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光明日報70歲,老朋友這樣說

2019年06月17日07:03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光明70歲,老朋友這樣說

  曾經,我們在文章裡認識他們﹔今天,他們在視頻裡祝福光明。

  他們是術業專攻的學者、他們是金聲玉振的大家,他們也是這張知識分子報紙的老讀者和老作者。

  他們是篳路以啟山林的拓荒者,是鋪石以開大道的奠基人,他們也是陪伴光明日報一起走過70年的老朋友。

  2019年,共和國迎來70華誕,光明日報也迎來了70歲生日。光明日報全媒體啟動了“70年70人”系列微視頻拍攝,採訪了科技人文領域數十位泰斗,制作了十幾種類型的融媒體產品,期待從他們的故事裡觸摸歷史,從他們的故事裡讀懂中國。

  當然,我們也希望從他們的故事裡讀懂自己,讀懂這張知識分子報紙的過去與當下。

  鏡頭裡,他們這樣說——

  張世英

  簡介:

  著名哲學家。1921年出生於湖北武漢一書香門第,從小熟讀孔孟,中學時喜愛數學和物理,1941年秋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經濟系,后轉入哲學系,1946年畢業。張世英潛心研究德國古典哲學特別是黑格爾哲學,成為“中國著名黑格爾專家”。2013年起,張世英開始主持翻譯20卷本的《黑格爾全集》,開創了中國系統性翻譯黑格爾原著全集的先河。

  寄語:

  1954年3月光明日報哲學專刊創刊,1958年底至1966年,我曾兼任哲學專刊的主編。當時隻有光明日報有哲學專刊,其他報紙都沒有。我樂在其中,倍感光榮。我在光明日報上發表了《從西方哲學史談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問題》《關於黑格爾辯証法的幾個問題》等文章。從新中國成立第一天起我就看光明日報,一直到現在。因為現在的報紙中,光明日報的內容很適合我。

  孫家棟

  簡介:

  中國科學院院士,火箭和衛星總體技術專家,我國北斗導航系統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總設計師、月球探測一期工程的總設計師。榮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和“改革先鋒”等稱號。

  寄語:

  70年來,光明日報對我國各項事業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對中國的知識分子給予了很多關注。希望報社繼續建設好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再接再厲,激勵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奮發向上。衷心祝願光明日報越辦越好。

  盧世璧

  簡介:

  我國骨科泰斗、中國工程院院士。盧世璧出生在醫學世家,父親盧永春是我國結核病學先驅,也是盧世璧走上醫學報國之路的引路人。1951年考入中國協和醫學院,1958年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的一名骨科醫生。1979年,盧世璧成功攻克“人工關節置換術”這一世界骨科難題,被稱為“中國人工關節的奠基人之一”﹔2003年,另一大世界難題“神經移植排異反應”,也被盧世璧帶領團隊攻克並應用臨床。1966年邢台地震、1975年營口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盧世璧的救死扶傷,不僅在手術室裡,也在一次次重大自然災害發生的現場。

  寄語:

  光明日報是我國著名的報刊,在我國有很大的影響力。特別是知識分子群體,非常愛閱讀光明日報。光明日報在傳達黨的政策、普及文化知識這些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雖然已經退休了,但我還在堅持閱讀、學習,我會繼續盡綿薄之力,為我一生熱愛的醫學事業繼續發揮余熱。祝光明日報越辦越好!

  王扶林

  簡介:

  1931年2月1日出生於江蘇省鎮江市,著名導演、制片人,畢業於上海市立戲劇專科學校。1980年,執導中國首部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引發全民觀看的熱潮。之后導演的87版《紅樓夢》和94版《三國演義》接連成為中國電視連續劇史上的扛鼎之作,這兩部作品也憑借其巨大影響力,成了一種文化現象,為名著改編影視劇提供了范本。

  寄語:

  光明日報是知識分子的報紙,在文化領域也很有權威。我讀光明日報多年,可以說,光明日報不僅是文藝界的老朋友,也是我的良師益友。光明日報70年了,我也想說,70年,我陪你。

  戚發軔

  簡介:

  20世紀50年代末,戚發軔參與了中國第一枚仿制導彈“東風”一號的研制工作,接下來的“東風四號”“長征一號”,戚發軔參加了結構和總體設計工作,都成功發射。導彈之后,戚發軔又參與了中國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的結構和總體設計。1968年,戚發軔的工作正式從火箭研制轉向衛星研制,並成為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的技術負責人之一。作為“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在解決衛星和飛船研制過程中的重大工程技術問題上發揮了指導和決策作用,做出了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

  寄語:

  光明日報辦報的方向,是要和我們知識界建設一個橋梁。我從光明日報收獲了兩樣東西:一個是學習了很多知識,因為我們搞科技的人,對社會科學了解得比較少,光明日報給我們提供了這麼一個平台,在這吸收了很多東西。

  另一個收獲,就是感受到光明日報對知識分子的關心。很多文章反映了知識分子的需求,反映知識分子的想法,是比較活躍的。所以我希望光明日報繼續堅持當年的辦報方針,同時也為大眾提供更多內容,既要有陽春白雪,也要有下裡巴人。

  王蒙

  簡介:

  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學者。筆耕不輟,著作等身。創作了《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青春萬歲》等近百部影響深遠的小說,撰寫了多部具有鮮明個性又發人深省的思想作品。曾獲得茅盾文學獎、意大利蒙德羅文學獎等。作品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發行,受到讀者熱烈歡迎。

  寄語:

  1979年1月21日,我的《青春萬歲》后記刊登在光明日報上。收到報紙的時候,我還在新疆,那種激動別人是無法想象的。這部小說從創作到正式出版,歷經了二十余年的周折,雖然當時還未出版,但這篇后記的刊載,意義重大。同年,我回到北京,剛住進招待所,光明日報的編輯黎丁來約稿,拿走了我剛寫成的小說《夜的眼》,后來刊登了幾乎一整個版面。這是非常重要的肯定,因為光明日報很少以這麼大篇幅刊登小說。

  從1983年到1987年,我住在距離光明日報社原址不遠的虎坊橋作家樓。那時候,我投稿連二分錢的郵票都不用貼,過馬路就擱在傳達室,寫上誰誰收。有人統計過,我是在光明日報發稿數量最多的作者。

  光明日報是一份有品位的報紙,《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意義尤其重大。這份報紙有著豐厚的文化含量和敢為人先的精神,是中國文化生活的標志之一。它一直與中國各界知識分子有著密切聯系。希望這種精神能夠持續、發揚、光大。

  馮天瑜

  簡介:

  歷史文化學家,武漢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長期從事思想文化史研究,探討中國文化史框架構筑、明清文化史和中國文化的近代轉型。研究工作中微觀辨析與宏觀把握相結合,義理、考據、辭章三者相濟,就中國文化生態、中國文化特質、中外文化互動等論題進行考究,提出並論証“文化生態”說、“文化元典”說。

  寄語:

  我算光明日報的老讀者了。我念中學的時候,在母親工作的圖書館裡,我看得最多的,而且持續不斷的,就是光明日報。進入改革開放以后,我就長期訂閱了光明日報,而且也逐漸成為光明日報的作者。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光明日報創刊70周年,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節點。我想起這麼一句名言來寄贈:“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獻給光明日報70周年。

  馮驥才

  簡介:

  1942年生於天津,浙江寧波人。中國當代作家、畫家、文化學者和教授。在文學上為“文革”后崛起的“傷痕文學”代表作家。1985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說”對文壇產生深遠影響。作品題材廣泛,體裁多樣,已出版各種作品集近百種。代表作《啊!》《雕花煙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作品被譯成十余種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種譯本四十余種。

  寄語:

  在1999年到2000年期間,天津的一條文化老街估衣街面臨拆遷。這條比天津城建城還要早的老街,應在元代已經形成。為了保住這條老街,我寫成一篇長文《老街的意義》,述及估衣街的緣起,滄桑的經歷,厚重的積澱與寶藏,在城市史中非凡的意義,以及它的未來價值。就在這個重要時刻,2000年1月20日,光明日報記者王燕琦來津採訪。1月28日,光明日報第一版刊出王燕琦採訪我的報道《天津六百余年老街即將拆除 專家學者呼吁搶救文化遺產》,這是國內主流媒體的首次表態,十分重要。這個幫助對我非常重要,我后來將這段經歷寫在很多書中。

  光明日報是知識分子自己的報紙。我經常覺得,光明日報不僅了解我,還支持過我,幫助過我。我在很多書中都提到過,在做文化遺產保護的工作中,光明日報給了我幫助。在這裡,祝賀它70歲生日。

   (本報記者夏靜、王遠方、劉文嘉、張蕾、蔣新軍、李苑、葉樂峰、劉江偉、張銳、姜奕名、劉宇航、孫金行、常瑩、王倩、盧璐攝影採訪整理)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