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9年·第9期

加拿大個人信息保護法對網絡信息的保護及啟示

李昱   程德安
2019年10月09日10:50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要:當前的互聯網環境下,個人信息保護的難度較大,傳統的隱私權法已經無法滿足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如何更好地保護互聯網中的個人信息成為世界范圍的難題。針對這一問題,加拿大在新世紀元年頒布了《個人信息保護與電子資料法》(PIPEDA),如今已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體系,本文通過對這一法律的研究分析,明晰了其立足實踐的立法模式及法律規定的十大原則,對這一法律體系的借鑒,將在中國個人信息保護的立法與實踐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隱私權﹔個人信息保護﹔ 大數據時代﹔加拿大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9-0000-05

一、 個人信息在無意中被侵犯

智媒時代給用戶帶來了個性化、差異化、精准化的網絡服務,同樣帶來了用戶個人信息的泄露與侵犯。2018年,在美國民眾對Facebook泄露用戶信息,並利用選民數據將特朗普推上美國總統的位置這一事件議論紛紛之際,中國網民也對隱私權以及個人信息和數據安全表示密切關注。2018年3月27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百度的董事長李彥宏表示,“中國人願意在可以用隱私換取便利或者效率的情況下,選擇這樣做,他們對隱私的態度更開放,相對不那麼敏感。”[1]這一段話徹底將網民不滿情緒引爆,一時間對李彥宏以及百度的負面評論沸沸揚揚,認為李彥宏並沒有尊重用戶隱私權利,不值得用戶信任。可見,網民並不想成為任人宰割的“數據動物”,但往往在無意中,網民的個人信息就已經被泄露利用,這樣的情況常常是“默認勾選”造成的。

2018年1月3日,“支付寶年度個人帳單”席卷了微信朋友圈,在刷屏之際更多人沒有注意到在賬單首頁下面的一行“蠅頭小字”:“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這一選項是默認選擇的,如果沒有手動取消勾選,就代表著允許支付寶收集用戶個人信息和電子資料,包括在第三方存儲的信息。雖然最后在輿論的壓力下,芝麻信用在微博上承認錯誤,並由支付寶官方轉發微博,但是並不是每一次無意間的個人信息地泄露都會被用戶及時發現和彌補。

這樣的“默認勾選”在社交媒體類APP、還是在生活服務類APP,還是在電商的銷售平台中,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信息安全問題。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在38家網絡交易平台中,86.84%的平台存在信息安全漏洞 [2]。默認勾選還僅是當前個人信息被侵犯的重要方面之一,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還有更多形式的個人信息侵權行為。針對這種情況,加拿大《個人信息保護與電子資料法》(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and Electronic Documents Act,以下簡稱PIPEDA)可以通過其規定的責任制原則、同意原則等個人信息保護原則有效地保護用戶數據隱私,這一點,是傳統隱私權法未企及的領域。

二、《隱私權法》已無法有效保護個人信息

隱私權是公民基本的人格權利,傳統意義上的隱私權是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被非法侵擾、知悉、搜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3]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各類信息和數據的收集、存儲、傳輸、交流更加便捷成為可能,公民的隱私保護問題變得愈加復雜,由此引出對網絡隱私權。網絡隱私權是公民在網上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復制、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 [4]。

網絡隱私權並不新穎,網絡隱私權只是伴隨著科技發展,網絡普及的時代產物。或者說網絡隱私權是傳統隱私權的在網絡空間的延伸,而這一部分外延,即基於人們在網絡上的行為而產生各種網絡個人信息資料保護問題。個人信息資料是與個人從事網絡活動相關聯的,是可以反應個體特征的具有可識別性的符號系統,個人信息資料的范圍較廣,不僅包括個人的基本信息,也包括從事網絡活動產生的信息記錄等[5]。

縱向來看,從傳統的隱私權到網絡隱私權,是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個人信息和數據成為一項重要的社會資源帶來的負面影響的產物。橫向對比可以發現,個人信息權與隱私權都是人格權的一種,二者的權利主體都是自然人,但二者在保護內容、法律屬性、權利制度、防范角度和保護方式等方面存在著差別。個人信息保護更側重於強調“可識別性”,也就是網絡世界對一個人的認知和行為判斷。這一點是以往的隱私權沒有突出強調的。

可以看出,個人信息保護與傳統隱私權和網絡隱私權有一定的差別,想利用傳統隱私權保護法來保護網絡個人信息,這樣的想法是形而上的。新的時代背景下,出台專門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已是大勢所趨。美國馬裡蘭州在2008年通過《個人資料保護法》,滿足特定營業需求的同時,將維護顧客信息保密原則為前提﹔歐洲同樣也有個人信息保護的專門立法,在2018年生效的《一般數據保護條例》,將取代1995年發布的《歐盟數據保護指令》,這一指令堪稱史上最嚴格的數據保護條例﹔作為美國的鄰國,加拿大沒有盲目效仿“美國模式”,而是走出了一條因地制宜的 “個人信息保護立法”道路,PIPEDA在21世紀元年應運而生。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