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廣播影視合作成為埃及民眾了解中國的窗口

2019年03月11日06:57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廣播影視合作成為埃及民眾了解中國的窗口

  圖為埃及配音演員為電視劇《雞毛飛上天》進行譯配工作。肖天祎供圖/光明圖片

  “振動”影視公司是一個有著三十余年歷史的埃及老牌影視工作室,坐落於埃及首都開羅,是一家同時具備錄音、視頻編輯和3D動畫制作能力的影音制作室。自2012年以來,“振動”影視公司與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展開合作,完成了數十部中國電視劇、故事片、紀錄片、動畫片等的譯制工作,產品內容涵蓋電視、廣播等各個領域,是埃及規模最大的中文影視節目翻譯公司和中國文化廣播節目制作室。公司負責人阿什拉夫·哈米德表示,廣播影視合作得到了中埃兩國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支持,響應了埃及民眾了解中國的迫切需求,促進了中埃“一帶一路”民心相通。

  “一帶一路”為中埃廣播影視合作搭建平台

  2012年,“振動”影視公司與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合作開辦了阿拉伯語廣播節目制作室,聘用了埃及當地專業播音員、記者、編輯及節目制作人團隊。2013年,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引領下,公司開始著手中國影視劇阿拉伯語的譯制、配音工作。2015年,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和埃及廣播電視聯盟簽署協議,在埃及國家電視台合作開辦“中國劇場”,為中國影視劇走入埃及搭建了平台。由此“振動”影視公司逐漸將工作重心調整到了中國影視翻譯和電台節目制作,推動《杜拉拉升職記》《父母愛情》《北京青年》和《歡樂頌》等中國優秀影視劇作品登上埃及電視熒幕。

  2017年4月,介紹中國風土人情和中埃友好合作的中國廣播欄目《絲綢之路》在埃及國家廣播電台公共頻道開播。阿什拉夫介紹,一周播出五次的《絲綢之路》電台節目獲得了埃及聽眾的熱烈反響,經常有埃及聽眾打來電話詢問節目的情況並提出自己的期待。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辦前夕,公司還計劃在4月推出“一帶一路”專題節目,重點向埃及和阿拉伯聽眾介紹“一帶一路”的背景資料、當前合作情況以及中埃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項目等,並將播出平台由現在的一個電台擴展到五個。

  電視劇熱播改變了對中國的刻板印象

  阿什拉夫表示,根據公司對埃及觀眾的回訪數據,最受當地民眾青睞的中國電視劇題材是反映中國現代社會生活的家庭社會倫理劇。一方面,這源於中埃兩國在文化層面有很多相似點,如重視家庭生活、尊重傳統等。埃及國家新聞委員會秘書長易卜拉欣·艾勒伊拉基表示,埃中兩國民眾在文化和情感上有諸多交匯點,這使得中國影視作品的劇情很容易讓埃及觀眾產生共鳴,中國故事拉近了埃中人民的距離。

  另一方面,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經濟成就舉世矚目,埃及民眾也希望從劇中了解中國的發展情況,探索中國的發展奧秘。埃及青年穆罕默德告訴記者,此前他對中國的了解局限於新聞和西方電影,刻板地認為中國人都會武術,直到觀看了電視劇《歡樂頌》之后才了解到中國傳統與現代文化的真實面貌。阿什拉夫稱,目前公司在緊鑼密鼓地譯制講述義烏改革發展30多年曲折輝煌歷程的電視劇《雞毛飛上天》,劇中涉及中國企業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元素,相信這部電視劇會吸引更多埃及民眾主動了解“一帶一路”倡議。

  中埃影視交流合作大有可為

  埃及國家規劃院“一帶一路”課題組負責人赫芭·賈邁勒博士表示,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號召下,中埃廣播影視合作多點開花,已經成為埃及民眾了解中國社會生活的一個窗口。她認為,“一帶一路”同其他國際性倡議的最大不同點在於人民之間的交流奠定了牢固的基礎,而不是僅僅依托於商品、基建項目的經貿性倡議。中埃共建“一帶一路”得到了埃及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這得益於中埃兩國民眾的密切交流。

  赫芭·賈邁勒也坦率地指出,中國廣播影視劇在數量規模和國際化程度上仍與西方甚至是印度有一定差距,特別是中國電影在埃及院線同期上映的屈指可數,兩國在文化交流上仍大有可為。她建議中國影視公司可以瞄准廣闊的阿拉伯市場,同埃及著名影星共同拍攝電影或制作電視節目,並融合中國在新媒體、3D拍攝等技術上的優勢,讓中國元素進一步走進埃及人民的日常生活。

   (本報開羅3月10日電 本報駐開羅記者 肖天祎)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