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战线》>>2019年·第4期

到现场,抓“新料”

石 羚
2019年08月27日15:26 | 来源:人民网-新闻战线
小字号
原标题:到现场,抓“新料”

我们寻找的“现场感”究竟是什么?

是大段铺排的场景描写?是细致入微的人物对话?是在一个现场中抽丝剥茧?还是以评论员的第一视角串联多个场景?或许没有固定的答案。但我们提倡现场评论,是因为它弥补了传统评论的某些不足。评论追求思想深刻,相比泛泛而谈、老生常谈,现场有具体实在的事件、充满张力的案例可供评论挖掘、阐述。所谓“越具体越深刻”,从个别现象里见微知著,同样能形成优秀的评论作品。

而具体的内容,归根结底是新鲜的内容。从不为人知的细节中,提供信息增量也好,思想增量也罢,只有新内容,才是读者愿意看到的。那么,现场评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料?

新思想、新创见

我们期待从基层的探索中找到一些可供推广的经验、具有共性的治理洞见。这需要记者在走马观花之外,善于发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亮点,多一些有针对性的访谈,写出真正有深度的评论。当然也不必讳言,这需要受访者对相关问题有透彻的理解和深入的思考,有的还需要记者归纳提炼升华,要挖掘到这一层级的现场材料并不容易。

新事例、新人群

对于政策方针如何在地方落实,对于一些不证自明的结论,我们可以寻找一些生动的事例或陌生化人物,增强文章可读性。在“我在长江”系列现场评论中,作者透过清漂人、三峡义工等特殊群体的视角,生动论证了携手保护长江生态的必要性。另一种事例则是本身细节丰富、具有典型性,比如读者不熟悉的新业态、新技术,又比如治理的具体操作层面,如果能回到事件的具体逻辑,还原来龙去脉,介绍工作流程,写法上即便夹叙夹议或模仿“太史公曰”的形式在篇末点评也未尝不可。“更多的事实本身就是评论”,一个场景、一个故事中的细节蕴藏着最深刻的事理人情。

新表达、新语料

从基层挖掘到一些有哲理的金句、饱含情感的实话,甚至是满含“土味”的话,只需寥寥几笔,也能为文章画龙点睛。“没有大象军团,就打造蚂蚁雄兵”“贫穷是生态的第一杀手”“借牛还牛,借猪还猪”等话语,或生动诙谐,或思辨性强,或引人入胜,不失为文章增色的好办法。

有人把新思想叫“有劲儿”,新事例叫“有人有事”,新表达叫“有趣”。有人有事,有趣有劲,必定能打造出现场评论的佳作。争取达到有劲,做到有人有事,偶尔表达有趣,这是我们需要在现场留意的材料。当然,新料离不开评论员的新角度。材料千头万绪,如何拎出一根主线?现场无鱼可捞,如何动用知识储备、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评论?通过妙笔生花把零散的见闻连缀成章,这考验着评论员的积累与功底。

为尽量避免找不到新材料的尴尬,在操作层面,除了提高采访的能力之外,要学会以“声临其境”代替“身临其境”。所谓“声临其境”,就是通过与当地记者、采访对象进行沟通。这并不是说要以电话访谈、网络聊天代替现场采访,而是要善于通过其他方式降低试错成本、弥补现场的不足。在现场采访之先,应做足功课,确认采访行程、对象和主要提纲,有条件的话进行预采访,对相关情况进行评估,不适宜进行现场评论的选题应及时调整方案。在现场采访之后,可以通过电话等形式就重要对象补充采访,以弥补现场由于场地、时间等问题而造成的缺憾。毕竟,现场采访虽好,但限于客观条件,必须与“非现场采访”打好配合,方能挖掘到更多的新材料。

(责编:徐铭远(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