二,隨著媒體融合發展,國際奧運會等體育組織對於版權的限制有所鬆動,裡約奧運會禁止一切拍照攝像,到了平昌冬奧會,國際奧運會開始允許在混採區拍照,前方記者要迅速把握好其中的界線,最大化採集所需要的素材。

(作者為大眾日報文體新聞中心記者)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