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審美消費對審美主體的重塑
摘要:新聞作為面向大眾的審美客體,既是審美主體生產和認識的對象,也是審美主體意識結構形成的基礎。新聞並不是孤立的、靜止的事物,而是參與到了審美傳播主體和審美接受主體之間復雜的關系之中,即審美主體生產和消費審美對象,而審美對象又是人的意識形態的外在表現。這種關系所帶來的,是新聞審美消費的轉向和審美主體意識結構的重塑。
關鍵詞: 新聞美學;審美主體; 審美消費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5-0000-04
信息的傳播是一個創作的過程,它是傳播者、媒介和接受者合謀的產物,新聞也不例外。在新聞的傳播過程中,傳播者生產的原始文本,是傳播者觀念的直接表達﹔媒介特性決定文本的傳播方式,這種方式讓原始文本產生一定的偏向性﹔而受眾在接收信息后,對文本進行自我意識的解讀,賦予了文本二次生命。在互聯網環境中,傳受主體逐漸融為一體,受眾的文本解讀與傳播者的觀念意圖可以實現互動和融合,從而進行新的意義生產。美學是研究美的本質和規律的一門學科,新聞傳播既然是一個創造的過程,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個完整的作品狀態,在解讀和評價時,就有好壞之分,新聞的內容、形式以及新聞實踐的過程都與美有著關聯。一個好的新聞作品能夠帶給人們一種美的享受,受眾對新聞作品的閱讀和評價其實是一種審美消費,這種消費對象不僅僅是外在的注意力和時間,還包括自我的審美意識。然而我們也要看到,隨著媒介技術的進步,受眾消費的話語權逐漸增強,接受者的審美特性也在影響著傳播者,這種影響回歸到新聞作品當中,最終又作用於人的意識。在這種循環往復中,新聞審美主體和審美客體相互同構,新聞的審美消費對審美主體進行了重塑。
一、新聞美學中的審美關系
在美學中,審美關系是指主體與客體之間的超功利關系。 審美主體包括傳播主體和接受主體,審美客體是指審美主體生產和認識的對象。在審美關系中,審美客體是傳播主體的生產成果,因此,審美活動其實是接受主體通過審美客體與傳播主體進行對話的過程。新聞傳播活動大部分是出於功利的性質,但是在傳受過程中,審美主體對審美客體所產生的直觀的感受,即感性的認知,就是新聞的美之精髓。
(一)傳播主體與接受主體
在審美關系中,傳播主體和接受主體的關系隨著媒介的發展發生著改變。在傳統大眾傳播時期,“傳者本位”思想佔據主導地位,傳者是傳播活動的主體,擁有著對信息的絕對掌握權,而受者隻能被動的接受信息,其話語權和參與權都得不到尊重﹔其后,隨著市場經濟的崛起和媒介的發展,“受者本位”思想開始取代強勢的傳者主體關系,新聞媒介越來越為大眾所關注,而新聞媒介也越來越依賴受眾的選擇而得以生存,新聞更偏向商業屬性,成為市場上被人挑選的商品﹔傳播的主動權逐漸下移到受眾的手中,新聞作為商品需要迎合受眾的需要,這似乎從一個極端轉向了另一個極端,例如西方的“黃色新聞”的泛濫,中國新聞的過度娛樂化現象。
在后現代文化傳播中,傳受雙方走向互動和諧。“傳播的實質隻能是在傳播主體和接受主體之間取得平衡,因為他們既是利益的共同體,又是利益的矛盾體。” 正如福柯所說,話語即權力。話語的掌握來源於對信息源的壟斷,所以傳統的傳播關系中,傳播者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但是在新媒體時代,信息傳輸渠道的擴散讓話語權下放到受眾個體當中,受眾能夠與傳者進行直接的對話,更多的人參與到新聞活動中,既是新聞的接受者,也是新聞的傳播者。新聞的傳播也是一種審美活動,傳播主體將自己的審美感受和審美想象寄托到作品當中,而接受主體通過自己的經驗和意識對審美客體進行認識、解讀和重構,從而產生更豐富的意義和內涵,這種重構在互動的過程當中反作用於傳播主體。在這樣的循環反復當中,主體的審美意識結構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
(二)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
法國結構主義思想家阿爾都塞認為,我們的意識不是自己產生的,而是由文化建構的。文化不僅僅是生活經驗的表現,而且是意識和經驗的基礎,是意識形態。他的主體性理論認為,主體並非我們所理解的是個性化的和獨立自持的,而是隨著環境和條件不斷改變和充滿矛盾的。新聞有建構主體的功能,就像馬克思有一段經典論述:“藝術對象創造出懂得藝術和能夠欣賞美的大眾,”因此,“生產不僅為主體生產對象,而且也為對象生產主體。” 從這個意義來看,有什麼樣的新聞就會有什麼樣的接受主體,在對新聞一次次的審美消費中,傳播主體和接受主體也在不斷地重構。
根據皮亞杰的認識論的觀點,新聞信息可以分為同構信息或者異質信息。同構信息是適合主體審美要求和意識的客體對象,接受主體可以很容易將其同化吸收﹔異質信息則不符合接受主體的審美經驗和要求,需要接受主體做出順應和改變才能同化,或者,接受主體對異質信息做出相反的解讀和編碼,也就是霍爾所說的“對抗式解讀”。在這個吸收、順應和對抗的過程中,主體的審美意識與審美對象互相發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和變化。對於傳播主體來說,在新聞生產的過程中,傳播主體就已經預設了隱含讀者,新聞本身就包含著未來讀者的期待,但是這種期待不可能與受眾的期待視野完全一致,也不可能涵蓋所有的受眾,因此,通過接收受眾提供的對抗式解讀信息,傳播主體又成為了接受主體,並且吸收來自受眾傳遞的異質信息,傳播者在此過程中改變自己的認知圖式,以達到受平衡的狀態。
所以,審美認識過程其實是主體審美意識結構不斷被建構的過程。審美客體不是專有的物品,而是指代的稱呼,在審美實踐中,審美客體只是人的意識的創造物,發生改變的並非審美客體,而是審美主體意識﹔但是,意識沒有作用到具體物質對象中去,這種改變也無法實現。
二、接受美學下審美主體的新聞審美趨向
接受美學產生於六十年代的聯邦德國,率先從事文學接受研究的便是被后人稱為接受理論雙星的沃夫爾岡﹒伊瑟爾和漢斯﹒羅伯特﹒姚斯。他們創立了接受理論,並集中研究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的接受和反應,強調讀者在文學欣賞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受美學主要以讀者為中心,認為讀者及其具體化的解讀構成作品的意義,期待視野和隱含讀者是接受美學閱讀的主要方法。從接受美學角度來看,新聞傳播中的受眾並不僅僅只是接受者,同時還是創作者,受眾在對新聞的具體化解讀過程中伴隨著一種閱讀期待和審美經驗,從而對新聞文本進行重構和理解。為了提高新聞的流量,媒體在新聞的創作中強調隱含讀者與受眾的視域融合,更傾向於建立一種受眾感興趣的新聞文本,比如“星腥性”的新聞文本,新聞娛樂化現象逐漸成為媒體中的普遍現象。但是近年來,受眾的審美回歸讓新聞生產和傳播逐漸恢復理性和藝術自覺。
(一)新聞娛樂泛化
新聞領域的傳播模式由傳者中心論轉向受者中心論,新聞娛樂化大勢所趨。一方面,新聞娛樂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必然產物,新聞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不得不改變內部發展戰略﹔另一方面,受眾心理的趨利性、實務性、求俗性等特點使得娛樂化的新聞獲得更多的關注,新聞表現出來的娛樂化傾向是消費時代的自然表現。過猶不及,許多媒體走向了極端,過分強調“軟新聞”的吸引力,過分追求娛樂效應,引導著受眾走向庸俗化和媚俗。
媒體人總是嘗試多種方式以達到超越受眾期待視野,獲得受眾的長期關注。“期待視野”是受眾接受文本的審美心理現象,包括期待系統,視野的變化,視野的重構。 對於媒體來說,受眾視野的變化和視野的重構需要長時間持續性的加以報道和宣傳,而對於期待系統,通過簡單地分析和迎合就能夠獲得巨大的流量和關注,因此,利用受眾的期待系統,迎合受眾口味成了媒體的家常便飯。人們往往會接受那些與自己期待視野一致的甚至超出自己期待視野的東西,而對那些不符合自己期待視野的作品表示懷疑和拒絕。於是,在市場化經濟體制下,媒體不得不尋求更多的關注而選擇那些符合受眾期待視野的社會新聞進行報道,而對於比較嚴肅的政治等硬新聞則較為輕視﹔或者在硬新聞中找到可以娛樂化的點進行重點報道,從而達到受眾的視閾、新聞報道的視閾和當下情景的視閾的融合。
(二)理性審美回歸
盡管娛樂化的新聞能夠表達受眾某種特定的訴求,其接近性、人情味、平民化與生活化的特點既能反映社會公眾在特定時間段內的情緒,也能使媒體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但近年來,新聞過度娛樂化現象遭到許多審美主體的拒絕和批判。媒體在新聞的內容和形式上過於注重娛樂功能或者硬新聞軟著陸,在一定程度上消解著嚴肅新聞的嚴肅性,稀釋著新聞報道的核心價值觀。由於過多娛樂化新聞的包圍,新聞的輿論監督弱化甚至走向歧途,麻痺著大眾的意志,宣揚不當的情緒。比如,媒體在一段時間內總是將報道焦點放在女大學生失蹤案上,相關的報道層出不窮,引起許多民眾的恐慌。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新聞娛樂化現象通常轉移了公眾對重要問題的注意力,淡化了矛盾,許多負面消息諸如暴力、色情等泛濫的出現,干擾著社會風氣,顛覆了公眾傳統的價值觀念。媒體為了搶佔先機,在未核實新聞真實性的情況下進行新聞報道,反轉新聞的頻繁出現正在削弱媒體的社會責任和公信力。
審美主體逐漸回歸理性,並不是簡單的回歸到嚴肅和高冷的傳統審美觀念當中,而是將生活與藝術結合起來,追求審美化的生活狀態,也就是日常生活審美化。隨著媒介技術的進步和理性審美的回歸,新聞形式上更加活潑,內容上追求深度,從而達到新聞的真善美的要求。接受美學認為,受眾是核心,要重視受眾的接受。接受美學的代表人物伊瑟爾曾提出一個重要的觀念¬——隱含讀者。伊瑟爾認為,完全按照文本的召喚結構進行閱讀的讀者就是隱含讀者,隱含讀者在作者寫作的過程中一直存在,作者的寫作的過程就是與隱含讀者進行對話的過程。這個理論和傳播學裡面的受眾理論有一定的相似,在新聞傳播者的心中也存在著隱含受眾,他們會根據隱含的受眾的需求進行新聞的選擇和制作。人民網的官方微博在發布消息短訊的時候,以喜歡使用表情包的年輕網友作為隱含受眾,運用生動有趣的表情包來表達自己觀點,這不僅讓新聞更有可讀性,貼近了受眾,而且還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人民網的官微粉絲量也呈垂直上漲的趨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