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時代下的新聞創新與媒體融合
——2019年兩會新媒體報道觀察
摘要:本文視角聚焦2019年兩會新媒體報道,以相關案例為基礎,從多維度的內容、分發、技術和融合等四個方面出發,整體勾勒出兩會期間新媒體報道的變化與趨勢,為業界提供新參考。總體上看,新聞創新與媒體融合是本次兩會的著重點,特點觀察主要呈現在兩方面:一是智媒技術加持兩會報道,使得內容生產和傳播方式再度創新升級,展現出平台化、媒體化、智能化的趨向﹔二是全程全息全員全效的“四全媒體”格局初步形成,推進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關鍵詞:全國兩會﹔新聞創新﹔媒體融合﹔人工智能﹔四全媒體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8-0000-03
兩會報道不僅是媒體界鏖戰的羅馬場,也反映了媒體融合下半場的縱深推進,映射出新聞固態傳播在“智媒時代”下的嬗變。2019年兩會報道迭代紛呈——人工智能(AI)、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等技術,與社會化媒體、移動互聯網以及VLOG(Video Blog視頻日志)微傳播等形式為傳播賦能,從殿堂級現象擴散到整個新聞行業的內容生產和形式創新,展現出平台化、媒體化、智能化的趨向。與此同時,互聯網新媒體平台憑借其龐大的用戶基數和人工智能技術,在兩會競技場上轉型升級“智能互聯網”,加速了央媒地縣級深度融合。
一.內容制作:採集、生產、分發全線環節智能化
2019年,兩會報道進入“智媒時代”。去年搜狗機器人“汪仔”和生物傳感智能機器人“Star”嶄露頭角,今年新華社“新小浩”“新小萌”、光明日報“小明”、封面新聞“小封”以及長城網“冀小藍”全面發力,不僅為媒體平台實時傳輸現場數據,更是代替主持人進行節目錄制和播放。可以說這一年,人工智能帶給新聞傳媒人在智媒時代的現場實踐,重塑了新聞生產全線鏈條。
同時,智媒革命帶給整個新聞產業的顛覆性變化,推動了機器化、自動化方式和內容生產相融合,創新媒體融合傳播手段,使人類社會邁進“萬物互聯、虛實結合、智能計算、開放共享的新時代”[1]。從新聞制作上看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選題策劃:
利用大數據尋找選題。例如中央廚房經過大數據分析,根據網絡的議題焦點、網民的態度及情感傾向,為平台提供選題策劃參考。此外機器人採訪也是此環節的人工智能應用,比如今年兩會首次亮相的長城網“冀小藍”,全程參與長城直播節目,實現了“主持人、訪談嘉賓與虛擬人物三方實時互動。”[2]
(二)信息採集:
無人機拍攝、傳感器新聞(可穿戴設備)是當下信息採集比較成熟的應用。兩會期間,人民日報新媒體推出的《中國24小時》系列微視頻《錦繡河山》,全程用無人機拍攝,節省人力物力﹔新華社新媒體中心今年也首次借力智能AR直播眼鏡,“運用注意力捕捉技術,使記者用眼神即可指揮攝像機與人體眼動同步拍攝視頻畫面。”[2]
(三)新聞生產:
除機器的文字生產外,智媒技術不囿於文字,可通過在現場獲取的資料、圖片、視頻,獨立做出可視化的數據視頻新聞。例如,去年在兩會展示的新華社“媒體大腦”今年再度深化傳播,借助人工智能,短時內迅速生成自2014年來歷次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同類數據對比,輕量化6年報告,便於用戶理解。
(四)算法分發:
今年的兩會報道中,算法技術也成為新聞媒體依托的工具。人民日報“全國黨媒公共平台”借力技術優勢,聯通地方客戶端及工作室,匯聚稿件到平台,打造一個共享的智能化數據后台,即“百端千室一后台”[3], 連續為平台內的黨媒黨端賦能。
中央廚房的全流程優化就是智能媒體帶來的融合結果,傳播領域由“現場感”轉向媒體用戶的“臨場感”,新聞內容分發方式由“傳統的編輯型分發”到“社交傳播鏈條式的分發”[4]。智能分發、個性化推薦以及用戶的社群化使得傳媒業趨向一個“邊界消失、格局重塑”[5]的時代。在兩會報道中,為用戶提供了“全媒體的精准觸達和融媒體的浸入式體驗”[2]。
總的來說,AI 時代的內容生產將是OGC(職業生產內容)、PGC(專業生產內容)、UGC(用戶生產內容)、MGC(機器生產內容)、IGC(人機協作的智媒生產內容)共存的時代。智媒技術尚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但任何一項新的技術都是雙刃劍,隨之而來“數字孿生”、失去“隱身權”、“信息繭房”、假新聞和新聞倫理等一系列問題,使得傳媒業今后對於智媒時代的深遠想象也會伴隨更多未可預料的影響。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智媒技術現階段已經成為數字新聞生產和分發的助推力,信息與知識生產領域的共享模式已經到來。
二.形式創新:5G、AI主播、VLOG等初亮相, VR、AR、H5等更成熟
今年兩會期間,各大媒體的報道方式進一步改造升級,創新應用最尖端技術。5G、VR、AR、AI、H5、VLOG等表現出“個性化生產、可視化呈現和互動化傳播”的特點,為用戶提供全媒體渠道體驗“表演”“在場”“陪伴”式的兩會盛況。同時,新聞表達更加三維,形式傳播更加多元,萬物皆媒的全息媒體時代將會詮釋更多可能。
(一)5G率先啟用
代表通信最領先的技術,5G的全覆蓋帶動了兩會期間 “高速率、低時延、大容量”的新聞報道。今年,人民大會堂、天安門廣場、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等地都已經建設了5G站點,並首次為兩會報道服務。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等多家媒體實現了“5G+VR”、“5G+AR”、“5G+AI”等組合方式,通過AI/VR/AR賦能,5G助力,讓兩會報道更加全效。同時,中國經濟網使用了“5G+6K全景”的融媒手段、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實現了“5G+4K+”的傳輸信號,使得報道全天候延伸、多領域擴展。
(二)沉浸式VR/AR
今年兩會中VR、AR的利用更加普遍化,進入量產階段。比如,央視網運用“VR+AR”技術推出《全景沉浸看報道》,實景視頻結合三維動畫,形象互動。山東廣播電視台採用5G+VR技術,提供720度沉浸式高清直播,允以交互。最為人矚目的是,新華社新媒體中心今年首次借力的智能AR直播眼鏡,通過人工智能“加持”獨特的注意力捕捉技術,佩戴者用眼神即可指揮攝像機,所看之景即為所攝之像。
(三)立體AI主播
去年兩會,AI技術仍是輔助記者報道,虛擬性人物還呈現出刻板性形象。今年真人合成AI主播不僅可以自主報道,而且立體形象更加逼真。比如,新華社推出了《新小浩上兩會》《新小萌上兩會》系列短視頻,由合成主播播送。長城網“冀小藍”全程參與6期長城全直播節目,實現了“主持人、訪談嘉賓與虛擬人物三方實時互動”[6]。
(四)VLOG本土化
這是今年兩會傳播形式的一匹黑馬,即Video Blog視頻日志。不同於傳統兩會視角,此次VLOG主要以記者為視頻核心,除了呈現兩會相關報道,還有記者所見、所聞、所思的幕后故事,臨場感強,更能帶給網友更多兩會信息。例如,人民網今年推出了《兩會夜歸人VLOG》,講述的就是媒體記者報道兩會的台前幕后故事,展現記者們不為大眾所知的職業生活。
移動化、直播化和輕量化成為今年兩會報道的新特點。在短視頻的紅利尾期,視頻化生產成常態,打造出一系列 “現象級”作品(比如成為今年亮點的3D動畫、數據新聞、VLOG、新穎H5等),將個體連接成一個巨大的傳播網絡,讓兩會呈現出裂變式傳播的效果,也讓嚴肅新聞更貼近民眾生活。
三.縱深融合:央媒地縣級融合,“四全媒體”格局初形成
《媒體融合藍皮書:中國媒體融合發展報告(2019)》表示現階段“我國媒體融合已由形式融合、內容融合一躍而升級至以體制機制融合為主要特征的融合3.0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更進一步把當今的媒體環境概括為“信息無處不在、無處不及、無人不用”,很好地詮釋了媒體融合時代全程、全息、全員、全效的“四全媒體”特點。今年兩會,各大媒體積極貫徹實施,除了中央媒體與地縣媒體配合外,傳統媒體和商業平台也有合作,為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開辟了新道路。
(一)央媒地縣聯合報道
這是本次兩會報道的一大亮點。地方媒體以雲平台為基礎,綜合省市縣三級融媒優勢,通過人民日報和央視新聞提供的平台進行矩陣傳播。例如央視新聞新媒體創建的“全國縣級融媒體智慧平台”,有140多家縣級融媒體中心參與,500多家矩陣號全國輻射,共同打造《我給兩會帶個言》特別節目。主流媒體去中心化,發揮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用,真正反映人民關切發聲,更親和,也更接地氣[7]。再如,人民網打造的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聯合各級融媒中心進行同步直播,更好傳遞兩會聲音。
(二)主媒商台深度融合
這是今年兩會傳播的突破形式。兩會期間,央視新聞新媒體聯合全國300多家矩陣號、140家縣級融媒體中心和阿裡巴巴共同推出兩會互動融媒體特刊《上新了•兩會》,並採取簽到抽獎方式,“用戶可獲得精准扶貧農產品公益禮包、天貓精靈、花唄還款紅包等阿裡系產品。”[8]通過增強用戶黏性,吸引民眾關注兩會信息。此外,今年人民網聯合騰訊新聞、新浪微博、bilibili等平台舉行“尋找夜歸人”活動,先后發布《我在現場聽報告》《我們這群“守夜人”》《兩會光影廿七年》等熱點短視頻,不僅以新形式呈現兩會信息,也促進“四全媒體”深度融合。
全媒體時代讓我們的“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媒體融合發展更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9], 跟上智媒時代的潮流,處理好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主流媒體與新型主流媒體的關系,促進媒體融合縱深發展。
參考文獻:
1 褚健.流程工業智能工廠的未來發展[J].科技導報,2018,36(21):23-29.
2 2019兩會報道:拼神器晒創意,嚴肅新聞也能親和有趣[EB/OL].2019-03-15.https://news.qq.com/a/20190315/004300.htm.
3 人民日報“全國黨媒公共平台”喊你一起深度融合[EB/OL].2017-11-29.http://www.sohu.com/a/207323870_565998.
4 張志安,李靄瑩.變遷與挑戰:媒體平台化與平台媒體化——2018中國新聞業年度觀察報告[J].新聞界,2019(0-1):4-13.
5 彭蘭.網絡傳播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36.
6 喻國明,韓婷.算法型信息分發:技術原理、機制創新與未來發展[J].新聞愛者,2018(4):8-13.
7 央視新聞聯合“全國縣級融媒體智慧平台”《我給兩會帶個言》[EB/OL].2019-03-03.http://news.ycwb.com/2019-03/03/content_30209778.htm.
8 對接央媒、搭載省"雲”,縣級融媒"融"出兩會好聲音[EB/OL].2019-03-18.http://m.sohu.com/a/302187833_692735.
9【解局】政治局開年首次集體學習,為何選在了人民日報[EB/OL].2019-01-25.http://m.sohu.com/a/291514714_357283.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