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8年10月上

融媒環境下如何培養三種敘事能力

周慶安
2019年02月15日14:43 |
小字號

來源:《青年記者》2018年10月上

媒介融合的環境下,新聞教育常常面對一個直接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平衡對於技術平台的教育以及對於內容的新聞教育。前者是一種基於科學主義的教育,而后者則是一種基於人文主義的教育。通常來說,面對洶涌的新媒體浪潮,各國的新聞傳播院校都會高度重視技術平台的建設。但是,新聞教育從本質上就是一種敘事的教育,是一種“講故事”的藝術。有些教育者做了零和博弈,主動放棄了敘事教育,其實也就放棄了新聞教育的核心競爭力。對於新聞教育者來說,敘事教育是新聞教育安身立命的基礎,也是新媒體環境中最為稀缺的內容。本文要討論的三種敘事能力,對於媒介融合時代保証新聞媒體的專業性極為重要和迫切。

基於現場的敘事能力

一個好記者,首先是一個能夠准確客觀描述現場的人。在融媒體的環境中,現場變得更加復雜。新聞現場既有真實的現場,又有記者所看到的現場,還有普通網民所看到的部分現場。

例如,2017年10月1日晚發生在美國拉斯維加斯音樂節上的槍擊事件,當時許多在場的人,都通過Youtube、Facebook等平台現場直播了當時的慘狀,或者錄制了其中的部分視頻。之后的美國主流媒體報道大量使用了在場公眾所拍攝的視頻。這種情況下的新聞報道,如果只是簡單地重復新媒體短視頻的內容,已經無法獲取足夠的獨家性和關注度。但是,2017年11月發生在非洲之角索馬裡首都摩加迪沙的爆炸事件,造成至少358人死亡,其現場信息異常缺乏。盡管事發之后國際媒體趕到現場,報道數量和規模卻遠遠低於拉斯維加斯槍擊事件。當然,我們可以用新聞價值來進行衡量,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當注意到,正是現場信息獲取的難度,造成了新聞敘事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新聞敘事面對一個新的悖論:一方面,如果現場極易獲得,新聞敘事變得更難﹔另一方面,如果現場信息獲取難度更大,新聞敘事的難度也增加。

在新聞教育中培養未來記者基於現場的敘事能力,關鍵是還原和挖掘能力的培養。還原能力和挖掘能力,不僅在於傳統新聞教育中的採寫編評攝,還在於研究能力的開發,即對新聞現場的快速研究和關系網構建能力。在一個碎片化的快速閱讀時代,完整敘事反而是一件更需要技術含量的專業化工作。在媒介融合的環境中,新聞敘事教育的基本面沒有發生改變。所謂新聞敘事教育的基本面,是指新聞工作者面對新聞現場,能夠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深入採訪、挖掘事實、客觀平衡全面地進行敘述。傳統來看,這種能力是通過課堂教學加實踐培養共同完成的。在教育過程中,學生需要從傳統的敘事作品賞析中認識到哪些內容是受眾所需要的,從而第一時間盡快獲得完整的內容。但是媒介融合環境下,也要求這種敘事教育不再只是線性的採寫編評,而是教育思維的改變。

還原性的新聞敘事教育,重點在如何選擇最合理的媒體手段進行敘事。記者能否最大化地利用各種媒體工具,比普通人更真實准確地還原新聞現場,就成了專業性的競爭力。在這種課程中要教會學生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選擇最佳的媒體工具﹔二是使用媒體工具﹔三是短時間內轉化工具性的信息(如圖片、視頻、雲鏡頭等)為完整的新聞敘事。

另外,相比當前的融媒體環境,專業化媒體擁有較長的新聞記憶。在新聞發生之后進行深度挖掘,更好地以講故事作為新聞專業化的核心非常有必要。因此,深度報道等特稿寫作類的課程,是今天新聞敘事教育的一個重點。理想的融媒體新聞課程,應當是大量的融媒體敘事與大量的特稿寫作相結合的課程體系。敘事教育可以適度減少以往突發事件、會議新聞、經濟新聞、社會新聞等單一報道類型的區分,改為綜合的融媒體寫作課程。

近年來,中外多個高校在新聞教育中加大了實踐性課程體系,尤其是多種現場教學——不僅把學生帶到多種重大新聞的發生地進行實地教學,而且讓學生抵達一些較少受關注地區,如山區、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等,讓學生在一個沒有典型新聞要素的地方去挖掘新聞。這種現場教學的根本目標,就是強化學生對現場的理解和深入認識。

基於數據的敘事能力

基於大數據的特征,新聞教育必須完成對於數據的理解和運用教育。這是做好數據新聞的基礎。數據對於新聞的沖擊在於,數據提供了更加直觀的方式,幫助新聞工作者獲取更具深度和全面的信息。當然反之,公眾也可以通過各種技術手段獲取更加全面的信息,從而在新聞報道中獲得不一樣的內容體驗。無論是從媒體的角度出發,還是從社會的角度出發,新聞工作者都面對數據帶來的職業挑戰和技術挑戰。

基於數據的敘事能力,不僅是數據採集的手段,而且是數據採集之后選擇故事並進行有效敘事的手段。這是人文主義教育的核心:如何在得到素材之后,構建對於素材的認知並進行有效的傳播。不過這些素材,是大數據條件下的多種內容。這些素材對於新聞教育來說,既有不變的地方,又有巨大的變化。這裡有獲取手段的更新(從文字、到聲音、到視覺畫面,再到數據內容),更有新聞思維的更新(從傳統的一點,到大數據時代的橫向和縱向的全面拓展)。

這就需要進行數據的轉換。現有的數據新聞課程,基本上可以分成三種:一種是重視培養數據意識和數據採集能力的課程﹔一種是重視數據可視化的課程﹔還有一種是數據運用類的課程。這三類課程的共同點,是重視數據在新聞中的作用,尤其是重視數據工具的教育。在這個過程中,CAR(計算機輔助報道)類的課程需要更加充分地在數據新聞的教育中體現出來。然而,不少研究恰恰証明,即便在歐美國家,這個領域的教育仍然是稀缺的。如Berret and Phillips在2016年的一份調查中就指出,ACEJMC的113個新聞教育項目中,隻有59個項目開設了數據新聞教育的課程,而其中的27個項目,僅開設了一門課,還是基礎性的認識課程,14個項目開設了兩門課。普遍認為,統計類的課程和計算類的課程是數據新聞的敘事手段中最需要的。而且在當前的新聞教育中,如何在短時間內運用數據手段盡快獲取有效數據,充實和完善相應的新聞報道也沒有得到更多的關注。

而在敘事當中,一方面,數據的敘事,不僅要關注大數據,更要在敘事上建立大數據中的小數據意識。從新聞的角度來看,新聞一直所強調的價值,往往都是人們熟悉的環境中未知或者陌生的事物和現象。這個過程中的小數據,即個體在集體過程中的命運,其實才是新聞教育中的人文主義所在。傳統的新聞業務教育,也更重視這種有新聞價值的內容。因此,大數據下的敘事教育,恰恰要延續小人物、細節和不為人知的內容講述,要和當前的“刷屏”內容做反向處理。另一方面,熱點現象發生之后導致的社會數據變動,其實也是敘事的內容。大數據在敘事中的運用,應當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學生在新聞敘事中要對各種數據的統計結果進行連續的觀察,課程在教授統計和新聞的關系時,不能簡單地將統計手段視為獲取新聞線索的手段,而更應當把統計和數據變動作為新聞背景,從中挖掘更加豐滿的故事。因此,現有的新聞採寫課程與大數據的運用,不是兩個獨立的課程,而是獨立課程中的深度融合。

基於不信任的敘事能力

在現代性的話語框架中,脫域機制是現代性的標志。這種標志的核心,是象征體系和專業化體系的構建,也就是公眾讓渡了部分能力,從而以信任構建了一個風險社會。在讓渡的能力中,就包括了對世界的描述能力。媒體作為專業化體系的組成部分,部分意義上承擔了信任體系的構建工作。

然而無論是自反性現代性論者,還是后現代論者,都面對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傳統媒體的公信力在逐漸下降,社交媒體的各種信息日漸沖擊公眾的視野,甚至帶來了很多謠言和謊話。新聞工作者在敘事中常常面對雙重圍剿,一方面是權力擁有者的有意識不信任,如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與美國媒體的交惡過程中,就多次通過批評“假新聞”或者直接驅逐記者的方式展現其對媒體的不信任。在深度報道中,也有地方政府部門或者部分企業基於自身利益的需要,而有意識地直接或者間接與媒體形成輿論上的交鋒。另一種不信任則來源於公眾,尤其是公眾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獲取越來越多的信息,很多信息都帶有一定的偏向性,形成“后真相”的輿論格局,挑戰傳統媒體甚至是自媒體的公信力。盡管甄別這些虛假信息的難度變得越來越大,但從新聞的專業性出發,回應虛假信息,重建媒體的公信力仍然極為重要。

在融媒體環境中,這兩種不信任越發明顯,公眾的表達也更加直接。基於不信任的敘事教育,要在三個階段上完成教育。首先是形成對輿論格局的認識,尤其是加強新媒體環境下輿論學的教育,對輿論的成因、變遷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其次是完成多種學科背景下的敘事能力培養,比如對於當前社會心理的敘述,對於熱點議題中輿情變遷的敘述,在當前的新聞敘事中,輿論關注和社會變遷往往成為敘事中不可回避的背景。通過教育正確認識這種關注變遷,並且以客觀的形態將其表述出來,是正確面對“不信任”的媒體態度。

再次是在意見分化環境下的新聞敘事,這種敘事與以往的新聞敘事主要差異在內容上。要重點強調的是,“輿論”或者公眾,成為新聞中的一種參與主體。越來越多的報道,將輿情、公眾的態度甚至新媒體上的意見都作為引述的對象。在輿論表達更加直接、更易獲取,同時也有更多關注的時代,新聞敘事要突破“不信任”,還需要在輿論研究上下功夫,做輿論環境的敘事者。公眾通過這樣的新聞,更直接地感受到他們在社會治理中的角色,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對新聞媒體的信任。

結 語

這三種敘事的教育,需要強化的恰恰是能力教育,而非敘事的鑒賞教育,也並非敘事的結構教育。在新聞教育中,有一些學者或者業界同仁較為強調敘事的結構教育,在教學中花比較大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工具開發中,當然,也有部分課程成為敘事的鑒賞教育。這些當然在一定程度給新聞傳播類的學生開拓了視野,提供了進一步學習的基礎,但是敘事能力的培養不僅在於此,更在於敘事意識、敘事工具以及如何講故事的多元結合。我們隻有進一步認清融媒體對新聞教育的根本影響,才能夠更好地在當前環境中培養好新一代的人才。

(作者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本刊學術顧問)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