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發奮圖強七十載 廣播電視春秋章

新中國70年廣播電視發展成就與經驗啟示

張君昌
2019年10月30日09:09 |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小字號

[提要]新中國成立70年來,廣播電視作為主流價值的引領者、社會進步的謳歌者、中國故事的講述者,不僅見証了國家70年滄桑巨變,自身也經歷了跨越式發展,目前正以融合創新的姿態跨入新時代。為嚴謹比較和詮釋新中國70年廣播電視發展成就,本文重新梳理了改革開放前29年廣播電視歷史檔案,重新統計核准各項數據,補正那一時期統計的缺失或錯訛,力求全面客觀概括新中國70年廣播電視發展成就與經驗,資政育人,啟迪未來。

[關鍵詞]廣電歷史﹔數據重建﹔比較研究﹔啟迪后人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廣播電視事業全面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堅持“雙百”方針,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開拓創新,砥礪前行,取得一系列輝煌成就,不斷走向繁榮興旺,為新時代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提供了寶貴經驗。

70年來,廣播電視在見証新中國發展成就的過程中成長壯大,自身也成為新中國發展成就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獨特的功效成為新中國文化建設的一顆明珠,對社會進步起著重要推動作用。70年來,廣播電視總體上經歷了改革開放前29年和改革開放后41年兩大歷史時期。

一、改革開放前廣播電視建設成就

改革開放前29年,可劃分為全面建設(1949∼1965年)和停滯復蘇(1966∼1978年)兩個階段。

1.全面建設階段

新中國的廣播在開國大典的禮炮聲中誕生。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毛澤東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庄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洪亮的聲音通過北京新華廣播電台的實況直播,傳遍大江南北。整個實況直播持續6個半小時,由著名播音員齊越、丁一嵐現場播音,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全國性實況直播,在我國廣播發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人民廣播誕生於抗日烽火籠罩中的延安,史稱延安新華廣播電台。解放戰爭時期,跟隨黨中央轉戰,更名陝北新華廣播電台。1949年3月25日,電台隨黨中央遷至北平,更名北平新華廣播電台﹔9月27日,再次更名為北京新華廣播電台,4天后圓滿完成開國大典直播任務。12月5日,經中央批准,定名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此前,各解放區廣播電台已相繼改名為某地人民廣播電台,一律國營。截止1949年底,全國共有各級人民廣播電台49座,額定從業人員1800名,總發射功率138千瓦。

新中國廣播電視從這個基點啟步,經過一代又一代從業者的不懈努力,歷經從廣播到電視再到融媒體,從無線到有線再到衛星傳輸,從模擬到數字再到網絡化發展歷程,建成星網結合、天地交融、公共服務與增值服務並存的立體化多層次廣播電視傳播覆蓋格局。

在全面建設階段,初步確立了管理體制,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改組為中央廣播事業局,直屬政務院新聞總署領導。其任務是:領導各地人民廣播電台﹔直接領導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國內外廣播﹔普及人民廣播事業。1950年2月,新聞總署召開京津新聞工作會議,明確要求廣播“要學會自己走路”,不能成為報紙的“有聲版”。這次會議對廣播探索自身發展規律產生深遠影響。中央台相繼開播《首都報紙摘要》(《新聞和報紙摘要》前身)、《全國各地人民廣播電台聯播》(《全國新聞聯播》前身)等名牌欄目及民族語言廣播、少兒廣播、軍事廣播、對台灣廣播等對象性節目,對外廣播——北京廣播電台每周開辦日語、英語節目66小時,初步完成廣播布局。

1952年4月,全國第一座縣級廣播站——吉林省九台縣廣播站正式播音。同年12月,第一次全國廣播工作會議提出“先中央,后地方﹔先對國外廣播,后對國內廣播”發展規劃。會議還提出推廣“九台經驗”。1955年10月,黨的七屆六中全會提出要“發展農村廣播網”。“九台經驗”成為推進農村有線廣播建設的主要模式。

1958年5月1日,我國第一座電視台北京電視台(中央電視台前身)開始實驗播出,並於9月2日轉為正式播出,每周播出4次。次年5月1日,北京電視台第一次與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一道在天安門轉播首都各界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和群眾游行實況。此后,每逢“五一”“十一”慶祝活動廣播電視同步轉播實況。1960年5月1日,北京電視台彩色電視試驗播出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六個開始彩色電視試播的國家(后因經濟困難暫停)。1961年4月,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北京電視台在北京轉播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舉辦的世界性體育賽事——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北京電視台首次向西德、巴西、澳大利亞等國出售電視片。

到1960年,廣播電視整體發展到當時最大規模。全國擁有廣播電台135座,電視台和電視實驗台23座,縣廣播站近2000座,有線廣播喇叭600多萬隻,從業人數達到3.44萬人。三年困難時期,廣播電視壓縮規模,調整布局,電台減至91座,廣播站幾乎壓縮一半,電視台減至8座(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沈陽、哈爾濱、長春和西安實驗台)。

1965年9月,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人民廣播誕生20周年題詞。毛澤東的題詞是:“努力辦好廣播,為全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務。”(新中國成立后曾以9月5日作為人民廣播誕生紀念日)。隨著經濟好轉,太原、武漢、合肥、無錫和吉林市電視台先后恢復播出。1965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共開辦4套節目﹔北京廣播電台使用27種外語和5種對華僑廣播的漢語普通話及方言播出,每周對外播出687小時,全年收到133個國家和地區的聽眾來信28.62萬封﹔北京電視台與28個國家的電視機構建立了交換節目關系,向30個國家寄送電視片473條。根據中央要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自1966年元旦起開辦對農村廣播,農村廣播網得到加強。文革前,縣級廣播站發展到2001座,廣播喇叭約有848萬隻,超過壓縮前水平。

2.停滯復蘇階段

文革開始后,廣播電視遭受嚴重挫折,處於停滯徘徊狀態。各地電台被軍管,除少量自編節目外,一律轉播中央台節目。中央台一大批有影響的名牌欄目停播,增加各類政治性節目,新聞內容重復,稿件冗長,每次30分鐘的新聞節目,通常隻能播出幾條。文藝節目隻能播8個“樣板戲”、8首歷史歌曲和3部電影錄音剪輯。電視播出曾一度中斷,后相繼恢復,主要播出主席語錄、新聞簡報和各種群眾集會等。由於政治需要,電視裝置得到加強。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鬆訪華,中方租用美方彩電設備,協助轉播活動訊號,這是首次從我國通過國際通訊衛星向國外發送電視報道。1973年5月1日,北京電視台恢復彩電試播,並於10月1日轉為正式播出。同年12月,中央廣播事業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台和電視台名義致電亞廣聯:決定行使亞廣聯正式會員權利並獲通過。1975年12月,首次當選亞廣聯理事。據商業部和中央廣播事業局統計,截至1975年底,全國共有黑白、彩色電視機46.3萬台,其中彩色電視機5900台。電視機分布情況:城市佔68%,農村佔32%。電視傳輸逐步由寄送節目改為微波傳送,1975年建成可通達26個省市自治區的微波傳輸網。1976年7月1日,北京電視台試播《全國電視新聞聯播》﹔10月23日、26日兩天,通過三大洋上空的國際通訊衛星,向國外傳送了首都軍民慶祝粉碎“四人幫”偉大勝利的電視片,36個國家和地區收轉了該消息。

文革結束后,撥亂反正,廣播電視開始復蘇。中央人民廣播台逐步恢復各類名牌欄目播出,1977年1月8日,在《聯播》節目播出“首都人民紀念敬愛的周總理逝世一周年文藝晚會”錄音報道,這是《聯播》首次播出長達l小時的文藝晚會錄音報道,透露出文藝春天即將來臨的訊息﹔11月14日,恢復播音員報名制度﹔12月,北京電視台恢復面向全國播放的教學節目。1978年1月1日,北京電視台恢復由播音員出圖像報告節目,《新聞聯播》定名播出。5月1日,中央批准北京廣播電台更名為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北京電視台更名為中央電視台。此后,一些原來以省會城市命名的各地電視台陸續改名以省名冠名。6月,中央電視台租用國際衛星,從阿根廷向國內轉播第11屆世界杯足球賽實況,這是我國電視台第一次通過衛星從國外傳回賽事訊號。12月,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京召開,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簡稱中央三台)作了全面及時報道,見証並向國內外傳達了中國即將改革開放的消息。

復蘇后,廣播電視整體恢復或超過文革前水平。到1978年,全國共有廣播電台105座,縣廣播站2300多座,電視台37座,1千瓦以上電視發射台和轉播台237座,電視節目可傳到26個省市自治區(內蒙古、新疆、西藏未通),全年向83個國家和地區寄出227個主題的電視片,計1862個拷貝。據初步統計,全國廣播人口覆蓋率達62%,電視人口覆蓋率達36%,廣播電視從業人員近18萬人。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使用38種外語和5種漢語(普通話及4種方言)播出,每天累計播音l36.5個小時,全年收到127個國家和地區的聽眾來信10.56萬封。

改革開放前29年,廣播電視一直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被視為耳目喉舌,處於優先發展的地位。文革時期,雖然一度受到沖擊、發生嚴重倒退,但由於迅速採取軍管措施,廣播電視設施、人員得以保全,節目播出沒有中斷,電視甚至還獲得超常規發展。總的來看,從1949年到1978年這29年,廣播電視工作者不畏艱難、發奮創業,初步建立了全國傳輸覆蓋網絡,建立了全國聯播機制,建立了一支勇於拼搏的記者隊伍、建立了初步的人才培養機制。中央高度重視廣播電視的專業性,注意選派政治強、懂業務的同志擔任領導工作,注重研究對內、對外傳播規律,要求廣播電視“自己走路”,發揮音響、畫面、播音特色,倡短求新,根據需求辦節目。這些為廣播電視在改革開放后持續快速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和人才保障。

二、改革開放以來廣播電視建設成就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廣播電視步入持續快速發展軌道。這一時期總的基調是改革、創新、發展,依據重點不同,又可分為改革創新(1979∼1999)、鞏固提高(2000∼2012年)、融合發展(2013年∼至今)三個階段。

1.改革創新階段

1979年1月28日,上海電視台播放我國廣播電視史上第一條商業廣告——參桂補酒,揭開改革開放后廣播電視改革創新發展的帷幕。在這一階段,國家實施“四級辦”方針,建立健全管理體制,頒布《廣播電視管理條例》,推進“村村通”工程,系列台和主持人節目蓬勃興起。廣播電視被劃為“第三產業”,一些地方嘗試企業化改革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政策法規支持是改革發展的重要保障。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1980年10月召開的第十次全國廣播工作會議總結了新中國成立30年來廣播電視宣傳的基本經驗,討論和明確了廣播電視的性質、新時期的宣傳方針、任務和奮斗目標。1983年3月召開的第十一次全國廣播電視工作會議提出兩個方針:一是“四級辦廣播、四級辦電視、四級混合覆蓋”的事業建設方針﹔二是“以新聞改革為突破口,開展多種經營”的產業發展方針,對新時期廣播電視改革創新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同年10月,中央批准實施“四級辦”建設方針(史稱37號文件),極大地調動了地方辦廣播電視的積極性,各地普遍建立健全了地(市)、縣兩級廣播電視管理機構。為進一步加強對廣播電視工作的統一領導和管理,1982年5月,中央決定撤銷中央廣播事業局,成立廣播電視部。1986年1月,劃入電影管理職能,改為廣播電影電視部。1998年6月,改組為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實施“管辦分離”。為保障廣播電視健康有序發展,1997年國務院令(第228號)頒布實施《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確立了現行廣播電視管理體制的法律地位,授予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設立和管理廣播電台、電視台的職責和權限,這是我國首部全面規范廣播電視活動的行政法規,在廣播電視法制建設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改革釋放了活力。這一階段,廣播電視發展迅猛,廣播電台、電視台數量迅速增加。到1996年廣播電台增至1238座,電視台增至880座。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83.7%和86.1%。1999年,根據中央領導指示和有關要求,推動地(市)、縣兩級播出機構職能轉變和無線有線合並,電台、電視台數量開始壓縮。以新聞改革為突破口,各地辦台模式和節目創新風起雲涌。1986年12月15日,廣東珠江經濟台開播。以“大板塊、主持人直播、聽眾熱線參與”為特征的“珠江模式”風靡大江南北,廣播掀起系列化改革熱潮。主持人登堂入室,成為廣播電視節目明星。1993年5月1日,央視開辦大型早間雜志節目《東方時空》,開創中國電視改革先河。1994年4月1日,《焦點訪談》開播,掀起輿論監督旋風。1996年3月16日,《實話實說》開播,成為第一個電視談話節目。電視欄目化、頻道專業化、新聞直播化成為節目改革的主調。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中央三台精心組織、全力以赴,出色完成直播報道,讓全國人民見証了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的重大歷史時刻,極大地提振了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向心力,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正在崛起的新形象。

為解決廣大農民群眾聽廣播、看電視難的問題,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自1998年起在全國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按照“鞏固成果,擴大范圍,提高質量,改善服務”的要求,大力提高農村廣播電視無線覆蓋水平,逐步消滅“盲區”,構建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到1999年底,基本實現已通電行政村“村村通”廣播電視的任務,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90.4%和91.6%,讓黨和國家的聲音傳進千家萬戶。

2.鞏固提高階段

進入新世紀,廣播電視面臨深化改革任務,探索前行,鞏固提高。無線有線合並、縣級廣電職能轉換基本完成。據官方公布的數據,2000年全國有廣播電台304座、電視台354座、廣播電視台1446座,從業人員49.46萬人。 從2003年7月開始試點,2005年全面鋪開的文化體制改革,把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列為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為適應新要求,廣播電視實施了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如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開展集團化改革、推動電台電視台合並和制播分離改革、推動廣播電視經營性單位轉企改制、構建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等等,總體上推動了廣播電視再發展,但集團化改革遭受嚴重挫折。到2010年底,在全國需要轉企改制的75個電視劇制作機構中,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等70個完成轉企改制﹔完成或基本完成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的23個省級網絡公司按照要求逐步建立了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並有9家有線網絡公司成功上市。 為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完善管人管事管資產管導向相結合的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奠定了基礎。這一輪深化改革,以體制機制突破為特征,以廣播電視行業由模擬向數字整體轉換和政企分開、政事分開為標志,實現了體制機制從局部向整體、由微觀向宏觀改革的轉變,推動廣播電視在觀念、政策、法規、管理、技術等各個方面發生重大變革。

2000年開始實施“西新工程”,各級政府投入達250多億元,歷時9年,基本解決西藏、新疆等地、省區1億多人口聽廣播、看電視難的問題。2005年中辦、國辦發文,把“村村通”工程列為農村文化建設的首要工程﹔2006年啟動新一輪“村村通”工程建設﹔2007年明確“十一五”期間“村村通”工程建設目標和任務﹔2009年開始以直播衛星應用為重點,加快推進“村村通”工程建設。到2010年底全面實現2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村村通廣播電視,使80%以上的農村人口能夠用電視機、收音機直接收看收聽到包括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第七套節目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第一套節目在內的4套以上無線電視節目和4套以上無線廣播節目。

這一階段,廣播電視法規建設速度加快。一是推進國家層面相關法律的立法准備和司法解釋。2003年調研起草《廣播電視傳輸保障法》,2011年高法發布《關於審理破壞廣播電視設施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是修訂和制定行政法規(即國務院令)。2004年修訂《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2009年國務院令(566號)公布實施《廣播電台電視台播放錄音制品支付報酬暫行辦法》。三是制定一批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2001年至2010年十年間,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共制定發布62個部門規章,內容涉及新聞宣傳、安全播出、市場准入、節目制作、內容審查、廣告管理、公共服務、設備入網、網絡視聽節目監管等。標志著我國廣播電視管理走上依法行政的軌道。

這一階段,廣播電視宣傳面臨重大考驗,均交出滿意答卷。2003年,堪稱“廣播電視直播年”。面對伊拉克戰爭和突如其來的非典,廣播電視人沉著應對,以主持人和嘉賓談話方式,就單一事件開啟長周期、高密度、全方位的連續直播,央廣推出《海灣零距離》、央視推出《伊拉克戰爭直播報道》,創造新聞改革的又一個裡程碑。其間,廣播《行風熱線》、電視問政節目漸次升溫。2008年中央提“按新聞規律辦事”,在雨雪冰凍、汶川地震等重大災害發生時中,廣播電視記者迎難而上,沖到抗災報道第一線,謳歌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頑強意志,也彰顯了廣播電視媒體在應對突發事件和災難救援方面的獨特價值。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2008年北京奧運會驚艷世界、2010年上海世博會圓滿謝幕,廣播電視將這些重要事件連同中國改革開放成就的聲音和圖像傳遍全球,極大地改變了世人對中國的印象和中國媒體在世界的形象。

到2012年,全國共有各類廣播電視播出機構2579座,有線電視用戶2.14億戶,有線數字電視用戶1.43億戶。廣播、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97.5%和98.2%,從業人員超過70萬人。 帶著這份厚重的成績單,中國廣播電視走進新時代。

3.融合發展階段

在新舊世紀之交,互聯網開始顯現媒體功能。各地廣電媒體抓住時機,相繼開辦網站網台,嘗試向網絡延伸。之后又借助微博、微信等探索開展台網互動。面對新興媒體日益崛起帶來的挑戰,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促進文化和科技融合,構建和發展現代傳播體系”。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重大任務。2014年8月中央印發《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強調融合發展重在“融為一體、合而為一”,要盡快從相“加”邁向相“融”,著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

從2013年起,廣播電視整體跨入融合發展階段。2013年初,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印發《關於促進主流媒體發展網絡廣播電視台的意見》,提出將網絡廣播電視台提升到與電台電視台發展同等重要地位,推動台台資源互動和深層融合,打造具有廣電特色的網絡視聽新媒體。為推動職能轉變和資源整合,2013年3月,中央決定將新聞出版總署與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合並,組建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5年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財政部聯合印發《關於推動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2016年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快廣播電視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意見》,明確要求:力爭兩年內,在局部區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十三五”后期,取得全局性進展。

在黨和政府大力推動和支持下,廣播電視行業開展了多種多樣的融合實踐。到2017年,央視主打視頻業務,基本建成多屏幕、多平台、多終端“一雲多屏”傳播體系,包括桌面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手機央視網、央視影音客戶端、央視新聞客戶端、公共場所視頻傳播平台、4G視頻集成播控平台)、寬帶互聯網(IPTV、互聯網電視)以及社交媒體(“兩微”矩陣、海外社交媒體賬號)四大平台,“央視新聞”形成“三微(微博、微信、微視)+客戶端”產品格局,重大新聞“融媒體”演播室與電視差異化直播,實現小屏反哺大屏。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與小米合作推動央廣網上台階,打造智能娛樂互動信息平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收購唯一域名的“中華網”,打造中華系列全媒體多語種國際品牌。上海廣播電視台致力於打造適應移動人群需求的新媒體產品,推出超級智能收音機——“阿基米德FM”,全國一千多家電台頻率入駐,成為互聯網用戶收聽廣播的第三大應用。湖南廣播電視台舉全台之力辦芒果TV,使之成為媒體融合的引擎,打造以我為主的IP化生態體系。這些融媒體團隊,成為傳播的新銳,每逢兩會召開、領導人高訪抑或9·3閱兵、神舟飛船與天宮二號對接、G20峰會、一帶一路峰會、十九大等重大活動和新聞現場都活躍著他們的身影,所制作的H5頁面、短視頻、動畫圖表,以及花樣翻新的VR、AI黑科技產品,與廣播電視報道同頻共振、相映生輝,創造了過億的點擊率/閱讀量。隨著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十三號發射成功,我國智能化傳播網絡建設,擁有了從衛星到5G再到WiFi的完整技術支持體系。

2018年3月,中央決定,將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聞出版”和“電影”職責劃歸中宣部,組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其主要職責是擬訂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節目服務管理的政策措施,加強廣播電視陣地管理,會同有關部門對網絡視聽節目服務機構進行管理。同時決定將中央三台合並,組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其主要職責是組織精品生產,推動多媒體融合發展。新組建的廣播電視總局一手抓宣傳管理,一手大力推進智慧廣電建設。要求加快實施台網聯動、先網后台、移動優先、協同發展,加快全國有線網絡整合和互聯互通平台建設,加快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開創高新視頻產業發展新局面,推動我國廣播電視行業高質量創新性發展。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以一盤棋思路確立“5G+4K/8K+AI”融合發展方略,將央廣網、國際在線、央視移動網“三微一端”視頻直播流共享,展現1+1+1>3傳播效果。10月,CCTV-4K超高清頻道和廣東台綜藝頻道4K超高清節目相繼開播,全國有13家有線電視網開通4K超高清業務。12月,基於5G技術的首個國家級新媒體平台開建。這一系列舉措,標志中國廣播電視致力於引領高新視頻新業態的決心,體現出“主力軍”挺進網絡“主戰場”的強大聲勢。

截止2018年底,全國擁有廣播電台、電視台、廣播電視台等播出機構2647家,是1949年的54.02倍、1978年的18.64倍。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能力大大提高,全國有節目制作經營機構近2.7萬家,是1978年的189.45倍,從業人員97.90萬人,是1978年的5.44倍﹔全年廣播節目制作時間為801.76萬小時,電視節目制作時間357.74萬小時,分別是1982年的51.69倍和550.37倍。廣播電視播出能力日益增強,公共廣播播出1526.7萬小時、公共電視播出1925.0萬小時,分別是1982年的20.08倍和211.18倍。全國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98.94%和99.25%,比1978年分別提高36.94和63.25個百分點。有線電視網絡高清化、智能化發展態勢良好。2018年全國高清有線電視用戶9257萬戶,比2017年增加1886萬戶,同比增長25.59%﹔有線電視智能終端用戶1884萬戶,比2017年增加1183萬戶,同比增長168.76%。網絡視聽節目服務收入223.94億元,比2017年增長56.62%。新媒體業務收入467.76億元,比2017年增加190.10億元,同比增長68.47%。 初步呈現廣播電視與網絡視聽一體化發展的良好局面。

禮贊新中國,奮進新時代。截止2019年8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建成4K超高清頻道技術系統,並於國慶前夕全面開通,向全國直播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慶典高清視頻。原中央三台所屬“三微一端”整合為超級移動客戶端“央視頻”,通過它和各頻道垂直客戶端分發,對慶典活動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報道。據統計,電視端總收視達7.99億人次,總台自有新媒體平台和第三方合作平台總體閱讀瀏覽量達45.98億次,其中視頻直點播收看次數超過36.93億次。 “央視頻”出品4K超高清直播電影《此時此刻——共慶新中國70華誕》信號接入全國70家影院,是電視與院線的首次聯手,視覺沖擊力產生爆款級觀映效果。這為將來把奧運會、世界杯賽事信號引入院線,開辟廣播電視新藍海打下了伏筆。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隨著5G實用階段的來臨,智慧廣電除了傳遞信息、服務生活,還將在現代社會治理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智能網關接入家庭,將給客廳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聽體驗和享受智能生活的天倫之樂。可以預見,未來廣播電視前景光明,將贏得從“辦新媒體”到“用新媒體”再到“變融媒體”的華麗轉身。

三、新中國70年廣播電視發展經驗與啟示

簡要回顧我國廣播電視70年走過的道路、取得的成就,可以從中汲取許多寶貴經驗,利於我們守正創新,啟示未來。

第一,堅持政治家辦台辦網原則,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導向。隻有堅持政治家辦台辦網原則,才能保持清醒頭腦,實現黨對媒體的絕對領導,在思想上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堅持黨性原則,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擔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和任務。

第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不斷滿足人民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把人民作為宣傳主體和服務對象,努力把宣傳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呼聲有機結合起來,把教育引導群眾和服務群眾、提供娛樂有機結合起來,順應民心,尊重民意,關注民情,致力民生,不斷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精品力作。

第三,堅持不斷改革廣播電視體制機制,解放和發展廣播電視生產力。現存廣播電視體制機制,是在不同歷史時期,針對特定國情世情,逐步創立、完善和發展起來的。它的形成與發展有著內在邏輯,至今已經形成“四級辦”格局和一整套法規保障體系,建成包括無線、有線、衛星、IPTV等多種傳輸覆蓋方式,無線有線互補、星網結合、天地交融,多層次多格局的傳輸網絡。這是廣播電視堅持解放思想、求真務實、與時俱進、不斷改革的結果。隨著媒體融合帶來的深刻變化,還會產生進一步改革的動能,但無論怎樣改,都要尊重歷史,尊重廣播電視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堅持科技引領,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第一要務。

第四,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原則,網上網下一把尺子量到底,保障廣播電視健康有序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播電視法規建設大大加快,中國特色廣播電視(版權)法規體系逐步完善,法治建設保障機制逐步建立,廣播電視依法行政水平進一步提高。適應網絡視聽興起的形勢要求,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完善導向管理全覆蓋制度,強化網上網下“同一標准、同一尺度”管理規范,有力地維護了公平競爭的傳媒發展秩序。實踐証明,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理,是廣播電視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保障。

第五,堅持貫徹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方針,努力提高廣播電視國際競爭力。中國正在發揮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展貢獻者和國際秩序維護者的重要作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品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名片,提高國際傳播能力的重器。我們要創新對外話語體系,把中國主張放到國際視野中,以人類命運共同體價值進行考量,堅持和而不同,尊重和承認各國文化差異,有效回應海外受眾廣泛關切,著力展現中國文明、民主、開放、進步的良好形象,贏得國際社會的理解和認同。

第六,堅持“教學研”一體化協同發展方略,為廣播電視融合發展源源不斷提供人才保障。廣播電視是高科技、高智力行業,人才是維系這個行業欣欣向榮的生命線。20世紀50年代,我國隻有一所高校培養廣播電視專門人才。目前我國已有200多所高校開辦400多個與廣電相關的專業教學點,每年向廣電行業輸送3萬多名畢業生,滿足從本科到博士、從技術到人文各個層次、各種崗位的人才需求。針對融合發展和提高國際傳播能力的新需求,應堅持“教學研”一體化協同發展思路,加強廣電行業與高校的聯絡,供需見面,為高校開展實驗實習、科研項目提供服務。同時延展在職教育、繼續教育功能,開創育人用人新機制,著力營造有利於人才成長的機制和環境,促進人才合理流動,為各類專業人才實現其理想抱負提供更多通道,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良性局面,確保廣播電視改革發展后繼有人。

(作者系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

注:由於歷史原因和統計不規范等因素,造成改革開放前29年廣播電視發展統計數據或缺失或幾種工具書記載相互矛盾現象,為避免以訛傳訛,本文起草過程中參照歷史檔案進行了重新統計、訂正,對部分數據參照間接文獻資料進行了評估,首次核實、補齊了相關數據。

參考文獻:

《中國廣播電視年鑒》(歷年)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發展報告》(歷年)

《廣播電視改革與創新》(歷年)

《21世紀中國廣播電視大趨勢》,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2年版

《中國廣播電視改革發展十年回眸》,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2年版

《中國傳媒前沿觀察》,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3年版

《中國廣播電視學》,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8年版

《中國廣播電視編年史(第一卷)》,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2019年版

《電視研究》(歷年)

《中國廣播》(歷年) 

(責編:趙光霞、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