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媒體對“2017習近平訪美”的報道框架分析【3】

——以《人民日報》和《紐約時報》為例

周永金

2019年02月27日13:44  來源:今傳媒
 

四、 結論與討論

瑟曼特克(Semetko)和沃肯伯格(Valkenburg)認為,媒體報道中存在沖突(conflict)、人情味(human interest)、經濟影響(economic consequences)、道德(morality)、責任(responsibility)這5個“通用框架”,這些框架可以在不同媒介形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新聞報道中普遍存在,雖然這些框架可能並不是同時出現。[4]通過對兩家報紙的總體報道情況和高中低三個層次進行樣本分析,結合以上5種“通用框架”,研究發現《人民日報》在報道中以正面報道為主,突出“責任框架”,《人民日報》肯定此次事件在推動中美關系和平穩定發展上的積極作用,強調中國真誠致力於與美國進行合作和交流,積極塑造“負責任”的大國國家形象。《紐約時報》則以負面報道為主,強調沖突框架,報道鮮少對中美領導人會晤的成果進行提及,而是將重點放在對“朝核問題與敘利亞問題”的報道上,希望能對中國施壓,強化本國在國際舞台的主動地位。

報道框架的選擇主要受到媒體性質和國家利益的影響。在媒體性質上,《人民日報》是黨的“喉舌”,要堅持正確的辦報方向,突出報道的宣傳作用。因而其在報道中更加突出領導人形象塑造和會晤的積極影響等內容。《紐約時報》作為商業型報紙,則更多地受到市場的影響,報紙主要選取爭議性較大的“朝核問題和敘利亞問題”等議題來吸引受眾的注意力,這類議題具有通常具有較高的新聞價值,具有時新性、沖突性和重要性等特征。根據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兩國均有從自身出發來報道事件的偏好,這主要是受到國家利益的影響。兩國報紙都通過“轉喻”和“缺席”來傳達一定的意識形態,保障本國的國家利益。

總之,《人民日報》在“2017習近平訪美”這一議題上主要建構責任框架,這一框架與我國的現實環境和國際地位相一致。未來在國家輿論的競爭之中,我們還需要不斷對框架進行調整,找准定位,把握文化內涵和國家利益,如此才能在對外傳播中佔據主動地位。

參考文獻:

[1] 張榮剛.新聞敘事框架與新聞視角之關系[J].新聞與寫作,2004(6):20-22.

[2] [3] 臧國仁: 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M].台北:三民書局,1999.

[4] 李新烽,李玉潔.沖突框架與中立轉向:2002-2016年BBC中非關系報道分析[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8,25(3):6-25+126.

[5] 雷曉艷.報道框架、國家形象與新聞生產:《華爾街日報》的涉華報道研究(1979-2013)[D].華中科技大學,2015.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