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傳播中“杠精”的表現與成因【2】
——基於“反沉默螺旋”理論的視角
(二)作為外部因素的媒介環境
1.虛擬網絡消解孤立恐懼
沉默螺旋假說成立的重要前提是少數派存在“害怕被孤立”的心理,“反沉默螺旋”推翻了這個前提,認為“孤立的威懾和孤立的恐懼感在各種各樣的社會學、社會心理學、政治學的百科全書中都找不到”。[1]在網絡環境中孤立感會被消解,這是由網絡環境的虛擬特性造成的,虛擬性使得人們在進行網絡社交時出現類似戲劇理論中所描繪的“前台”和“后台”效果,因為網絡和現實分屬兩套不同的媒介情景,因此網民在進行網絡社交時會出現暫時性的“人格分離”,形成另一套情景交往范式,在新的網絡交往范式下,個體表現出更為放鬆的交往心理,從而消解被孤立的恐懼感。
2.爭議性社會議題引發對抗性表達
“杠精”多出現在一些能夠給出更為開放和多元主觀解釋的議題當中,涉及鮮明的是非觀或意識形態領域等嚴肅議題則較少出現。“反沉默螺旋”形成的一個條件是公眾能夠發現媒介意見的荒謬,可見媒介意見並不總是正確的,尤其在社會轉型時期,爭議性議題更是層出不窮,公眾對於議題討論的內容和形式會在互聯網環境中被放大,隨著討論的深入,參與討論的公眾不再關注議題內容本身反而更關注討論的形式,或自己在論戰中是否能處於上風,“杠精”也正是在爭議性議題的博弈中產生。
3.網絡傳播方式催化、強化異質意見
美國學者愛德華霍爾提出高語境文化與低語境文化,中國文化是典型的高語境文化,漢語屬於高語境的語言。所謂“高語境”指的是在傳播時絕大部分信息存在於物質語境中,極少存在於編碼清晰的被傳遞訊息中。之於漢語而言,交流的過程中信息的編碼與解碼更多依賴於整體的交際語境,所以,在交際語境弱化的網絡環境中進行社交時很容易出現編碼解碼錯誤。對網絡信息編碼解碼偏差導致網絡社交壁壘的出現,當網絡壁壘被強行突破就會形成對抗性表達,從而催化異質意見的產生。
在網絡傳播環境中,信息傳播的空間和時間是對等的,個人意見能高效的傳遞給網絡中的每個人。因此,“杠精”的觀點會被關注並有效的參與到討論之中,同時也讓他們的異質意見得以強化。另一方面,網絡社交以文字傳播為主,網絡中的文字傳播存在明顯的滯后性,這一特性使得“杠精”在發表意見或反駁他人觀點前有足夠的思考時間,他們不需要擔心自己發出的文字內容會在第一時間被他人反駁,即使被反駁也可以選擇性接觸,這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因發表異質意見而造成的心理壓力。
四、結語
“杠精”不是互聯網時代的新產物,它的產生除了個體主觀原因外,社會層面的影響也值得深思。從“杠精”的成因上看,“杠精”的出現一方面反映出互聯網時代網民媒介素養的變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社會撕裂的程度,這種撕裂根源於不同群體的認知和世界觀的差異,而差異的背后是更為復雜和深層的社會原因。
(本文系2017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重點項目“‘部校共建’模式下《媒介批評》教學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017JGZ104)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劉建明.受眾行為的反沉默螺旋模式[J].現代傳播,2002(2):39-41.
[2]王國華,戴雨露.網絡傳播中的“反沉默螺旋”現象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2(6):116-120.
[3]項威.微博對抗性表達現象分析——以“杠精”為例[J].傳播力研究,2018,2(14):109.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