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9年·第4期

把握好“現場”這一關鍵

李 斌
2019年08月27日15:23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把握好“現場”這一關鍵

2018年12月6日到8日,筆者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採訪3天,后續發表三篇評論文章,分別是:圖片評論《春風一來 花就會開》,現場評論《從“一步跨千年”到“跑步奔小康”》,結合多地採訪后採寫的評論員觀察《為太空探索鐫刻更多中國貢獻》,對現場評論這一題材的操作和寫法有了一些思考。

以現場烘托評論,而不是為評論配畫面

描述畫面是新聞報道和評論寫作常用的筆法。比如筆者參與創作的《辦好建設雄安新區這件大事》一文,起筆先描寫雄安景致,“清風吹拂,碧波蕩漾。春天的白洋澱,到處是生機勃發的景象。燕趙大地上,又一個春天的故事正在拉開帷幕”。“又一個春天的故事”作為關鍵詞,為美麗景色穿插了評論內容,也為全篇鋪陳了基調。

增強現場評論的現場感,首先就在於刻畫好現場場景。比如《為太空探索鐫刻更多中國貢獻》一文,以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互拍成像現場作為開頭,現場氣氛、工作流程、調度播報乃至牆上標語,都作了完整呈現,現場味十足。

應注意,現場感不僅僅是畫面感,不局限於描述觀看到的畫面和採訪時的情形,更多場景都可以納入進來。比如《從“一步跨千年”到“跑步奔小康”》一文中提到,“和涼山州委組織部的干部沙馬木薩約採訪時間,沒想到他不僅工作日沒空,連周末時間都‘簽約’給了幫扶貧困戶,採訪隻好在深夜進行”。對這樣一個採訪失敗案例的講述,同樣增進了現場感,這個寫法也得到編委會領導的點贊。

以觀點統攝材料,而不是盲目堆砌材料

通常,一次採訪收集的各類材料落到筆頭可能有上萬字。哪些材料有用,哪些材料無用,哪些材料做核心,哪些材料做花邊,非常考驗寫作者的腦力。《從“一步跨千年”到“跑步奔小康”》一文中,筆者採訪獲得的大部分數據內容全部放棄,諸如年收入、戶均收入之類,主要考慮是不方便核實﹔脫貧歷程、扶貧單位關懷、發展規劃等內容也全部放棄,原因是沒有獨特性。文章中所採納的材料,基本都是為觀點服務的。比如筆者在採訪后歸納火普村驚世巨變的原因,提煉出干部群眾實干、巧干、齊心干這一總因,又分解成市場經濟、機制創新、內生動力、幫扶機制幾個關鍵詞,然后再把採訪中得來的作物種植之變、土地流轉、火塘夜話、“五個一”幫扶等內容穿插進去,用了不到250個字,既說明了巨變成因,又壓縮呈現了豐富案例。從全篇文章看,既有脫貧成就實景描寫,又有脫貧原因歸納,也體現了扶貧干部苦干實干的內容,各類材料之所以能夠精當簡練地組合成章,關鍵就是靠觀點判斷和思路邏輯。

以細節駕馭評論,而不是簡單陳列內容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芒。細節常被譽為新聞報道的“明珠”,也是決定一篇現場評論高下水准的重要因素。不錯過任何細節,需要擦亮“眼力”。《春風一來 花就會開》的開場案例和配圖,就是筆者在採訪途中偶遇幼教點課間休息,十幾個小朋友歡快地從教室奔跑出來的欣喜一幕。

《從“一步跨千年”到“跑步奔小康”》一文在談到脫貧攻堅主要得益於各級黨員干部辛勞付出時,並沒有講述“白加黑”“五加二”之類的老話題,也沒有引述多少夫妻異地、因公殉職之類的材料,而是另辟蹊徑,專門講述了扶貧干部的“老相”——相貌比實際年齡顯得老﹔講述了約訪遭遇“放鴿子”的經歷,原因在於寶貴時間都花在了扶貧上。兩個案例結合使用,生動呈現出一線扶貧干部鞠躬盡瘁、苦有所樂的形象。

從採訪到寫作,幾個心得如下:

最大變量是自己。多發揮主動性,無論實地查看還是對話採訪都掌握主動權。既需要廣撒網、多撈魚,讓採訪對象講述盡可能多的信息,更需要精打窩、釣大魚,有針對性地引導採訪。

思考比採訪重要,現場比寫作重要。時間順序上先採訪、后思考、再寫作,重要性上思考第一,採訪第二,寫作第三。

做全媒體評論員。不當全媒體記者的評論員不是好評論員。技多不壓身。帶齊所有能帶的設備。小分隊作戰,分工負責。增強全媒體意識、融合意識。

獨特、獨特、獨特。獨特的標語、獨特的語匯、獨特的觀察,細節都在獨特裡,好評論都在獨特裡。

(責編:徐銘遠(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