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9年·第4期

到現場,抓“新料”

石 羚
2019年08月27日15:26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到現場,抓“新料”

我們尋找的“現場感”究竟是什麼?

是大段鋪排的場景描寫?是細致入微的人物對話?是在一個現場中抽絲剝繭?還是以評論員的第一視角串聯多個場景?或許沒有固定的答案。但我們提倡現場評論,是因為它彌補了傳統評論的某些不足。評論追求思想深刻,相比泛泛而談、老生常談,現場有具體實在的事件、充滿張力的案例可供評論挖掘、闡述。所謂“越具體越深刻”,從個別現象裡見微知著,同樣能形成優秀的評論作品。

而具體的內容,歸根結底是新鮮的內容。從不為人知的細節中,提供信息增量也好,思想增量也罷,隻有新內容,才是讀者願意看到的。那麼,現場評論,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新料?

新思想、新創見

我們期待從基層的探索中找到一些可供推廣的經驗、具有共性的治理洞見。這需要記者在走馬觀花之外,善於發現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亮點,多一些有針對性的訪談,寫出真正有深度的評論。當然也不必諱言,這需要受訪者對相關問題有透徹的理解和深入的思考,有的還需要記者歸納提煉升華,要挖掘到這一層級的現場材料並不容易。

新事例、新人群

對於政策方針如何在地方落實,對於一些不証自明的結論,我們可以尋找一些生動的事例或陌生化人物,增強文章可讀性。在“我在長江”系列現場評論中,作者透過清漂人、三峽義工等特殊群體的視角,生動論証了攜手保護長江生態的必要性。另一種事例則是本身細節豐富、具有典型性,比如讀者不熟悉的新業態、新技術,又比如治理的具體操作層面,如果能回到事件的具體邏輯,還原來龍去脈,介紹工作流程,寫法上即便夾敘夾議或模仿“太史公曰”的形式在篇末點評也未嘗不可。“更多的事實本身就是評論”,一個場景、一個故事中的細節蘊藏著最深刻的事理人情。

新表達、新語料

從基層挖掘到一些有哲理的金句、飽含情感的實話,甚至是滿含“土味”的話,隻需寥寥幾筆,也能為文章畫龍點睛。“沒有大象軍團,就打造螞蟻雄兵”“貧窮是生態的第一殺手”“借牛還牛,借豬還豬”等話語,或生動詼諧,或思辨性強,或引人入勝,不失為文章增色的好辦法。

有人把新思想叫“有勁兒”,新事例叫“有人有事”,新表達叫“有趣”。有人有事,有趣有勁,必定能打造出現場評論的佳作。爭取達到有勁,做到有人有事,偶爾表達有趣,這是我們需要在現場留意的材料。當然,新料離不開評論員的新角度。材料千頭萬緒,如何拎出一根主線?現場無魚可撈,如何動用知識儲備、查閱相關資料完成評論?通過妙筆生花把零散的見聞連綴成章,這考驗著評論員的積累與功底。

為盡量避免找不到新材料的尷尬,在操作層面,除了提高採訪的能力之外,要學會以“聲臨其境”代替“身臨其境”。所謂“聲臨其境”,就是通過與當地記者、採訪對象進行溝通。這並不是說要以電話訪談、網絡聊天代替現場採訪,而是要善於通過其他方式降低試錯成本、彌補現場的不足。在現場採訪之先,應做足功課,確認採訪行程、對象和主要提綱,有條件的話進行預採訪,對相關情況進行評估,不適宜進行現場評論的選題應及時調整方案。在現場採訪之后,可以通過電話等形式就重要對象補充採訪,以彌補現場由於場地、時間等問題而造成的缺憾。畢竟,現場採訪雖好,但限於客觀條件,必須與“非現場採訪”打好配合,方能挖掘到更多的新材料。

(責編:徐銘遠(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