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背景下主流媒體融合轉型的可能性分析
3G、4G曾給媒體帶來深刻影響,5G將重塑媒介生態。主流媒體需未雨綢繆,應對有方。5G商用后,主流媒體需擁有豐富的視頻化、智能化、移動化產品矩陣﹔構建協同化、一體化、集約化的生產流程﹔確立場景化、垂直化、社交化的運營思維。
5G 媒體融合 主流媒體
相較於4G網絡,5G具有網速更快、容量更大、延時更短等特點。如果說前四代移動通訊技術實現了“人與人的連接”,那麼,5G將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連接”,通過5G網絡,無時不在、無所不在的信息傳遞將成為現實。
5G重塑媒介生態的可能性
通訊技術的發展與媒介形態的演進之間具有強相互關系。縱覽近十年的媒介技術發展史,可以發現,通信技術的進步必然促進新媒介形態的產生和勃興,進而重塑媒介生態格局。
2009年,3G網絡實現商用,隨之而來的是移動流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手機視頻、手機電視直播等移動流媒體服務迅速發展,受眾的媒介接觸習慣、信息獲取方式開始由PC端向移動端轉移。
2014年,4G網絡實現商用。基於高速率、強靈活性、高兼容性的4G網絡,在政策、技術、資本等多種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微信、微博、新聞客戶端迅速崛起,成為新的信息分發渠道。用戶在使用移動應用中產生的海量數據成為一種基礎性資源,數據新聞、算法分發重新塑造了新聞生產分發流程,雲計算成為許多新興信息平台的底層架構,媒介生態隨之改變。
5G網絡為傳媒業創新產品形態、優化用戶體驗帶來更多可能。雲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聯網無人機、無線家庭娛樂、社交網絡、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5G的主要應用場景均與傳媒業關系密切。
以聯網無人機為例。2018年4月,中國電信與華為合作,在深圳完成國內第一個基於端到端5G網絡的專業無人機測試飛行,實現了無人機360度全景4K高清視頻的實時5G網絡傳輸。通過毫秒級低時延5G網絡,操控人員可以進行無人機遠程敏捷控制。未來,媒體借助聯網無人機有望大幅提升新聞採集能力。可以預見,5G將催生一批滿足受眾需求的新興媒介,現有媒介生態將發生深刻變革。
豐富視頻化、智能化、移動化產品矩陣
新興媒體的最大優勢在於借助新技術重新建構媒體與用戶的關系。5G時代,主流媒體可以從重構用戶關系入手,借助新技術,豐富社交化、智能化、移動化的產品矩陣,增強用戶體驗,增加用戶黏性,實現由“平面媒體”到“立體媒體”“沉浸式媒體”的升級。
優化短視頻類產品
短視頻以大信息密度、低收視成本的特點,滿足用戶高度碎片化的需求。米爾佐夫提出:“新的視覺文化最驚人的特征之一是它越來越趨於把那些本身並非視覺性的東西予以視覺化”。短視頻的興起,凸顯了受眾信息接受習慣“從靜態的圖片消費到動態的影像、擬像消費”①的轉向。短視頻已成為業界角力的新領域,出現了秒拍、快手、抖音等短視頻應用平台。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也相繼上線短視頻項目,推出一批制作精良的作品。如人民日報社推出的《人民代表習近平》《我們的“一帶一路”》《中國一分鐘》等系列短視頻,均獲得較好的傳播數據和評價。
面對5G時代短視頻的發展趨勢,主流媒體應結合自身定位與市場需求,重新確立短視頻在產品矩陣中的位置﹔轉變話語方式﹔重視提升產品的社交屬性,促進用戶的主動參與、主動分享。隨著物聯網的普及,可以充分利用電子閱報欄等新的傳播渠道,拓展黨政、高校、社區、酒店等傳播場景。
借助大數據提升輿情監測能力
在互聯網環境中,輿情的生成、發酵、爆發、衰退都以實時數據的形式存在。5G時代,“萬物互聯”將帶來數據量的指數型增長,為更精准、實時的輿情監測帶來便利。
人民網是國內輿情監測領域的先行者,早在2008年7月,就組建了國內第一家輿情監測專業機構。目前,人民網等主流網絡媒體通過日趨成熟的監測和評價體系,已實現對海量新聞信息進行精准抓取和研判。但對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中的網友跟帖留言進行實時抓取和語義分析則存在較大難度。后者是更直接的民意表達,在更廣的維度上構成了最基本的社會輿情內在機理。
大數據主要來自互聯網交易、社交媒體、終端設備的使用,數據類型多樣,真實性高、挖掘潛力大。5G時代,主流媒體可以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構建和完善社會輿情數據庫、案例庫,提升自動化的信息抓取和語義分析能力,以實現社會輿情實時預警和輿情應對方案迅速輸出。
增設虛擬現實新聞產品線
目前,虛擬現實已成為國內大型新聞報道的重要輔助手段。2015年9月,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中央廚房)引進全景VR視頻設備全程記錄9·3勝利日大閱兵現場,這是國內媒體首次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進行大型新聞報道。其后,各媒體不斷加大虛擬現實新聞的投入力度。2017年全國兩會中,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光明網、中青網等近20家媒體使用了虛擬現實技術。
受傳輸網絡、終端設備、生產成本等條件限制,虛擬現實新聞還停留在初級階段,現有技術尚無法真正實現親臨新聞現場的沉浸式體驗。而借助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時的5G網絡,有望實現聽覺、觸覺甚至嗅覺、味覺的虛擬,建構立體、真實、多維的新聞場景。虛擬現實可以突破現有的以聲音、畫面、文字為主的2D呈現方式,實現親臨新聞現場的3D呈現﹔可以突破屏幕物理空間尺寸的局限,實現對新聞現場的全景展示和深度感知﹔可以突破鼠標、鍵盤、觸摸屏等設備的傳統人機交互方式,實現更加自然的人機交互﹔可以突破現有平台對傳播入口的壟斷,成為互聯網的新入口。②因此,虛擬現實對於新聞業來說可能是一項顛覆性的技術。
主流媒體需要把握虛擬現實新聞發展的機遇,增設虛擬現實新聞產品線,組建專門的虛擬現實新聞工作室。可以採取與互聯網企業聯合開發的方式,破解虛擬現實新聞高技術、高投入的問題。同時,可以通過對現有部門的深度整合,嘗試各類新聞題材與虛擬現實技術結合的可能性,推出更加高質量的創新產品。
構建協同化、一體化、集約化生產流程
5G與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結合,可提升新聞生產、分發效率,減少人力資源投入,將人力資源重新配置於更具創造性的勞動中。在新聞採集方面,可借助大數據提升報道的精確度﹔在新聞生成方面,尤其在災害新聞、體育新聞、財經新聞中,適當引入已經較為成熟的新聞算法,可增強報道時效﹔在新聞分發方面,借助算法技術、信息流呈現方式,能實現千人千面的精准分發。實現上述升級的關鍵在於理順採編鏈條,對採編平台進行智能化升級,重構協同化、一體化、集約化的生產流程。
更加精准的新聞採集
新聞報道的准確性、客觀性是各國新聞業的普遍追求。在5G背景下,記者可以在人工智能的輔助下,完成對互聯網海量數據的抓取、處理、分析,甚至可以洞悉事物的發展規律和趨勢。谷歌公司推出的名為“谷歌流感趨勢”(Google Flu Trends)的產品,就是基於“一旦人們患上流感,就可能在搜索引擎上輸入特定的檢索詞條以獲得與流感相關的信息”的假定,通過匯總和分析檢索詞條預測流感將在何時何地爆發。2009年,這款產品在甲型H1N1流感爆發幾周前成功預測了其在全美范圍的傳播。
更具時效的新聞生成
5G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將大幅提升新聞生產的時效,降低記者工作量,壓縮新聞生產成本。根據預先設定的數據模型,算法自動抓取關鍵信息,自動生成新聞報道。目前,算法新聞已在體育新聞、財經新聞、災害新聞中大范圍應用。裡約奧運會期間,“今日頭條”算法機器人“xiaomingbot”被應用於冷門賽事報道中。2017年四川九寨溝發生地震后,中國地震台網“地震信息播報機器人”用25秒生成了全球第一條地震的有關簡訊,包括地震參數、震中地形、歷史地震和震中天氣等十幾項內容。同時,“地震信息播報機器人”幾乎在同一時間生成一篇1628字的詳細版報道,配以9張圖片,極大方便了救災工作的開展。5G將為算法新聞的常態化應用和進一步優化帶來更多可能。
更加高效的新聞分發
內容分發是新聞生產的重要環節。5G時代,隨著傳感器等設備的升級,對用戶反饋的捕捉有望深化至生理層面,包括視覺停留時間等生理數據都可能被精確捕捉,新聞分發將更加精准,算法分發的應用場景將更加多元。目前,較多主流媒體網站仍採用門戶式的信息呈現形式,這其中有版面語言等多方面考量,但與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受眾需求不夠匹配。可以嘗試編輯把關與算法推薦結合的新聞分發方式,變“平面呈現”為“信息流”呈現,變“人找信息”為“信息找人”,以大幅提升用戶使用時長。
確立場景化、垂直化、社交化運營思維
思維變革是推動媒體深度融合更為重要的力量。5G時代,傳播媒介、傳播主體、傳播場景、受眾均發生深刻變化,應該養成垂直化、場景化、社交化的運營思維。
場景化
“場景”一詞本來是影視用語,指在特定時間空間內發生的行動。移動互聯時代的場景傳播正是基於特定時空下,也即具體場景下的個性化傳播和服務。③
5G為移動設備、社交媒體、大數據、傳感器和定位系統的進一步結合提供了可能。出行、支付、休息等具體場景均可以和內容傳播深度融合。主流媒體要提升“適配場景”能力,理解特定場景中的用戶需求,推出與用戶需求相適應的內容或服務。調查表明“衛生間”和“床上(醒來或睡前)”是移動媒體用戶閱讀新聞的重要場景。③主流媒體可以進一步研究這些場景中用戶的閱讀習慣,推出相應新聞產品。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每日晚間推出的《夜讀》欄目廣受歡迎,正因為其貼合了“床上(醒來或睡前)”場景中用戶心理撫慰的需求。
垂直化
5G時代,受眾將進一步細分,媒體很難掌握所有細分領域。立足自身優勢,深耕細分領域、打造差異化品牌,更能獲得受眾認同。主流媒體的優勢在於“時政”和“思想”。可以從這兩個領域著手,在做好時政新聞報道和觀點評論基礎上,深耕電子政務、本地服務、智慧城市建設等服務領域。一些主流媒體與地方合作,整合當地資源組建縣級融媒體中心,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如在人民日報媒體技術有限公司的技術支持下,北京市延慶區融媒體中心建立了“一次採集、多元生成、多渠道傳播”的融媒體採編流程。縣級融媒體中心適應了互聯網服務下沉的發展規律,體現了“新聞+政務”“新聞+服務”的垂直化運營思維,有利於實現從“黨管媒體”向“黨管數據”轉變,助力實現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
社交化
對於媒體而言,移動化與社交化兩者是密不可分的。移動化也意味著在內容產品中增加更多的社交元素和關系黏性,使社交成為內容的生產與傳播動力。④在全球范圍內,社交網絡已成為用戶獲取新聞的主要途徑之一。在5G“萬物皆媒”的背景下,新聞的社交屬性將進一步延伸,社交化將由“人際交互”向“人機交互”拓展。已有媒體做出成功探索,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推出的“下文”新聞客戶端,基於用戶對資訊人格化、碎片化和交互化的需求,通過人格化的講述和會話界面的樣態傳遞經過編輯選擇、加工的新聞,引導用戶主動探索,完全顛覆了傳統資訊客戶端的樣態⑤。新華社推出的新聞智能語音機器人“小新”已經可以進行精准的自然語言識別、語義分析,能理解用戶需求,精准反饋新聞稿件,便捷精准地提供服務。
主流網絡媒體推動內容與社交的深層融合,應打造更多具有社交屬性的新產品,打通網站與社交平台的連接渠道。還要深刻理解不同社交平台的流量邏輯,利用多種平台的傳播優勢,獲得最優的傳播效果。
(作者均系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
注釋:
①宮承波、田園:《短視頻火爆背后的大眾視覺消費轉向》,《新聞論壇》2018年第1期。
②梁旭艷:《場景傳播: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傳播新變革》,《出版發行研究》2015年第7期。
③彭蘭:《場景:移動時代媒體的新要素》,《新聞記者》2015年第3期。
④彭蘭:《移動化、社交化、智能化:傳統媒體轉型的三大路徑》,《新聞界》2018年第1期。
⑤梁偉:《“聊”出來的新聞:國內首款“聊天新聞”APP運作密碼——央廣下文客戶端的探索與實踐》,《中國記者》2018年第3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