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的審美意識淺析
來源:《新聞愛好者》2019年第9期
【摘要】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對傳統媒體實現了超越,並帶來極大沖擊,從而無孔不入地改變著人們的世界觀和生活方式,進而影響著人們的審美意識,一方面進行刷新,一方面促生出異化。審美因為消費主義的高漲而變得泛化、日常化和世俗化,對感官快感的片面追求成為審美的主要體驗方式,崇高的審美范疇被消解。因此為了重構人們的審美理想,應當採取媒體融合的解決方案,在文化轉型的過程中達到真善的統一、和諧的美,這才是通往人的自由解放的正解和必由路徑。
【關鍵詞】審美意識﹔消費主義﹔娛樂狂歡﹔理想重構
信息通信技術,特別是移動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正在推動著媒體生態的革命,從媒體的形態、結構、經營業態、生產方式到閱讀和傳播方式等,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媒體從精英媒體轉向草根媒體、從大眾媒體轉向個人媒體,以個人為中心的新媒體從邊緣進入主流,官方、民間、個人三個輿論場互融、並存成為常態形式。在互聯網思維與技術的支持下,新媒體呈現出的信息海量化、雙向交流、實時鏈接互動、個人的親身體驗和自由表達、信息的精准推送等特征,從根本上動搖了傳統媒體長期形成的受眾理念,多向的、主動的、可選的用戶替代了單向的、被動的、不可選的受眾,由此持續強力地推動著媒體理念與實踐的變革。
新媒體新在革新,即技術、形式、理念的全面革新。革新是對傳統媒體的沖擊,是挑戰,更是一種超越。新媒體從誕生那一刻起,就不在舞台中央,他在角落裡悄然自嗨,卻帶動著大眾的節奏,他不是媒體之林裡的參天大樹,卻是草根的狂歡,雖然不是直接向傳統媒體正面挑戰,卻在不知不覺之間,鋪滿了人們的視線。從而進一步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也改變了人們的審美觀念、審美趣味和審美理想,對人們的審美意識有了一個徹底的顛覆。
一、新媒體的發展現狀
(一)新媒體的經營規模
2019年2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了《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的網民規模在2018年底達到8.29億,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移動互聯網接入總流量711.1億GB,與2017年的246億GB相比,增長了189%。”[1]
自2015年起,中國互聯網媒體廣告總收入首次超過電視、報紙、廣播和雜志四種傳統媒體廣告收入之和后,傳統媒體的廣告收入不斷下滑,相反的是精准傳播和營銷的新媒體卻在進一步蠶食傳統媒體的廣告市場。2018年《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阿裡巴巴年廣告經營額為1300億~1500億元,百度的廣告營收為848.09億元,騰訊為407.51億元,今日頭條160億元。”[2]而同年全國廣播電視廣告總收入隻有1518.75億元,同比下降1.84%。
(二)新媒體的經營方式
新媒體緊緊擁抱著科技的發展,不斷地在技術和內容上進行自我發展和更新。技術的升級,使得新媒體對用戶特征的抓取更為准確﹔內容的升級,則在信息爆炸中慢慢地回歸價值訴求。兩個升級強烈地依靠著商業變現的物質支持,而商業變現的基本實現方式有三:內容付費、廣告和電商,這是新媒體的基本經營模式。
新媒體資源變現,一般來說是通過兩個途徑:一是流量,二是電商。流量受制於通信發展的現狀,是對資源的重度消耗,流量的爭奪是新媒體競爭的主要呈現方式。電商是新媒體資金的重要來源,如今視頻加電商的模式,使得新媒體進一步擁抱資本,提高了變現能力。同時5G通信技術到來,流量不再是瓶頸,新媒體有望再度迎來井噴現象。
(三)新媒體的功能分類
一是資訊類內容,體現時間價值。由傳統媒體、互聯網門戶巨頭和垂直自媒體三分天下,特點是內容的時效性短,更新頻率快。二是泛娛樂化內容,體現了娛樂價值。重在內容的娛樂性,是為了消耗用戶時間,給用戶放鬆的作用,因為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而忽然進入了娛樂大爆發的時代。三是垂直細分內容,體現專業價值。互聯網打破了行業壁壘,業內垂直信息有了發布的渠道,重在專業價值,內容產品的專業性決定了其價值所在,相對於資訊類的時效性限制,娛樂類的新鮮感危機,垂直細分內容則是時間價值最長的,其核心是行業的專業價值。
二、新媒體,新在哪裡
(一)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超越
新媒體相較於傳統媒體,有如下五方面的特性。
自主性。新聞傳播的主客體被轉換,“人人皆記者”“都有麥克風”,每個個體都是傳播的主體和對象,同時又通過再創造進行二次傳播。新媒體提供了人人表達自我的平台和機會,使得自我意識更為強烈,個體需求更為彰顯。
多點多向的傳播方式。新媒體從單向線性的傳播方式進化為多點多向的矩陣式傳播,用戶個人的書寫和拍攝,悄悄地分散和消解著傳統媒體的專屬權力,模糊了傳播者與受眾的分際。時空界限也被打破,內容處理方式由線性轉為鏈接、跳躍和交互的方式。
內容的海量。新媒體沒有版面或時間的限制,在龐大的用戶規模條件下,新媒體利用雲端存儲和大數據分析,人人都是信息源,加上互聯網的超鏈接功能,理論上在內容和傳播途徑方面都沒有限制。
難以比擬的傳播速度。隨著光纖技術應用和帶寬提速,新媒體越來越顯現出速度優勢,如即時性、無延遲、無固定時間節點等。同時人們的訴求表達更新變快,媒體的熱點輪換也不斷加速,更頻繁地被傳遞。
數字化全媒體。新媒體的呈現形式是文字和影音兼容,資訊和資金共生。嚴肅文本變為可視化影音,屏幕成為媒體中心,它努力提供更短、更有力的刺激,內容的碎片化使背景和反思都被擠到邊緣。
(二)新媒體催生的社會新生態
當今世界正被高科技所帶來的新媒體的狂歡所佔據,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感覺方式,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終端,場景限制被突破,時間消費的碎片化和移動化成為更加普遍的現象。
新媒體的觸角伸向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並逐漸變強,掌控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衣食住行到藝術欣賞,都形成了一種消費主義的觀念。在此背景下,手機作為一種普及最廣使用最多的終端產品,成為主要的傳播介質,它帶來了人們生活方式的巨大變革,比如客廳逐漸消失,客廳背景牆的那塊電視大屏越來越失去了其功用,陽台越來越大,Wi-Fi要全屋覆蓋。
但多媒體設備帶來的數字化和模擬源的加工在文化上呈現出支離破碎的效果。一方面,文化領悟上的膚淺,使人們的交流甚至來不及思考,表現在交流語言上則是不連貫的形式,甚至帶有省略的專業術語或流行語。另一方面,新媒體更多地表現為物欲的過度娛樂、工具理性、實用主義,寄生於傳媒之上的現代人的精神和欲求都逐漸趨於技術化、規范化,千篇一律,自我意識和批判精神日益匱乏﹔精神生活隨波逐流,一味地趕時髦,被媒體牽引著不斷轉移興奮點﹔思想觀念情感模式都被預設,隻能在媒體的指揮棒下喜怒哀樂,在源源不斷的信息和誘人的形象化消費品的呼喚中,來追逐新的體驗和享受。
三、新媒體時代的審美意識
(一)新聞傳播的審美品質依據
美是真善的統一,是人類的終極理想,是人類實踐活動的最終目的,傳播作為人類精神與實踐活動的一部分,也具有同樣的發展趨向。真是新聞傳播的真實客觀的特質,要求傳播主體按照“對象的尺度”傳播真的事實,甚至傳播本身即創立了我們的社會世界。善指的是新聞倫理,傳播主體必然會以自己“內在固有的尺度”來把握對象,也因此在對事實的客觀報道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能夠與接受主體(受眾)產生愉悅情感的審美能量,從這個角度來說,新聞傳播活動本身其實是人類審美企求的方式之一。
(二)新媒體對審美的影響
新媒體成為人的審美感官,帶來全新的情感體驗方式,可聽可看的交互性體驗,既是欣賞又是創作者的雙重身份,並不斷轉換。人們不再一味沉溺於原創作品的虛幻世界,而是把自己的感受、體驗注入作品,從而獲得新的審美體驗,變得更加真實化、臨場化。
審美對象世俗化:生活對象大量涌入審美領域,美被廣泛運用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美與生活的壁壘被打破,從象牙塔尖到人間,從精英到大眾,從高雅到世俗,從理性的精神超越到感性的情感愉悅。審美活動日常化:審美活動場域就在手機上,可以隨時隨地運用。審美體驗感官化:感官享樂的直接性否定了審美體驗過程的必要性,審美的泛化消解了它的崇高性,審美的永恆性轉為瞬間性。
(三)新媒體的審美意識
1.審美觀念以消費主義為特征
任何情感和理念,都被作為一種“資訊”,用市場價格加以度量,將公眾的生活全面覆蓋,構筑出一個消費社會。消費幾乎已經成為人們生存體驗的內核,審美觀念從理想主義形態轉變為世俗化的消費主義形態成為必然。
新媒體的發展在持續地推動著消費的變革,創設了狂歡式的消費節日,帶動全民消費的盛況,把全社會變成一個廣闊和實時的消費場所。人們無論是家居出行還是工作休閑都圍繞消費活動展開,通過消費獲得對物的佔有和需要的滿足。在新媒體的社會生態中,主體的審美需求體現在消費活動和消費方式上,個體的身份建構依據商品和服務來完成,身份標識也以此來彰顯。新媒體提供的便利促進了狂歡式的消費和商家的促銷引導,也因此引發出一種從眾消費的現象,個人因群體性的消費活動影響和左右而產生虛假的消費需求,不自覺地被狂歡消費所裹挾,在群體中體驗和確認自身的社會存在。
2.審美趣味以去意義化為特征
新媒體時代人們的審美取向,是對傳統古典美學的解構,對快感、愉悅的追求成為主流。消費社會意識形態興起,用膚淺的現世觀念坍塌了崇高理想,“喜劇”時代來臨,用欲望的快樂原則消解了悲劇,文化的主導形態變成了喜劇性和無厘頭。
新媒體時代的審美趣味,還表現在對視覺感性的偏執追求上,這種視覺體驗清晰地將世界顯現為圖像,卻模糊了人們理性的深層審美體驗。一些新媒體平台正是利用了大眾的這種審美趣味和求同心理,依托人工智能抓取和大數據分析,記錄和分析用戶的興趣愛好、瀏覽記錄等,將非法抓取、剪拼改編的驚悚、惡搞、色情等低俗內容的信息提供給用戶,從而取悅受眾,擴大平台用戶基數。這種做法被稱為“尖叫效應”,它能夠迅速引發大量關注和轉發,有的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有的引發人們的批評指責,但傳播者卻獲取了高額的流量和點擊率。
3.審美體驗以快感體驗為特征
網絡的發展讓受眾審美心理向更簡單直接、更表面淺顯的感官刺激偏移,從對內容的深層體會,轉向直觀動態、具有沖擊力的感官體驗,審美體驗日趨追求表層的感性體驗和物質性愉悅。
如今被置於全球化的圖景之中,國人的視野裡,無論是電視媒介還是網絡媒介,都充斥著好萊塢電影的絢爛特技,傳遞的是充滿戲劇色彩和逗樂效果的文化產品。同時,個體的審美體驗常被“侵佔”,人們在消費和娛樂的狂歡中,通過參與活動來確認個人作為主體的存在,參與體驗因為依賴和從眾心理而與他人捆綁在一起,這種“體驗的捆綁”構成了當下審美體驗的重要表征。
4.審美心理以信息繭房為特征
新媒體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而個人因需要、習慣、信念和價值觀等差異對信息進行主動過濾和選擇,以“保持集中的注意力和心理上的舒適感”。王秋旭觀察道:“這種選擇把用戶束縛在一個由興趣和偏見所圈定的狹隘領域,形成‘信息的繭房’。身囿於這裡的個體,又進一步固化先入之見,加深了偏見,從而造成偏激的觀點、言論或者行為,由此形成群體極化現象。”[3]
過於依賴新媒體導致個人的評判能力變弱,把自己鎖在信息繭房裡,在安全的、被限制的和可控制的環境中安頓下來,創造遠離世界和社會的屬於自己的亞文化群。人們選擇加入與自己意見一致的團體,團體裡的認同會加強個人的信心。“大V”或者公眾賬號對團體的凝聚和共識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以他們為中心的受眾被稱為粉絲,形成“群體共識”,並造成一種群體壓力來維護共識,把個體歸入他們設計的回音室。這種同質的信息在相對封閉的“繭房”中不斷得到反射、重復和放大,處於其中的大多數人固執地認為這就是事實的全部,因而形成了沉默的螺旋,不符合團體利益和規范的信息,會受到團體的抵制和反擊,由此形成“回音室效應”。
四、審美理想的重構
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是推動傳播革命的劃時代工具,今天我們進入了全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無所不及、無遠弗屆,也引發了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和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雖然當今社會一方面日常生活審美化,另一方面諸多傳統價值又被不斷解構,在這種狀況下,審美自覺仍然頑強存在,深切地渴望著能有一條擺脫乃至超越感性與理性分裂的身心救贖之路,進而得以實現人類精神自由解放的理想。可以看到,新媒體在內涵的嘗試和外延的廣度上拓展和重構審美文化,這是審美文化借助新媒體向現代轉型的必由路徑,也是新媒體對審美理想進行重構和建設的自醒自覺。
舒開智在《超越現代主義與后現代主義的雙重危機——馬克思主義美學視野中的日常生活審美化》一文中做了較為深入的研究:“馬克思主義美學觀認為:在感官至上、感性淪落的消費時代,更應自覺地重建一種價值理性。”馬克思贊成審美的大眾化,但是反對審美的泛化。“藝術和審美不是僅供大眾消遣與娛樂的時尚點綴,而是人的感性與理性完整存在本身。人們隻有實現感性與理性的真正結合,呼吁審美理性,重構審美理性,才有助於實現全面自由的發展。”[4]
傳播學者保羅·萊文森提出了補償性媒介理論,傳播媒介在進化中體現了兩個目的:“一是隨著技術和社會的進步,在不斷滿足人的需求中發展演進﹔二是后繼的媒介都是一種補救措施,對過去的某一種媒介或者一種先天不足功能的補救和補償。”[5]人類可以精准地控制媒介技術,保存和開發我們喜歡的媒介環境。新的媒介是人有意而為之,是用人類理性完成的逆轉,人們可以控制其發展方向。
五、媒體融合——重建審美理想的解決方案
當前社會一直在快速地轉型,新媒體處於快速成長的初期,資本披著文化的外衣進入消費市場,日常生活和審美體驗的界限逐漸消失於無形,但在這個進程中卻忽視了意識形態控制﹔消費主義和審美追求在商業模式中進行整合,但社會個體在其中漠視了應當承受的規則。因此當在文化上精英與大眾的對立被消解以后,大眾紛紛陶醉在輕飄的符號游戲中,卻沒有得到人的自由解放的真正途徑。所以新媒體的發展應該也完全可以對陷入種種困境的新聞傳播進行救贖,這也是對當下陷入“枯萎和蒼白”困境的人類精神的救贖。
2014年被譽為中國媒體融合元年,媒體融合成為國家行動、國家戰略,現代傳播體系和輿論新格局正在形成。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使主流媒體具有強大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形成網上網下同心圓,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
媒體融合,借助互聯網成為全媒體,尋找、創造並實現審美價值,抵制充斥在當下新聞傳播中的工具理性盛行、實用主義蔓延和娛樂狂歡的價值取向,確認新聞傳播以“人是目的”為審美理想而不懈追求,從而使人性回歸原本所具有的理性的光輝。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2019.
[2]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R],2018.
[3]王秋旭.信息繭房效應下微博群體極化現象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5(4):177-178.
[4]舒開智.超越現代主義與后現代主義的雙重危機:馬克思主義美學視野中的日常生活審美化[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3):59-63.
[5]保羅·萊文森.數字麥克盧漢信息化新千紀指南[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90-93.
(作者單位:河南教育報刊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