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9年·第8期

社交媒體時代微博在公共輿論中的情感喚起研究

丁東恩
2019年08月05日16:03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要:任何公共輿論的產生都包含著公眾對事件的判斷和一定的情感,中國社會正處在轉型與發展關鍵時期,由大眾媒介引發的公眾輿論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社會在公共輿論中共同情感的變遷與中國轉型發展的大背景有關,更與媒介形態自身的演變息息相關,現有研究多傾向於具體公共事件中的具體個人情感分析,本文試圖在已有文獻基礎上對新媒介型態下的個人在社交媒體 微博中的情感表達加以分析,為我們未來更好的管理和建構公共空間,促進這一輿論平台的更好更健康發展。

關鍵詞:社交媒體﹔微博﹔公共輿論﹔情感喚起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8-0000-03

一 引言

中國社會正處在轉型與發展關鍵時期,由大眾媒介引發的公眾輿論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公共輿論中共同情感的變遷與中國轉型發展的大背景有關,更與媒介形態自身的演變息息相關,報紙電視互聯網手機這些媒介技術的發展形成了大家情感表達,喚起的新環境。互聯網更是打破了傳統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界限,因此導致私人情感體驗會進入社會公共領域。社交媒體已成為各方爭奪話語主導權的新戰場,在這裡人們更傾向基於情感偏好選擇“什麼是事實”,一定程度上“真相”並沒有“情感”重要。會產生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就在於媒介技術發展同時催生著公共情感的變遷。社交媒體大大改變了個人生活以及交流方式,人們通過不同媒體對國家政策社會新聞交流發聲。在生活中通過社交媒體分享自己身邊的新鮮事,個人相對於傳統而言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數”,在這裡人們有了更多更為豐富的情感表達。

二 社交媒體的發展

社交媒體的概念最早出現於2007年的一本名為《什麼是社會化媒體》what is social media的電子書中。作者安東尼•梅菲爾德(Antony Mayfield)將社交媒體定義為一種給予用戶極大參與空間的新型在線媒體。

正如傳播學者麥克盧漢所言:“任何技術都傾向於創造一個新的人類環境”新媒體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社交媒體也在無形中促使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社交環境下,通過互聯網或手機媒體,任何人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下都可以是表達者、參與者、分享者,可以便捷的獲取傳送信息,形成二次甚至多次傳播形成新的信息源,也因此社交媒體成為最受人們歡迎的獲取和分享信息的渠道。同時社交媒體時代成就了真正的大眾時代,形成了狂歡、戲謔以及對宏大敘事的反抗等種種前所未有的個人意見表達過程。

 圖1 信息倍增示意圖

美國學者H.H.弗萊德裡克做過這樣一個推算如圖1所示:以公元元年人類掌握的信息量為一個單位,那麼信息量的第一次倍增,花了 1500 年﹔第二次花了 250 年﹔第三次花了 150 年,到 20 世紀后的第四次倍增,時間進一步縮短為 50 年。在 50 年代,10 年內就實現了倍增,接著在 60 年代和 70 年代,倍增周期進一步縮短為 7 到 5 年。而如今碎片化的社交媒體時代下,信息的倍增速更是以分秒來計算著。

5G時代已然來臨網絡速度越來越快,信息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全世界的信息都在網絡媒體上流動,但作為個人是無法在如此龐大的信息洪流中依靠自身經驗獲取相關准確信息的,人們獲得的信息並不一定完全是真實的信息,是經過媒體加以重構加工過的。微博上來自某些公共事件即時信息反饋應成為相關機構傾聽民意、預測民情的重要參照,網絡媒體更應在此基礎上客觀把握社會大眾的輿情動態,更好的應對突發公共事件。

三 社交媒介 微博的情感傳播

2010微博誕生僅一年多時間,中國大陸的微博注冊用戶已突破兩億。微博對個體和社會的潛在影響是巨大的,在越來越多的公共事件中,微博都扮演著設置議題、快速傳播、社會動員等重要功能。

以微博的逐漸流行,社交媒體傳播范圍從個體向整個社會擴展,形成極具輿論導向與影響力的公共空間。因微博自身獨特的傳播方式,一條被轉發的微博在最短時間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傳播。微博上對熱門話題和熱門微博的打造,讓廣場式的信息瀏覽具有了聚光燈的特別效果。危機事件傳播中越來越多的“社交化”“情感化”趨勢導致了輿論場上以意見領袖為主體的“權威”意見崛起。以“童模被踢打事件”爆發為例,微博意見領袖將事實與情感有機結合,有理有據地表達自身觀點的同時引導著社交平台上的情感偏向。喚起大家共同的情感,將信息和情感迅速傳導到數量龐大的粉絲群體中,還可以借助轉發評論分享實現“二次裂變式傳播”。正如柯林斯( Randall Collins)互動儀式論中所表達兩個及兩個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場所,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對象或者活動中相互傳達個人關注的焦點分享共同的情感體驗,通過網絡交往獲得了情感滿足、群體認同。

微博作為當下情感表達的重要平台經常上演著情感動員的過程。微博上很多表達並不是單純的情感宣泄,在一些特殊事件時期個人或者群體利用微博發布只是為了達到特定的目的,激發網民的一定的情緒,贏得網友的支持,影響事件發展,因此微博成為情感動員的重要工具。

四 不同影響因素下的情感研究

對情感社會根源的研究大致可分為社會建構主義與實証主義兩種取向。霍克希爾德(A.R.Hochschild)和肖特(S.Shott)是較早發展情感概念的社會學家,不過,無論是社會建構論者還是實証主義者都認為,情感喚起是由在情境中行動者的預期與經歷相一致的程度決定的,當二者程度不一定時,情感喚起就隨之發生了。關於情感的社會后果研究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把某些情感類型與社會控制的結果聯系起來,二是揭示情感在群體團結和社會團結中的作用。

(一)媒介的影響

梅羅維茨認為:“新媒介可能會創造新的社會環境,而社會環境塑造了行為方式。”公共情感的變遷既與社會轉型息息相關也與“媒介”形態的演變有關。媒介作為情感生產的重要主體,媒介能夠將情感從私人情感轉換為公共情感。社交媒體時代下微博等社交軟件構成了全新的情感表達環境,在微博上,就如最近“研究生買奔馳漏油“大鬧”4S店”這一簡單的個人維權事件而言,相較傳統媒體,對事件的官方報道引起大家事后討論相比,微博能在短時間內將擁有相似情感體驗的網民聚集起來,形成一個全新的輿論社群,諸多具有相似體驗的網民不用親身在場就可以參與到事件的發展之中,就如柯林斯所言在這種共同的互動儀式中個人的情感變成了公共情感,人們越來越密切的關注彼此的相互行動,了解相互情感,在這種情感意識主導下,諸多相似體驗的網民更表現出激化狀態,在當下那一刻共享著和維權者本身同樣甚至更甚的情感,尋求著共同的解決辦法。

(二)認知觀念對情感的影響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這種特殊的歷史時期之下,中西方各種觀念同時匯入中國,進入了觀念劇烈的變遷時期。當下的中國,每天發生著各種類型的公共事件,媒體都基於一定的框架加以報道,但總有一些事件報道后會引發“爆點式”討論,例如“趙宇見義勇為被拘留”2018年12月29日,正在醫院陪護臨產妻子的趙宇,因涉嫌故意傷害最被警方刑拘。趙宇在微博上向大家發出求救稱因阻止女鄰居被打,與施暴者產生肢體沖突卻因涉嫌“故意傷害”被刑拘多日。此事件一經在微博曝光引起了大量的轉發評論替當事人鳴冤,譴責法律不健全界限不清晰好人沒好報等等諸多意見觀點。就此事而言,公眾清晰的在已有觀念下就能簡單認知到什麼是正義什麼是不公,在這種認知觀念下,公共對當事人產生的情感是對不公的憤怒對正義得不到伸張的吶喊。

(三)公眾自身基礎情感的影響

社會發展變遷轉型過程中,社會結構,公共制度,法律法規等不同領域的發展變化也塑造了這一時期內公眾特殊的基本情感。人們對某些特殊的事物或人本身擁有特殊的固定情感,比如當下社會普遍性的“仇富”心理之下,在公共事件中,人們固定傾向性認為窮人既弱者是值得同情的,富人既強權欺壓弱者。例如2016年4月18日微博上一段“快遞小哥被扇耳光”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1分42秒的視頻中一位身穿黑色襯衫的車主對一位快遞小哥連扇兩耳光並不停說著臟話。這樣一則新聞之所以能夠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不僅僅在於公眾對於快遞員一個弱勢群體的心疼和對快遞公司維權的支持,更有一種對社會“潛規則”的抗議情感在其中。快遞小哥的一味退讓,富人車主的咄咄逼人之下,與公共的既有情感定式相吻合,眾口鑠金之下讓弱者得以公正,欺人者收到眾人譴責懲罰。網友對車主加以人肉搜索等用不同的方式替快遞小哥伸張正義,似乎也為自己固有的情感加以証實,讓“富人”受到懲治,讓弱者得到保護。人人積極表達自己的態度,支持著自己認同的輿論“至高點”。

媒介的發展重塑著公眾的認知環境,不同時期的媒介傳播給公眾帶來了不同的體驗自身周圍世界的“環境”。這也影響著公眾的情感表達。其次公眾的認知狀態本身也影響著公眾情感的判斷。這些諸多影響因素並不是單獨割裂的而是相互聯系在一定情況下層層推進的,一些特殊情感的層層累積在一定程度下會激起劇烈的反應。在大眾傳播時代,某一事件發生后,當事者有一定時間思考對策以及解決方案,相關事實意見有充分的時間空間重構,而今天社交媒體時代幾乎實時同步,一切都處在直播狀態﹔事實尚未結束,但情感道德框架、價值觀念已同時傳播。這般直播式的公共事件中,個人能否冷靜思考獨立判斷都成為值得探究的問題。

五 結語

“任何媒介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都是由於新的尺度產生的”就麥克盧漢所言,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網絡社交媒體更需要衡量好每一寸尺度,把握住技術演變帶來的機遇,規避不必要的風險,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媒介形態不斷演變,面對公共輿論,公眾也會有了自己新的情感表達方式,國家與個人基於情感的互動會繼續下去,隨著技術的進步也會變的越來越復雜,新媒體時代下隻有更好的加以研究利用好這一情感表達平台更好的為這個國家的發展服務才是媒介不斷演變發展的應有之義。

參考文獻:

[1](加)馬歇爾•麥克盧漢著.何道寬譯.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2](美)蘭德爾•柯林斯著.林聚任,王鵬,宋麗君譯.互動儀式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3]彭蘭.網絡傳播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125.

[4]白淑英,肖本立.新浪微博中網民的情感動員[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

[5]魏靖涵.社交媒體時代公共事件中的情感動員[J].青年記者,2018(33).

[6]馮銳,李亞嬌.大學生網絡社交方式及社交行為特征分析[J].揚州大學學報(高校研究版),2014(6).

[7]許欣.淺析微時代與碎片化生存[D].南京藝術學院,2015.

[8]侯鈞生.西方社會學理論教程(第四版)[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7.

(責編:陳原原(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