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9年·第6期

利用傳統禮儀文化助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實踐研究

孫  妮    張  咪
2019年07月09日09:27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要:傳統禮儀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包含著超越歷史、超越地域的時代價值,對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介紹了傳統禮儀文化的內涵,然后通過對各地利用傳統禮儀文化助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實踐活動的考察,總結其實踐經驗,以期為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提供借鑒。

關鍵詞:傳統禮儀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6-0000-03

一、中國傳統禮儀文化的內涵

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禮儀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套宏大的禮儀思想和禮儀規范,在我國文明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在研究傳統禮儀文化之前,需先對“禮儀”進行考察。在現代社會,“禮”“儀”二字通常結合使用,“首先表現為一些不成文的風俗、習慣、規矩和傳統方式,然后才逐漸上升為人們所共同認可的,可以用語言、文字、動作進行准確描述和規定的行范或程序。”[ ]然而,在中國古代,“禮”和“儀”實際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內涵。

“禮”是制度、規則和一種社會意識觀念,而“儀”是“禮”的具體表現形式,它是依據“禮”的規定和內容,形成的一套系統而完整的程序。學者彭林認為,禮儀主要包括禮法和禮義兩大基本要素。“禮法指禮的章法、程式,是禮的物質形態,是為表達禮的內涵服務的。”[ ]禮義則是指蘊藏於禮法背后的思想,是制定禮法的內在依據。

“我國傳統禮儀文化主要是指五四運動之前在中國傳統社會人們廣泛遵守的各種禮儀准則、禮儀制度、禮儀規范,以及與禮儀有關的各種物質和精神文化的總稱。”[ ]“它是一種在以血緣為基礎的宗法、封建社會制度下存在和發展的以禮儀道德為主的價值尺度,具有政治、宗法和道德倫理的形態和功能。”[ ]我國傳統禮儀文化內容豐富,全面規范著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不僅包括著諸如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等禮儀形式,還包括著“仁、義、禮、智、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在內的道德內涵及思想實質,不僅可以反映一個人道德修養和文明素質高低,更能體現出整個社會文明進步的程度和道德風尚,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對社會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傳統禮儀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

習近平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指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核心價值觀必須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相契合,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人民正在進行的奮斗相結合,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需要解決的時代問題相適應”。[ ]在千百年流傳過程中對人們的行為具有積極規范和引導作用的中國優秀傳統禮儀文化的內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是相互契合的。具體到國家、社會和個人這三個層面,傳統禮儀文化的內容都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相統一。如表現在國家層面的儒家的“富而后教”思想、追求“天人合一”的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等﹔表現在社會層面的“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刑無等級”等﹔表現在個人層面的“克己復禮”、“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等思想。

2013年,中共中央辦公廳頒布了《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並明確指出:“開展禮節禮儀教育,使禮節禮儀教育成為培育社會主流價值的主要方式”。[ ]因此,通過創造性轉化和繼承性發展,將傳統禮儀文化內在的精神范式和促進機制提煉出來,深度挖掘優秀傳統禮儀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源遠流長、一脈相承的內在契合點,利用優秀傳統禮儀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實現優秀傳統禮儀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有機融合,具有重要意義。

三、利用傳統禮儀文化助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實踐活動

“一種價值觀要想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 ]為了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國各地充分發掘優秀傳統禮儀文化的精神內涵,開展了一系列具體的實踐活動來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使之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如出現於、又根植於民間的家訓,“以修身做人作為立身之本,將與人為善、勤儉持家作為基本美德,”[ ]蘊含著優秀傳統禮儀文化。目前,全國各地都在廣泛開展與“家風家訓”相關的活動,以此來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重慶市開展的“家風潤萬家”主題實踐活動,通過議家風、立家訓、傳家禮、評家庭等形式,吸引了85萬多家庭、近300萬人積極參與,有力推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走進千家萬戶、融入百姓生活,成為人們的價值追求和自覺行動﹔陝西渭南舉辦的“萬條家訓進萬家”活動,“不僅整理出司馬遷、楊震、郭子儀、王鼎等先賢的家規家訓故事,出版家風家訓讀本5萬余冊,分類發放給機關、學校、農村、社區,還將全國征集的‘好家風、好家訓’選出65條編輯成冊,打造了‘家訓主題街道’、‘家訓長廊’和‘家風主題廣場’等文化標志1300余處,建設了‘村史館’‘家風館’24處﹔”[ ]還有沈陽市自2015年開展的“弘揚家教家風,樹立家國情懷”主題活動和上海市舉辦的“征集好家訓、評議好家風、尋找好家庭”主題宣傳系列活動以及由中國文明網主辦,全國各省會城市文明網承辦的“好家風 網上行”傳遞接力活動也陸續得到了開展。家風家訓系列活動的開展,不僅大大增強了對“家”的認同感,同時也提升了對優秀傳統文化和國家民族的認同感,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寶貴資源。

除此之外,不少地方還充分發掘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禮儀文化內涵,賦予傳統禮儀文化新的內涵。如陝西藍田通過對《呂氏鄉約》內容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於2016年提出了《藍田新鄉約》,在繼承優秀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的同時,賦予其以現代性內容和時代精神﹔岐山市自2016年開展的以“傳承周禮優秀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周禮優秀傳統文化有機融合,並重點實施了“於家為國”、“克己奉公”、“一言九鼎”、“崇仁尚愛”、“公平正義”、“遵法守紀”、“立德修身”、“和邦合民”八大工程,[ ]弘揚了“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公正”、“法制”、“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