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9年·第3期

新媒體語境下主流媒體輿論監督的特點及創新

——以人民網觀點頻道為例

尉趙陽,鐘兆強
2019年04月09日10:26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要: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使公眾作為真正意義上之輿論監督主體的權力得到回歸,但在公共安全事件的輿論監督中,公眾自發的網絡輿論往往具有偏激性,消息來源真假難辨,容易產生謠言和此生危機。人民網觀點頻道在對“問題疫苗”案件的輿論監督中引導網絡輿論,促進問題的解決,為主流媒體在新媒體語境下的輿論監督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從評論時機、評論角度、評論涉及群體等內容分析指標進行分析, 以“問題疫苗”類事件為例,考察人民網觀點頻道對公共事件的輿論監督的特點及創新之處。

關鍵詞:新媒體﹔主流媒體﹔輿論監督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3-0000-03

一.前言

觀點頻道是人民網2000年4月開設的全國網站第一個言論頻道,是集納原創評論、人民日報報系評論、各地媒體評論、網站評論等的綜合性互聯網評論頻道。2013年12月22日,國家藥監局通報康泰生物生產疫苗出現死亡案例(以下稱山東疫苗案)。五年后的2018年7月15日,國家藥監局曝光長春長生生物發現疫苗生產造假(以下稱長春長生疫苗案)。此兩起“問題疫苗”事件均為公共安全領域重大突發性事件,涉及范圍廣,影響重大,經媒體報道后迅速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引起社會輿論關注和討論。

輿論監督的主體是公眾,新聞媒體運用輿論監督力量,幫助公眾了解政府事務、社會事務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務,並促使其沿著法制和社會生活公共准則的方向運作。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帶來的變革,開啟了公眾自由表達的平台,使公眾作為真正意義上之輿論監督主體的權力得到回歸,但在公共安全事件的輿論監督中,公眾自發的網絡輿論往往具有偏激性,消息來源真假難辨,容易產生謠言和此生危機。人民網觀點頻道在對“問題疫苗”案件的輿論監督中發揮其作為主流媒體的專業性和客觀性,與公眾積極對話、理性博弈,有效破解謠言,引導輿論,共同促進問題的解決。本文從評論時機、評論角度、評論涉及群體等內容分析指標進行分析, 以“問題疫苗”類事件為例,考察人民網觀點頻道的輿論監督特點及創新之處。

二.觀點頻道的輿論監督特點:

本文以 2013年11月至2018年8月人民網·觀點頻道發布的 37 篇時評文章為樣本,其中涉及對2013年山東疫苗案的評論文章27篇,涉及對2018年長春長生疫苗案的評論文章10篇,從評論立場的角度, 對這 37 篇文章進行初步分析, 發現文章中 31 篇持不同程度的監督、批評的立場, 其余6 篇則持中立或肯定的態度。對 31 篇評論綜合分析后發現,觀點頻道在開展輿論監督時,評論內容專題化,評論時間持續性,評論角度全方位, 具體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監督角度上:多層次持續性發聲,輿論監督全方位

學者王民在將新聞評論所探討的問題分為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事實判斷即評價新聞事實內在的關系,價值判斷即評價新聞事實對社會或對某些特定對象的意義價值。在對兩次問題疫苗案的輿論監督中,既有對新聞事實中疑點的追問,如《以新生命的名義追問疫苗安全性》《狂犬疫苗也敢造假?嚴格監管還需配合強力震懾》,也有對問題疫苗產生的社會影響的反思,如《以良法善治重建公眾的“疫苗信任”》《對失責者問責 給人民以交代》,監督兼具理性色彩與人文關懷。

觀點頻道的輿論監督在時間上集中評論形成專題化,跨時間持續監督。如山東疫苗案從問題疫苗被曝光(2013年12月22日)到調查結果被通報(2014年1月26日),長春長生疫苗案從發現生產記錄造假(2018年7月17日)到對相關負責人問責追責(2018年8月17日),觀點頻道都有相應的新聞評論發布,輿論監督具有跨時間的持續性。長春長生疫苗案於12月22日被曝光后,觀點頻道於次日連續發布8篇新聞評論,分別以社會公眾,涉事企業,相關部門,社會制度為評論對象,從對社會責任的呼喚①,對監管系統進行質疑②,對長生公司未公布的關鍵信息進行追問③,對相關制度的檢討審視④,對政府部門處理方式的建議⑤,多方面迅速形成多層次的專題化評論。同時,觀點頻道對兩起問題疫苗案評論對象上涉及7類不同群體,共針對涉事企業11次,相關部門26次,醫療機構2次,公安機關1次,社會公眾8次,新聞媒體3次,社會制度13次,對公共事件中的不同角色群體從多個角度進行多方面全方位評論。

(二)評論風格上:客觀引導社會輿論,理性對抗謠言

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發生后的多方介入造成真假信息涌現,使網絡輿情瞬息萬變。同時新媒體中各類主體均可作為信源自由表達觀點, 大大降低了信息的真實客觀性,急需媒體專業性的新聞評論恪守理性,指出重點,引導輿論。在山東疫苗案中,部分媒體的職業素養缺失與意見領袖的情緒化表達引發了社會公眾的恐慌情緒。觀點頻道以客觀理性針對部分媒體不當行為做媒介批評,對社會輿論做正向引導。如2013年12月26日觀點頻道發布的《環球時報:不能對國產疫苗做“有罪推定”》指出媒體人不應做猜測和有意引導,“作為專業信息生產者,在事情還沒有一個最后結果之前,媒體不能對國產疫苗做‘有罪推定’。”又如2014年01月13日其發布的《新民晚報:網絡論戰中的邏輯硬傷》也指出“媒體對疫苗安全事件的過於敏感可能引發的社會公眾‘相關性想象’,造成不良社會后果。”

2018年6月《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我國網民的學歷分布中,大學本科以上的僅佔10.6%。網民媒介素養參差不齊。同時,復雜網絡環境很容易使官方發布內容被信息洪流淹沒。部分媒體斷章取義的報道方式,公眾的情緒化言論以及輿論領袖的偏激輿論導向都是公共事件后謠言叢生的誘因。觀點頻道作為主流媒體在跟進事件同時,以公眾容易接受的方式傳播關鍵信息,及時化解謠言風險。山東疫苗案中,雖然相關部門對疫苗存儲、運輸、接種過程中的問題進行了科普,但仍引發公眾對於疫苗接種必要性的懷疑。觀點頻道2013年12月24日發布的《新京報:別因“疫苗有風險”就否定疫苗接種》解釋了疫苗不良反應的正常風險率和國外類似案例,評論下方附有延伸閱讀:《鐘南山:國外疫苗並非都安全》《16類疫苗抽驗合格率達100%》《專家辟謠泰安到期乙肝疫苗事件:有效期內均可接種》《省衛計委主任:康泰疫苗事件跟國產疫苗質量無關》等外圍資料,運用輿論監督中的信息增量紓解社會大眾焦慮情緒。

(三)輿論監督時:兼具准確性與時效性,助力事件解決與后續效果

觀點頻道在輿論監督中精確把握了事件發展中的重點,在每一次事件出現新進展時進行追問,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事件解決。山東疫苗案和長春長生疫苗案分別有13篇和7篇集中在新聞事件推進並引起輿論熱點時。此外,在重大節日、紀念日等相關時間節點也出現了輿論監督性評論。2016年04月12日,觀點頻道發布《人民日報見解:疫苗流通應該減少“二傳手”》,對二類疫苗流通體制提出建議。次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國務院關於修改〈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的決定》,強化制度監管。在長春長生疫苗案開始引起關注時,7月17日-23日觀點頻道發布7篇新聞評論,肯定國家藥監總局的嚴格監管手段,同時指出藥品領域的特殊性,建議加大監管力度與其他政策結合確保安全, 為后續對相關人員追責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