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8年·第10期

讓黨報評論離讀者近些再近些

——從人民日報《人民論壇》看融媒體時代黨報評論的話語方式創新

徐 勇
2019年03月19日15:31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讓黨報評論離讀者近些再近些

  評論是黨報輿論引領的旗幟和窗口。《人民論壇》欄目在保持為黨和人民而論的鮮明立場的同時,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讀者,明是非、辯曲直、聚共識,話語方式親切溫婉又昂揚向上,為媒體融合時代實現話語方式創新提供了豐富啟示。

  黨報評論 融媒體時代 話語方式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這是對黨報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提出的新要求。

  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廣泛普及、媒體融合時代的到來,為黨報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打開了廣闊空間。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最新數據表明,截至2018年7月,全國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移動寬帶用戶總數達12.7億戶,使用手機上網的用戶達12.6億戶。積極創新傳播手段,利用好互聯網的傳播藍海,可以有效提升黨報的傳播力、影響力。與此同時,要在互聯網的傳播藍海中更好地贏得主動權、主導權,也迫切需要黨報創新話語方式,進一步增強在廣大民眾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評論是黨報輿論引領的旗幟和窗口,在媒體融合時代應該如何實現話語方式創新?深受讀者喜愛的人民日報《人民論壇》,在保持其一貫的為黨和人民而論的鮮明評論立場的同時,近年來進一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讀者,在與讀者圍爐夜話般的娓娓敘談中,明是非、辯曲直、聚共識,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話語方式親切溫婉又昂揚向上,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啟示。

  講好故事,在優美敘事中放飛思想的精靈

  黨報姓黨,讓黨的主張成為時代最強音,是黨報的根本職責。作為黨報評論,理直氣壯地講政治、理想、信念,講黨的理論、方針、政策,服務好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是必須始終堅持的“硬道理”。而要把硬道理講得動聽、講出味道,就必須講好故事,借著故事的翅膀“飛”向百姓。

  傳播的藝術,一定意義上就是講故事的藝術。戲無懸念難抓人,評論講不好故事同樣抓不住人。深邃的思想、豐富的哲理往往蘊藏於一個個生動故事之中。正如習近平強調指出的,“講故事就是講事實、講形象、講情感、講道理,講事實才能說服人,講形象才能打動人,講情感才能感染人,講道理才能影響人。”①

  《人民論壇》的佳作,大部分都從發人深省的故事開始娓娓道來。被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點贊的《信仰的味道》,就是用講故事展開評論的一個范例。讀過這篇評論的讀者,對評論一開頭講述的故事印象尤為深刻:1920年春夜,在浙江義烏分水塘村一間久未修葺的柴屋裡,正在奮筆疾書翻譯《共產黨宣言》的陳望道,忘情地蘸著墨汁吃掉了手中的粽子,嘴裡嚷著“夠甜、夠甜的了”。墨汁為什麼那樣甜?評論筆鋒一轉:“原來,信仰也是有味道的,甚至比紅糖更甜。”“這種信仰的味道,隻有真正的共產黨人才能品位得到。”文章接著講述了孫中山、裘古懷、惲代英的故事,多角度層層發掘信仰的不同內涵、不同“味道”。講故事和發議論層層交替、環環相扣,揭示了故事蘊含的深層精神內涵,也賦予了評論濃濃的“味道”。誠如作者所言:“評論也要學會講故事,善於‘抖包袱’。通過說事順便把理說清楚了,寫的人省事,讀的人省心。”②

  一篇篇評論,仿佛是一個個故事的匯集:有一雙筷子毀掉一個國家的故事(《一雙筷子何以毀掉一個國家》)﹔有古代良相賢臣清廉為官、為民擔當的故事(《從“林則徐赴任”說起》《由“白堤”說“官事”》《東坡像前說擔當》)﹔有優秀黨員干部谷文昌、楊善洲等老“典型”不忘初心的故事﹔有屠呦呦、黃大年等當代知識分子科學報國的故事……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思想、文化的星光和豐富雋永的人生哲理,絲絲縷縷透進讀者的心扉。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長河中,從不缺乏啟迪今人的故事﹔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斗爭和治國理政實踐,是一個博大的故事庫﹔億萬中國人的追夢路上,每時每刻都在產生激動人、感奮人的故事。隻要善於發現,一人一物、一則寓言、一個典故、一草一木,都可以成為黨報評論創新的優美敘事,成為黨報通向尋常百姓的橋梁和窗口。

  “大道理”對接“小日子”,找尋最貼近讀者的“點”

  互聯網思維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平等思維、受眾思維。傳統媒體時代,由於媒體和受眾掌握的信息不對稱,黨報評論可能更多地傾向於對社會單向度的發布和解讀。到了媒體融合時代,由於信息獲取手段的日益快捷和多元,黨報評論要飛入尋常百姓家,則需要更多強調受眾思維,從尋常百姓最易接受的視角傳播黨的聲音。

  范敬宜先生曾經說過,“從距離群眾最近的角度來報道經濟工作”,新聞導語的寫作“要找到最貼近群眾的那個‘點’”。③黨報評論同樣需要“從距離群眾最近的角度”切入,找到最貼近群眾的“點”。這個“點”,就是黨的觀點、主張的“大道理”與人民群眾“小日子”的交匯點。找到了這個“點”,黨報評論也就找到了走向讀者的“入口”和通道。《人民論壇》的許多評論,為對接大道理與百姓小日子提供了豐富借鑒。

  “小日子”裡蘊含著大人生。人人成為“低頭族”,是當今世界的一大景觀。然而,在“手機族”不經意間的每一次低頭、每一次指尖滑動的背后,又意味著人生多少的獲得和錯失?《人民論壇》系列評論“寫在移動互聯網的邊上”為我們講明了大道理,提供了新思考——“怎樣在碎片化的時代思考,如何涵養寶貴的專注力資源,才是真正要緊的問題。”(《可以“低頭”,別喪失專注》)﹔“移動互聯時代,我們更需要有溫度的交往,有內容的互動。”“有人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有關聯度,更要有溫度》)﹔“人類社會需要足夠的信息,更需要有含金量的思想。信息和數據不會自動生成思想,隻有思索著的人才能成為文明的創造者。”(《“信息爆炸”:有信息量,也要有含金量》)

  “小日子”裡蘊育著大道理。《雞蛋雖小見作風》圍繞小小的雞蛋做文章,講了三則故事:由孔子的孫子子思說服衛侯重用貪吃過百姓兩個雞蛋的苟變,說明選人用人要取其所長﹔由清宮蒙蔽成風、即使身為帝師的翁同龢也不敢向皇帝揭穿天價雞蛋的真相,說到清除積弊之艱難、整風肅紀之必要﹔生活中人人都喜歡掌聲,但是對一個領導干部來說,什麼樣的掌聲最珍貴?《讀懂“后排的掌聲”》告訴我們:掌聲是心聲,也是民聲,而“后排的掌聲”就像一面鏡子,更多反映普通老百姓的心聲和意願,照出工作的好壞與優劣,對於各級干部而言,應學會聽懂“台下的”掌聲、“后排的”掌聲,給廣大群眾真正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小日子”裡蘊藏著大是大非。數字化時代,一個微博、一條微信,一次跟帖、一段視頻,都可能成為不同價值觀、不同意識形態爭奪、爭鋒的載體和焦點。抓住蘊藏其中的大是大非問題交鋒亮劍,就抓住了大道理對接小日子的熱點,也抓住了黨報輿論引領的高點。“在現代任何社會中,都需要主流媒體作為主流價值觀的支撐,作為傳承民族文化的紐帶,作為輿論引導的先鋒和主力。”④針對廣東東莞掃黃行動后網上一度出現的 “賣淫有理,色情無罪”等公然混淆是非、挑戰公序良俗的雜音,《人民論壇》連續刊發《是非界限豈能模糊》《文明底線不容褻瀆》等評論,旗幟鮮明地提出:“掃黃,需掃去那些藏污納垢的場所,也需掃去心靈世界的黑暗與濁流。”針對網上一度出現的惡搞、丑化英雄人物的歪風,《人民論壇》相繼發表《忘記英雄的民族沒有魂》《呵護你我的英雄夢》等評論,指出“‘重構歷史’隻能撕裂主流價值,蛀空民族的精神支柱”“淡忘英雄的民族沒有魂”。在雜音紛擾中,《人民論壇》一次次及時出手,有力回擊了歪風邪氣,彰顯了黨中央機關報在社會輿論中的穩定器和導航儀作用。

  以百姓心為心,把自己擺進去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任職時曾批評一些干部不會說話:與新社會群體說話,說不上去﹔與困難群眾說話,說不下去﹔與青年學生說話,說不進去﹔與老同志說話,給頂了回去。事實上,在一些黨報的評論中,也不同程度存在著與做實際工作的干部講話“說不上去”、與普通讀者講話“說不下去、說不進去”的問題,迫切需要創新話語方式。

  與做實際工作的干部講話“說不上去”,是因為評論人置身事外,隻滿足於做機關文件和領導講話的傳聲筒,話說不到點子上﹔與普通讀者“說不下去”,則是因為評論人沒有真正把自己擺進去,不能站在普通讀者的角度想問題,話說不到一處。

  黨報評論要想與讀者走得更近,就必須真正以百姓心為心,把自己擺進去,和讀者真誠分享自己的社會觀察、人生感悟、工作體會,在與讀者零距離的對話中,努力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

  把自己擺進去,以“親”化人,以“溫”暖人,才能更好地增強親近感。“讓理論增強親近感,既是黨媒改進宣傳的切入點,也是追求理論大眾化傳播的努力方向,隻有親切親近,才能入腦入心。”⑤《人民論壇》的每一篇評論,都是在滿腔熱忱地與讀者對話——“我們能不能告訴自己:在每一個想要批判的時刻,能不能有一種實踐的沖動?畢竟,每個人都是價值出口。”(《每一個人都是價值出口》)﹔“身處不良政治生態中,你被生態改變,這個生態就會惡化一分﹔你抱定操守,這個生態也就變好一分。”(《你改變,政治生態就改變》)﹔“在‘恰同學少年’的寶貴青春年華裡,很多人都曾有過拼搏奮斗的足跡,心中都淌著一條梁家河。”(《不忘心中的梁家河》)……字裡行間,處處透著親切、親近,又不乏發人深思的真知灼見。

  把自己擺進去,推心置腹說真話,才能更好地以誠留人、以智啟人。“人民論壇”的評論,可以和讀者一起分享讀書心得,以一縷書香感染讀者:通過閱讀,“不必舟車勞頓,借助唯美的文字,便可領略‘日出江花紅勝火’的絢麗”(《回歸閱讀,拓展生活的光譜》)﹔“閱讀經典,如同聆聽山巔之城的智者們穿越時空的遙遠回響”“讓那些隻知和現實討價還價的人們,懂得什麼叫對這個世界愛得深沉、情之激越,什麼叫思想的力道和思考的痛感”(《品讀經典,聆聽高處的聲音》)﹔“閱讀更是一種人生境界,貫通古今,通達天地,然后方能千岩競秀,萬壑爭流”(《登攀書山,尋找精神的原鄉》)。也可以和讀者分享生活感悟,以一瓣心香助讀者人生出彩:“在社會交往中,每個人展示閃光、溫情、美好的‘那一面’,傳遞的就是正能量,綻放的就是真善美。”“無論是難題的破解,還是干群隔閡的打通,將最好的品質展示出來,讓最好的情感表達出來,會擁有穿透人心的溫暖力量。” (《最好的“那一面”》)。

  把自己擺進去,話才能真正和群眾說到一處。鮮活生動的語言來自群眾,又最能為群眾接受和傳播。“下河莫怕旋渦多,打鐵莫怕火燙腳”“追鹿的獵人看不到山,打魚的漁夫見不到海”“紙糊的鮮花怕雨水”“刷金的菩薩不經擦”“不要在最好的位置上睡覺”“經常給思想‘換個座兒’”“何必‘把野鴨子的腿加長’”“饃饃熟了再揭鍋”……生動鮮活的諺語、俗語、口語等群眾語言成為欄目獨特的語言標識,在給人豐富思想啟迪的同時,更讓人感受到了群眾化語言的魅力。

  媒體融合時代,黨報評論面對的是“全球最龐大、最復雜、最喧囂的輿論場,必須掌握溝通技巧、對話能力,才談得上輿論引導、主動進擊。”⑥把自己擺進去,虛心向群眾學習,話語創新才能有不竭的源頭活水,這是黨報評論在媒體融合時代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新華日報新聞編輯中心副主任)

  注釋:

  ①習近平:《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文章選編》,中央文獻出版社第432、433頁。

  ②伍正華:《追求有“味道”的表達——〈信仰的味道〉一文創作談》,《新聞戰線》2013年第1期。

  ③范敬宜:《總編輯手記》,人民日報出版社第169頁、173頁。

  ④林暉:《斷裂與共識:網絡時代的中國主流媒體與主流價值觀構建》,復旦大學出版社第70頁。

  ⑤金偉忻、 翟慎良:《出新出彩,敲響全媒體評論的“定音鼓”》,《傳媒觀察》2017年第12期。

  ⑥盧新寧:《保持黨報評論的“新媒體敏感”》,《新聞戰線》2014年第3期。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