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解放日報:再不把通道當"花絮"

朱珉迕
2019年03月04日07:35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再不把通道當“花絮”

兩會的大幕又拉開了。除了政協開幕會的“大戲”,一前一后的兩條“通道”,增添了更多開放的味道。

  一年前的全國兩會,首次出現了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連同黨的十九大時創設的“黨代表通道”,以及更早時作為通道“鼻祖”的部長通道,四條通道正式“集齊”,曾引來各方的普遍贊譽。

  一年后的今天,無論鏡頭前受訪的部長、委員,還是持著“長槍短炮”早早搶位的媒體記者,或是更大范圍的社會公眾,對於通道恐怕不會再有什麼陌生感——也許對著話筒和數以千萬雙眼睛說話,多少還會讓人有些緊張,但通道這個形式,和站在通道上借由媒體向公眾發聲,已經漸漸被視作習慣。

  部長通道肇始於曾經轟轟烈烈的“堵部長”。好多年裡,這一直被視作兩會上一道特別的風景,但隻有現場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千方百計圍堵一名部長,有時還要為此賠上風度,卻不一定能換來正面回應的結果,對記者來說是一種尷尬。

  好在那樣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甚至輿論一度將通道視作“花絮”的觀念,也該要翻篇了——在兩會這樣一個嚴肅的政治場合,雖不屬於法定程序的通道,卻絕非可有可無,更不能被視為一場“秀”。人們看重的不只是這百來米的路,更是背后傳遞的公開、民主、充分協商這樣的信號,是主動接受監督、對人民負責這樣的信念。

  而這種信號和信念,是由通道上的具體表現折射的。兩會是觀察中國民主政治的一扇窗口,通道又是觀察兩會的一扇窗口。對代表委員和部長們來說,站上通道只是第一步。說些什麼、怎麼說,更會影響人們對通道的印象,進而影響人們對兩會的印象。說通道絕不是“花絮”,也不該被當作“花絮”,也正是看重通道的這層特殊意義。

  與談論經濟一樣,談論通道,除了“有沒有”,還得問問“好不好”,同樣要呼吁“高質量”,要追求“高效率”,要期待“高效能”。其實,討論任何同兩會相關的制度性話題,都要對效能有所考量。

  這些年,無論是代表委員參政議政,還是一府兩院、人大政協機關的政務公開,民主政治體系中各方的有機互動,都有不少新的渠道、平台和載體,有線下的也有網上的,有APP也有“二維碼”。種種形式的出現,目的都不是形式本身,本意都是為了提升效能,以讓共識更清晰、讓監督更有力、讓協商更充分、讓行動更果決。這個目標能否實現,就看具體的使用過程中,對形式的內涵是否充分把握,對制度的功能是否當真用足。

  “當真用足”,是前些年一位資深政治學專家向我和同事談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時特別提到的,四個字裡,既有堅毅信心,也有真誠期許。每年兩會,人們都會期盼代表委員盡心履職,部委官員開誠布公,說來說去,說的也正是這四個字。它們意味著,既然作為一扇窗口、一個平台,通道也好、兩會也好,上面的每一分鐘、每一次發言機會都是寶貴的,都需要最大程度體現“求真”和“務實”,從而將其用足、用好、用到位。

  可喜的是,兩會上的通道在“集齊”了之后,效能也在越來越高。有人就細心做過統計,去年“部長通道”上各位部長們許下的種種承諾,一年后許多已經兌現,這足以從一個側面表明,通道上哪怕隻有幾分鐘的時間,也並沒有被隨意對付。而在今年的頭兩條通道上,人們聽到了國家文物局長向基層縣市關於重視文物保護部門的“請求”,聽到了生態環境部部長因為治霾問題直言的“壓力山大”,甚至看到同為政協委員的村支書和央企高管圍繞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問題的“現場咨詢”……

  這樣的場景讓不少媒體同行感嘆,通道正在變得越來越“實”。這是一件好事,作為兩會的一個開端,更是一個好兆頭。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