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9年1月上

全媒化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

石磊
2019年06月12日10:57 |
小字號

來源:《青年記者》2019年1月上

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是新時代高校新聞傳播教育的重大主題。2013年6月,教育部、中宣部發布了《關於加強高校新聞傳播院系師資隊伍建設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1.0”)。2018年10月,教育部、中宣部又發布了《關於提高高校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能力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以下簡稱“2.0”)。

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從1.0到2.0,全媒體(化)是貫穿其中的重要關鍵詞。1.0要求“建設應用型、復合型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培養具有全媒體業務技能的應用型、復合型新聞傳播人才”。2.0要求“打造一批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聞傳播專業點,形成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的全媒化復合型專家型新聞傳播人才培養體系”。

為什麼要培養全媒化新聞傳播人才

近年來,網絡和移動技術使人們的信息獲取習慣轉向網絡、手機等新媒體,我國網民人數從2012年底的5.64億,快速增長到2018年6月底的8.02億。新媒體迅猛發展深刻改變了傳媒生態,從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主導轉變為傳統媒體/專業媒體、平台媒體、機構媒體、自媒體等多種媒體形態並存。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改變了新聞信息的傳播方式,從媒體融合傳播轉向智能傳播。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2018年8月,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要求,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9月,中宣部做出部署,2020年底基本實現縣級融媒體中心在全國的全覆蓋。在智能傳播方面,2017年12月,新華社通過自主研發的媒體人工智能平台“媒體大腦”,生產了第一條MGC(機器生產內容)視頻新聞。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該平台推出9期數據可視化產品,為受眾提供新聞報道的全新視角和觀看體驗。2018年夏,該平台進行世界杯報道,31天生產短視頻3.7萬條,最快一條耗時0.6秒。

媒體融合和智能傳播要求我們加快培養會使善用“十八般兵器”的全媒化新聞傳播人才。然而,傳統的新聞傳播教育主要是為新聞單位和內容生產培養人才。在新的媒體生態系統中,不僅有傳統意義上的新聞單位,還有個人化媒體、機器媒體等﹔不僅要關注傳統意義上的內容生產,還要關注內容分發和新技術運用。傳統媒體時代由於傳播主體單一,新聞信息主要是大眾傳媒集中分發,大數據與智能媒體時代,出現了新的社會化、平台化和智能化分發。傳播主體和受眾的多元化,不僅使內容採集和生產有了新變化,內容分發也日益重要,分發、運營、受眾、效果等與內容生產一樣被重視。因此,全媒化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呼喚高校新聞傳播教育轉型,從面向機構媒體等新聞單位尤其是報社、廣播電視台的培養轉向面向多元共生的新媒體生態系統的培養,從面向內容生產尤其是新聞內容生產的培養轉向面向泛內容、數據、產品、運營的整個傳播過程的培養,也就是培養全媒化新聞傳播人才。

全媒化新聞傳播人才培養2.0與1.0的不同

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1.0發布時,媒體融合還沒有上升為國家戰略,智能傳播也沒有像今天這樣快速發展和廣受關注。盡管1.0提出了培養全媒體新聞傳播人才,但2.0在全媒化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方面的闡述更多、要求更高、任務更實、責任更重。

首先,2.0比1.0闡述更多。1.0隻在加強人才培養基地建設中,提出培養全媒體新聞傳播人才,2.0在總體思路、目標要求、改革任務和重點舉措中,都提到全媒化新聞傳播人才培養。2.0將全媒化上升到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總體要求,1.0只是將全媒體作為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建設任務之一的人才培養基地建設中的一項內容。2.0意見4次提到全媒化,多次提到媒體融合、全媒體、融媒體等概念。1.0意見1次提到全媒體。

其次,2.0比1.0要求更高。1.0提出培養具有全媒體業務技能的新聞傳播人才,2.0提出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全媒化復合型專家型新聞傳播后備人才,能夠適應媒體深度融合和行業創新發展,能夠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強調要形成全媒化新聞傳播人才培養體系。2.0將1.0的全媒體轉變為全媒化,從業務技能上升為家國情懷、國際視野,適應媒體深度融合,講好中國故事等。

再次,2.0比1.0任務更實。2.0將全媒化新聞傳播人才培養作為一流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並提出了具體任務:建設240個左右國家級一流新聞傳播專業點,打造500門國家級一流線上線下新聞傳播專業課程,增設20個國家級新聞傳播融媒體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50個新聞傳播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0提出,選擇30所高校建設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最后,2.0比1.0責任更重。2.0是在新時代全面振興本科教育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是“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中的一項。2018年6月,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召開。9月,全國教育大會召開。10月,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等文件,決定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六卓越一拔尖”即卓越工程師、卓越醫生、卓越農林人才、卓越教師、卓越法治人才、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和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六卓越一拔尖”2.0提出,到2035年,要形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六卓越一拔尖”2.0將推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的發展,打造“一流本科、一流專業、一流人才”示范引領基地,到2022年,形成覆蓋全部學科門類的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專業集群,全面服務於競爭力中國、健康中國、幸福中國、法治中國、形象中國、教育中國、科學中國建設。

如何培養全媒化新聞傳播人才

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2.0提出了7個“新”,即開創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新局面、打造新聞傳播人才德育新模式、邁向一流新聞傳播專業新目標、推動部校共建新聞學院新發展、開辟高校與新聞單位互聘新領域、構建國際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新范式、邁上高等新聞傳播教育質量新台階。這7個“新”是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改革任務和重點舉措。培養全媒化復合型專家型新聞傳播人才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能力重塑,適應媒體深度融合和行業創新發展。當下,媒體融合正在向深度發展,人工智能賦能和移動優先推動了傳媒業不斷創新,優化了內容創作與分發。今日頭條、天天快報和一點資訊等為代表的個性化移動資訊應用崛起,自動化推薦算法可以為受眾分發更感興趣的個性化資訊,受眾的信息獲取范圍從新聞過渡到泛資訊。萬物互聯,泛媒介時代來臨。VR/AR新聞直播等“VR/AR+內容”的模式,為受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沉浸體驗與深度交互,新聞信息的呈現由“二維”升級到“三維”,內容和形式變得更加豐富和立體。

媒體融合與智能傳播催生了新的媒體崗位。美國出現了十大新興新聞崗位:受眾分析員、參與編輯、應用技術創新引領員、社交媒體和社區編輯、社會發現總監、移動項目經理、消費體驗總監、直播編輯、創新實驗室主任、虛擬現實編輯和拼接員。

要適應傳媒業的這些新變化,需要進行能力重塑。美國TOW中心2012年的研究報告認為,新聞從業者需要6種硬技能:專家型記者,熟悉數據和統計知識,熟悉編程知識,會講故事,了解用戶分析工具、更好地理解受眾,項目管理。

全媒化新聞傳播人才培養,需要新增培養學生的全媒體敘事能力、融媒體表達能力、跨部門協作能力、產品運營管理能力、數據挖掘分析能力、人機協作能力等。學生既要懂得做內容,又要懂得如何連接用戶,具有議程設置、社會動員等公共連接能力,綜合知識不僅要有文史哲,還要有計算機知識。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理論創新,是新聞傳播人才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要著力培養學生運用全媒體手段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向全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切實增強新聞報道的感染力。

2.價值引領,培養家國情懷與擔當意識。全媒化新聞傳播人才培養,不僅要重塑學生的新媒體表達能力和內容分發能力,也要培養新聞採訪、寫作、編輯、評論等傳統的業務能力,增強學生的新聞傳播史論知識,培養學生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首要任務,推進部校共建新聞學院,建立共建新聞學院工作聯絡員制度,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課程建設,打造新聞傳播德育新模式,開設新聞倫理、新聞職業精神、職業道德等專門課程,建設“進基層、懂國情、長本領”的新聞傳播實踐育人項目,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與擔當意識。

無論技術如何進步,新聞傳播的一些基本精神,例如公共服務、人文關懷等需要堅守,邏輯思維、反思批判、理論創新等是不變的。尤其需要增強學生的新媒體邏輯、超越功能主義的技術哲學、計算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以算法新聞為例。算法技術是一種強大的“合理化理念”,它培養我們訪問和理解新聞的習慣,算法推薦給新聞輿論與意識形態工作帶來了機遇與挑戰,這其中有些是有益的,有些卻充滿風險,存在公共性背離,可能推動、引導、控制、操縱和約束人類行為,把用戶形塑成集團或機構所需要的某一種人。2017年9月,人民網三評算法推薦,今日頭條等回應整改。網絡上圍繞價值正當性、規制正當性、績效正當性等進行了充分討論。這是一次基於算法爭議的話語建構與傳播權利的重塑,應當確保以有效性和合法性的方式設計和實施算法傳播系統。培養全媒體新聞傳播人才,就要在新媒體技術和新媒體表達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

價值觀和發展觀是統一的。新聞內容和泛內容與用戶進行連接后,新聞內容能夠產生社會價值,泛內容運營能夠產生商業價值。要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佔領市場就是佔領陣地。

全媒化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遵循智能媒體發展趨勢,以“思想+創意+技術+管理”復合型能力為培養重點,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宏觀思維、系統思維、批判思維和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創造性和表現力,培養學生能夠使用先進技術和工具進行報道和創作,能夠理解行業趨勢,有決策、管理、團隊領導、業態拓展等方面的能力。

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需要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對骨干教師分批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主題培訓,教師言傳身教帶動學生樹立正確新聞觀。統籌建立全國專家庫,選擇優秀教師從事新聞閱評員和新聞宣傳實踐。實力較強的共建新聞學院率先推出高質量新聞理論研究成果,大力加快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新聞傳播學理論體系和學術話語體系。

3.完善培養體系,提升全媒化人才培養質量。全媒化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不斷完善培養體系,優化人才培養定位,更新教學內容,構建教學體系、師資隊伍體系、學科體系和管理體系等。

當下新聞傳播教育主要基於傳統業態邏輯和知識邏輯。傳統業態邏輯是線性、閉合和穩態的,傳統知識邏輯確定、界限分明、更新周期長。而新媒體帶來了傳媒業態的新變化,動態、不確定、開放、邊界融合、迭代周期短,呈現出液態化。知識邏輯變得非線性、開放、融合、碎片化、不確定性集聚,呈現出流動性。因此,全媒化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在價值層面,既要堅持基本價值,也要拓展新的專業價值﹔在知識層面,既要講授和探究硬度知識,也要注重新的彈性知識﹔在能力層面,既要培養基礎能力、核心能力,也要培養外延能力。要回歸到“信息與人”的元命題,在此基點上展開知識邏輯,重繪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聞傳播知識地圖,堅持知識圖譜的協作化、集成性、發展性,在譜系中尋找其他資源的配合,將分散的知識碎片有機整合,用確定的知識、價值、規則重新確定知識領域,堅持與時俱進,拓展全媒化人才培養的專業框架,更新培養目標、內涵和路徑。

全媒化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可以採取整體轉型和增量突破兩種模式,前者是“互聯網+”,新媒體滲透原有的新聞傳播教學﹔后者是“+互聯網”,設置新專業后的新媒體教學。復旦大學在培養全媒體新聞傳播人才上,開設了全院共享的平台課程:媒介技術導論、媒介融合、視覺傳播、數據分析與信息可視化,加上各專業的專業課、選修課。新聞傳播專業碩士課程體系分為5個模塊,基礎模塊有新媒體傳播理論、技術導論、編程基礎等,內容生產模塊有全媒體內容生產、數據新聞與可視化等,數據分析模塊有網絡數據挖掘、計算新聞傳播學、用戶行為分析等,商業管理模塊有新媒體商業模式、數字營銷、新媒體產業與經營管理等,前沿模塊有前沿講座、前沿工作坊、海外參訪、智能傳播研究等。

圍繞全媒化修訂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健全課程體系。湖南理工學院進行了基於數字營銷傳播的廣告學專業“課程群+工作坊”課程體系的建構與實踐。突出全媒化,往往需要跨學科、跨專業、跨院系橫向交叉融合。比如,計算傳播學、認知傳播學是大數據時代的傳播學方法創新。計算傳播學匯聚了數據挖掘、網頁數據抓取、在線檔案數據、大規模在線實驗等。認知傳播學帶來范式創新,比如瞬間效果、腦科學、心理學等。這些內容的教學需要來自不同專業的教師。

根據技術變革趨勢和媒體融合新動向,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組織形式,運用文圖聲光電多種方式,採取案例式、現場式、任務型等不同的教學手段,打造新聞傳播學“金課”,包括線下“金課”、線上“金課”、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虛擬仿真“金課”、社會實踐“金課”等。北京大學進行了基於互聯網大數據平台的數字營銷實戰教學改革與實踐。廣東財經大學依托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組織學生進行校內仿真綜合實習。

在實踐平台支撐上,用好校內外電視台、廣播電台、報刊、網站、新興媒體等實習實踐平台,建設新聞傳播融媒體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新聞傳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等。暨南大學開展了延安、井岡山校外協作基地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主題教育活動。

在師資隊伍上,加強教研室(組)建設,引進業界精英,設立業界導師、兼職教授、客座教授、駐院學人等,注重專業的多元化配比,加強部校共建新聞學院,大力開展高校與新聞單位互聘,實施互聘的“雙千計劃”,建設新聞實踐案例庫,構建學界業界優勢互補、理論實踐深度融合的長效機制。建設跨學科研究平台,在平台上推進融合性人才培養。

構建國際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新范式,是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2.0面對新形勢提出的新要求。網絡時代,國內傳播與國際傳播的界限開始模糊,國內的重大事件很快會被全球關注,國際報道的熱點很多也來自國內事務。培養國際新聞傳播人才,要服務於國家的對外開放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推進國際新聞傳播碩士培養,試點國際新聞傳播本科人才培養,建立完善“全媒體+國際+外語”課程體系,加強對學生的國情教育和國際視角培養,與國外高水平大學和從事國際傳播的新聞單位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辦學。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近年來在國際化中確定了“專業化+新媒體+國際化”的定位,師資中外結合、學界業界結合,學生中外融合協作。截至目前,學院共計招收來自60多個國家的200多名國際學生。

【本文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新媒體與傳媒文化”研究成果】

(作者為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