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 中求新
——《現場評論》欄目定位與特色探析
評論員走出狹小的辦公室、奔向廣闊的基層一線,到現場去採擷鮮活素材,在觀察與思考中激蕩出一篇篇熱氣騰騰的佳作,推動了傳統評論寫作方式的改變,以融合創新為黨報評論帶來了新氣象。
文體融合:現場評論的可能性空間
“現場評論”並非新鮮概念。有研究者曾作出如此定義:“所謂現場評論,簡單地說,就是指電視記者發揮電子傳媒視聽兼備優勢,在新聞現場對正在發生或剛剛發生過的新聞事實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向觀眾傳遞具有強烈時效性和鮮明導向性的意見性信息,從而亮明觀點,發表意見,給人警示,讓人思考。”可見,基於媒介特點與傳播特色,有關現場評論的實踐與研究,肇始於電視新聞領域。
那麼,植根於報紙版面的現場評論,究竟應該是怎樣的一種樣式?如何在評論版突出這一新欄目的差異化定位?開辦之初,參與欄目策劃、稿件採寫的編輯,心中都沒什麼底。大家在實踐中摸索,於創新中反思,通過積累感性認識不斷升華理性認識。目前,已累計推出“我在長江”系列22篇、“我在進博會”系列4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系列4篇、“我與河長面對面”系列6篇,另有單篇評論2篇。從寫作主體來看,現場評論的作者都是評論部的編輯記者﹔從發表形式來看,系列、單篇相結合,且以系列評論為主﹔從選題內容來看,相對集中在生態文明、基層治理、精准扶貧、大型活動等領域。
近年來,媒體融合方興未艾,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加速融合發展,一個“萬物皆媒”的全媒體時代“漸行漸近”。在媒體融合的媒介場景和發展趨勢下,文體融合也成為正在發生的現實。從某種意義上講,事實性信息與意見性信息的嚴格分野被打破,消息、通訊、評論、述評等傳統新聞體裁的“專業化邊界”正在消融。因此,基於文字表達的現場評論更好地滿足了閱讀需求,擁有一定的生長空間。當然,這種評論創新,也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進而在欄目定位、表達方式、文體樣態等方面進一步凸顯自己的特色。
價值融合:信息增量+思想增量=品質增量
現場評論,不僅僅意味著評論員下基層、到一線去“撈活魚”,從新聞現場為評論文章補充論據,更重要的是,現場評論具有更好融合新聞價值與評論價值的優勢,能夠整合採編資源、釋放思想力量,進而激發出與一般評論或述評相比更具特色的品質增量。
一方面,現場評論比其他常規言論能夠提供更多第一手的數字、細節、故事、案例。以往,評論寫作的既有模式是:圍繞某一主題廣泛搜集權威可靠的參考資料,經過思考醞釀,找到評論角度、寫作成稿。而現場評論要求寫作主體置身新聞現場,這樣就能目光四射、打開視野,不局限於“從網到網”的資料搜尋,必然有助於開辟新的寫作路徑,供給新的觀點見識。對現場評論寫作而言,甚至可以說,更多的事實本身就是評論。
另一方面,現場評論一般時效性較強,許多作品系作者在前方即時創作,具有傳播優勢。事實上,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別人不能抵達的深度,已經成為人民日報現場評論的一個明顯優勢。與此同時,對於習慣於“坐在書齋中”尋找選題、編寫稿件的評論部編輯來說,一旦有機會俯下身、扎下去,往往就能迅速激活平日沉澱的思考,尋找到新穎的評論視角與獨特的表達方式。
“四力”融合:做好現場評論的關鍵路徑
現場評論要求具有鮮明的現場感、時空感,語言接地氣,事例生動、鮮活。要想實現評論的“陌生化表達”,關鍵是要深入新聞現場,提高採訪與觀察的能力,結合實際做到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等“四力”的有機融合。
努力培養新聞敏感與新聞發現能力。客觀而言,評論員隊伍的腦力、筆力比較強大,但腳力、眼力相對不足,需要有針對性地加強鍛煉。在平時,應當多觀察、多思考,培養省思的能力,善於發掘有時新性、貼近性、趣味性的人物、故事、案例。同時,一旦有機會進入新聞現場,要能夠迅速點燃激情,心思細密、目光如炬。
做實現場採訪與觀察環節。在採訪准備時,充分了解背景信息、儲備採訪提綱,做好身心調適、應急預案。在現場提問時,多問閉合型問題,善於追問、補充提問,主導訪談節奏與話題。在場景觀察時,帶著一雙發現的眼睛,多觀察人物、現場的細節或變化。在採訪素材方面,注意留存圖文資料、聯系方式,及時整理材料,注意核實關鍵信息。
迅速調動積累,快速完成評論寫作。一方面,應當帶著採訪溫度快速成稿,警惕“拖延症”﹔另一方面,要觀點鮮明、體現創新,學會以事實帶觀點。隻有從時效性和深度兩個維度著手,多想辦法、多下功夫,才能把“四力”充分體現在具體作品中。
現場評論是黨報評論矩陣的“輕騎兵”,在很多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探索總結。面向未來,既重視現場感的營造,也注重發布時效,進一步壓縮採編發流程﹔既抓好重大系列策劃,也講求短平快、形成傳播聲勢﹔既精心打磨文字,也有意識留存圖片、視頻等素材,追求形式上的靈活、實現多媒體融合傳播……《現場評論》欄目必將不斷出新出彩,為黨報評論融合發展開拓新的疆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