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媒體對“2017習近平訪美”的報道框架分析

——以《人民日報》和《紐約時報》為例

周永金

2019年02月27日13:44  來源:今傳媒
 

摘要:對國家領導人出訪活動的新聞報道,既具有深遠的外交意義,也關乎媒體的話語權。媒體的報道框架是國家利益博弈的產物,框架的選擇能夠反映媒體的報道立場和觀點。本研究以台灣學者臧國仁提出的新聞框架的三層次為理論基礎,圍繞《人民日報》和《紐約時報》關於2017年習近平訪美的報道內容展開分析。研究發現,《人民日報》在報道中突出責任框架,積極構建訪美成果議題,呈現中美關系和平穩定發展的現狀。《紐約時報》則受到媒體性質和國家利益的影響,強調沖突框架,對訪問成果持消極態度。

關鍵詞:框架理論﹔話語﹔報道﹔中美關系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2-0000-03

一、 研究背景

應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邀請,2017年4月6日至4月7日,在美國弗羅裡達州海湖庄園,習近平和特朗普進行了會晤,國內外媒體都對此進行了跟蹤報道。研究中美兩國媒體對“2017習近平訪美”事件的報道,對於深入分析兩國政治傳播的特點,探討我國領導人在國內外的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意義。《人民日報》和《紐約時報》在國內擁有絕對數量的閱讀受眾,影響力較大,對政治性議題關注程度也較高,因此本文選取兩報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

二、 研究方法

框架這一概念最早源於心理學家貝特森(Bateson),美國社會學家高夫曼(Goffman)將其引入社會學領域,並賦予其理論意義。高夫曼指出,“框架是指人們用來闡釋外在客觀世界的心理模式﹔所有我們對於現實生活經驗的歸納、結構與闡釋都依賴於一定的框架。”[1]台灣學者臧國仁提出框架包含選擇和重組兩個過程,在“看不見的手”的控制下,同一事件按照不同的排列順序和時空意義被呈現,媒體報道框架自然呈現出不同的特征。臧國仁提出了框架的高、中、低三層次結構理論,高層次的意義是指對事件主題的確定,中層次包含多重環節,如主要事件、先前事件、背景、歷史、結果、影響、歸因等等,低層次則從文本出發,分析字詞的修辭以及風格等等。[2]本研究將基於框架分析的方法,先對報道的總體情況進行描述,再從高層次上的主題框架、中層次上的結構框架和低層次上的話語框架三個方面展開具體分析,對中美媒體選擇的報道框架進行呈現。

三、中美媒體“2017習近平訪美”報道的框架分析

(一)報道的總體情況分析

1. 報道數量和周期

通過樣本搜集,《人民日報》總報道數量為18篇,《紐約時報》為11篇,這體現中國對該話題的關注度要更高。另外,在報道周期上,《紐約時報》在會晤前期的預熱上表現突出,在4日到6日都有相關背景的報道,《人民日報》的報道則從6日開始。在后期的評價和反應中,《人民日報》表現更好,10日和11日的報道有5篇,主要是對會晤本身的評論和對中美關系的展望,而《紐約時報》在10日和11日均無報道。因此《人民日報》可以發揮自身優勢,並借鑒《紐約時報》在會晤前期的預熱報道,使得報道周期更加完整。

2. 報道體裁

《人民日報》在報道中主要以消息為主(44.4%),形式也在不斷創新,主要體現在專訪形式的採用,借“中美議題”專家的聲音傳遞觀點,使讀者能理解中美關系的發展近況。《紐約時報》則在評論上佔據一定優勢(27.3%),同時注意深度報道的集中性。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報道中《紐約時報》中加入了兩則漫畫報道,以戲謔的方式進行時政新聞的報道,(分別為When Trump Met Xi和Heng on President Trump’s Meeting with Xi Jinping)增強了可讀性和趣味性。總之,兩家報紙均涉及了基本的報道體裁,但是在創新性上,《人民日報》還需向《紐約時報》學習,不斷創新報道形式,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同時也要加強對評論的重視程度,提升報道內容的深度。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