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9年·第4期

通過“現場”激發評論增量

姜 赟
2019年08月27日15:22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通過“現場”激發評論增量

現場評論的選題從哪裡來?

現場評論分兩類:一類是主題先行類評論,比如“大江奔流”、進博會、全國兩會等都有大型採訪活動,都是現場評論可以發力的選題﹔另一類是解疑釋惑類評論,讀者的疑惑同時也是評論員的疑惑,比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這組,就是回答黨建如何能實現引領,如何管用。其實第二類選題更能夠激發我們的積極性,觸動我們的興趣點,因為平時在探討國家發展的時候,就會有很多想不通的落實難題、摸不到的復雜現實、想不到的克難妙招,現場評論恰恰為我們提供了一解心中疑惑的有效工具。把大家討論中的疑惑收集起來,就是很好的現場評論題目。

現場評論需要挖掘什麼?

現場評論到底是什麼樣子?我覺得沒有必要形成定論,慢慢探索,讓它逐漸成形。但我們可以明確的是,現場評論肯定不同於殫精竭慮的“命題作文”、激揚快意的熱點評析、清新揮洒的隨筆小文。貫穿其中的特質,即現場評論要挖掘什麼,我們應該建立一個共識。以下三點供大家參考:

挖掘現場潛藏的理解中央決策的實踐邏輯。我們常說,真實的中國是復雜的中國。看中國既需要“衛星視角”,也需要“顯微鏡視角”。隻有兩者結合,才能讓“宏觀中國”擁有可感可知的微觀拼圖,讓“微觀中國”貫穿著全局整體的宏觀邏輯。作為評論員,我們深入基層、抵達現場,就是要串聯起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的神經元。

通過現場挖掘價值增量。我們在現場,往往能夠觸發思考、“靈機一動”,用“有感而發”撬動內存的“厚積薄發”,用“所見所聞”激活“共鳴共情”,帶給讀者撥雲見日的強烈感受或沖破紛繁蕪雜現象的一道啟示之光。

通過現場挖掘“老成謀國”的豐富養料。盧新寧副總編輯經常告誡我們,“不要書生議政,而要老成謀國”。當下中國發展,多是兩難挑戰,要解利益方程。我們的現場評論就是要展現地方治理是如何解開利益方程的。

要清晰傳達我們所挖掘的東西,在寫法上,就要帶領讀者沉浸到我們所經歷的現場,進入到治理者面臨的困境中,所以現場的細節表述並不是現場的點綴,而是引爆讀者共鳴與思考的引信﹔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備要素﹔不是隨意描述,而是精心挑選。

現場評論如何採訪?

現場評論的採訪,2∼3人小分隊是比較合適的,到了現場之后,可以分開採訪,採訪之后可以一起探討,合並多個大腦的想法,共享採訪所得,畢竟一個人的見識、創意是有限的。

至於現場採訪,技巧有很多,要注意三點:

行前准備。提不出真問題的評論員不是好評論員。採訪前,我們必須找到有深度的問題,必須是中央關注的、讀者關心的而且自己有疑惑的問題。

“節外生枝”。我們去採訪,難免碰到被採訪對象引著走的情況,這時要學會“節外生枝”,才有可能“枝上開花”。我記得彭俊有一次採訪南方電網,碰到的都是一些無趣的講解。他就想,說得那麼好,現場檢驗一下唄。於是他們到一家飯店,讓店家謊報停電,看電網維修人員幾分鐘到,結果10分鐘之內就到了,非常生動地展現了南方電網的服務響應能力。

錯時採訪。這是在群採群訪中經常用到的。集中採訪時,有一種記者,隻問材料上有的基本問題,耽誤大家時間﹔另一種記者,長時間霸佔採訪對象,不給別人提問機會。我們要避免成為這兩種記者,當群訪挖不到自己所要的內容時,就要錯時採訪。何鼎鼎在採訪三峽義工的時候,就單獨找人家聊了一個小時,寫出了《三峽義工,守護綠色長堤》。

《現場評論》要連續出,才能形成規模,形成氣勢。對於形成欄目品牌以及與讀者的約會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責編:徐銘遠(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