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新京報:高以翔猝死,綜藝節目需來一次安全升級

2019年11月28日07:06 | 來源:新京報
小字號
原標題:高以翔猝死:綜藝節目需來一次安全升級

  ■ 觀察家

  在一些綜藝節目的制作過程中,追求拼命、眼球效應的畸形生態綁架了明星、觀眾、工作人員在內的所有人。

  11月27日凌晨,演員高以翔在錄制一檔真人秀節目時暈倒,中午時分節目組發聲明証實:高以翔送醫院后搶救無效去世,為心源性猝死。去世消息傳出后,很多網友表示惋惜、震驚,並對綜藝節目的強度設計、錄制流程、安全保障等各個方面提出質疑。27日晚,浙江衛視就高以翔去世發布聲明。聲明表示,對意外造成的無法挽回的嚴重后果,浙江衛視深感遺憾和惋惜,並願承擔相應責任。

  其實在此之前,社交媒體上就時有對該綜藝節目錄制的吐槽聲音﹔高以翔的去世,讓更多有關該綜藝節目錄制的幕后狀況被曝光,也讓這一業內現象變成一樁公眾事件。只是,以一條人命來推動綜藝節目的錄制安全進入公眾視野,代價未免太大。

  據網友描述,高以翔參加錄制的節目是運動闖關性質,所設置的關卡,很是消耗體力,且存在徒手吊威亞爬樓這樣的危險設計,如此強度,國家級運動員李小鵬、鄒市明最后都感到吃力,普通明星要完全憑借意志力才能熬過去。

  而另據負責過安全管理的業內人士透露,“拖時間”“熬夜錄制”等非正常錄制手段,讓國內綜藝制作進入了畸形狀態。而這種狀態幾乎綁架了所有人,不但參與錄制的明星嘉賓遭罪,工作人員、現場觀眾、媒體記者都跟著“陪綁”。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綜藝競爭之激烈,是多個播出平台、無數制作團隊比拼收視率的結果,也是不斷迎合觀眾求變求新口味的結果。

  在一些網友看來,明星錄制綜藝是項簡單容易、報酬高、來錢快的工作,但那也僅限於少數的一線明星。對於沒有太強議價能力、在影視寒冬中又渴望得到工作機會的其他明星來說,接受挑戰其實也是為數不多的出路。

  至於“掙錢那麼多,強度高一點也是應該的”這樣的觀點,表面上看是成立的,但當強度影響到生命安全的時候,這一觀點顯然就變得太過涼薄。畢竟,生命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有一個細節不得不提:據報道,高以翔持續錄制節目17小時,暈倒前一刻喊“我不行了”,如果不是情況緊急送醫,而是在現場緩過來的話,這沒准兒會成為該期節目的一個看點。畢竟,類似狀況,在以前的競技類真人秀節目裡,也不是沒出現過。

  當然,高以翔的死因現在還沒有明確的結果,將所有責任推及涉事綜藝節目,未必客觀。至於具體的責任劃分,我們也不妨等待后續專業調查與分析結果。只是,由高以翔之死而表露的一些綜藝節目高強度、輕安全保障的弊端,或許真的到了需要審視的時候了。

  歐美日韓在綜藝發達階段也有過過快的錄制節奏,但近年來已完善了節目制作規定,諸如搭建裝置需要有明確的技術指標、自帶救護車等。而國內的綜藝內容生產,在安全方面還比較滯后,安全防備更多時候停留於形式,比如在此事上,很多人就質疑節目方為何沒有配備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從而錯過了救治高以翔的黃金時間。

  高以翔錄綜藝節目去世這個悲劇,提醒國內綜藝制作業,錄制環境與制作思維,都應該進行一次安全升級了。配備應急醫生、藥物與設備,參與人數多的大型錄制現場最好有救護車,這些都應被當成基本的常識來對待。

  此外,還要對錄制的綜藝節目進行安全級別評定,最好邀請專業的安全機構給出建議,在安全防護方面,寧可設置冗余也不要匱乏。

  綜藝本身的價值是提供娛樂,因此不妨在制作的過程中,別那麼緊張地趕時間、趕進度,連續工作乃至熬夜工作不能成為常態。娛樂,歸根結底是個輕鬆的事,明星敬業值得尊重,但拿命來拼,甚至付出生命代價,這樣的結果不是觀眾願意看到的。

  □韓浩月(專欄作家)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