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7年第8期

青年網民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路徑探析

張蕾
2019年12月10日13:54 |
小字號

【摘要】互聯網的發展為人們獲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成為繼傳統文化之后影響和改變大眾思維模式、行為習慣、道德修養程度較多的文化載體。互聯網發展歷程中,青年網民一直是最活躍的群體,他們可以輕鬆獲得網絡賦權,直接碰觸到不同的思想文化,尤其受西方文化影響較深,在自身內在心理與傳統文化、主流文化以及外來文化之間的博弈中極易迷失,在不自覺地評價和轉發中極易形成網絡暴力和價值觀偏差。新時代下,對於傳統與現代結合最為徹底的青年網民,理應在弘揚傳統文化中承擔更多的責任。國家主導、制度保障、媒體引導、青年自覺、市場參與,探索我國青年網民傳承傳統文化的路徑,是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軟實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青年網民﹔傳統文化﹔傳承﹔路徑

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指出要在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德及中華人文精神三個方面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是官方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作此闡述,也意味著在新時代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已由過往積極倡導、媒體宣傳,上升到國家意志層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文件內容,青年被定義為14—35周歲,他們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促進青年更好成長、更快發展,是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工程。[1]青年群體思想自由、極富創造性,接受新生事物的速度快,使用電腦、互聯網、手機等各種媒介的頻率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多,他們處於以互聯網為主體構建的“擬態環境”下,被碎片化的傳播內容浸染,消解著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整體認知,但在當今時代,青年網民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探索青年網民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路徑,必須基於青年網民的媒介行為特征,從其內在需求出發,為他們關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重構良性的互聯網生態環境,這也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協作完成。

一、青年網民的媒介行為特點

本文主要從四個方面探討青年網民的媒介行為:

一是從媒介接觸情況來看,“媒介依賴”很形象地形容了青年網民的媒介行為。筆者在北京、河南、陝西等地面向符合青年定義的學生群體、上班族進行問卷調查,年齡設定為18—35周歲,共回收585份有效問卷,調查人群學科、學歷背景分布比較均衡,理工類佔比32.65%,文史類佔比28.21%,藝術類佔比39.15%。問卷顯示青年網民每天使用最多的媒介是網絡等新媒體,44.96%的青年從初中起開始密切接觸網絡,65.3%的青年每天接觸網絡的時間在5小時以上。在訪談多位老師及學生后得知,課堂上學生任意使用手機(玩手游、看直播等最為突出)的現象屢禁不止,不少老師採取直接沒收手機或者課前統一交手機的方式來保証上課效率。

而對於上班族而言,接觸網絡的時間相對自由,受約束不大,而且網絡已經完全融進了他們的工作環境中,常見的社交軟件都已成為其工作的一部分,傳輸信息、人際往來都需要靠網絡來維持,網絡與工作及個人生活之間的邊界感被弱化。

二是從閱讀及接觸內容來看,“微信公眾號短文”“網絡小說”及“其他”受關注程度偏高,而“傳統名著名篇”這些傳統的文本內容佔比最低,即使是時效性較強、關乎國計民生的“政論時評”也比不上網絡小說的吸引力,這充分說明了網絡文化已經深層滲透,可以生產非常成熟且有吸引力的內容,對傳統的文化樣式及傳播內容產生了較大的沖擊。

除了手機閱讀外,當下比較受青年網民歡迎的網絡內容莫過於短視頻,各大主流媒體也逐漸布局微視頻市場。除了觀看短視頻或者直播,錄制短視頻在平台播放也是青年網民課余或業余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是從青年網民使用媒介的目的和能力來看,如今新媒體異軍突起,紙質文明似乎日漸消逝,人們的生活和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青年網民在運用媒介的過程中,選用何種媒介,希望獲取哪些內容,辨識及判斷獲取信息的能力是媒介素養的重要組成內容,這種能力往往最終形成媒介應用習慣。通過分析這些習慣,也有助於進一步了解青年網民內在的需求。

調查發現,青年網民對網絡媒介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但傾向性也比較明顯,尤其傾向於社交溝通及娛樂消遣,網絡媒介並沒有最大化地發揮其教化導向功能。

四是從青年網民媒介應用過程體現出的道德修養來看,調查結果,針對“當上網時遇到一些反動迷信、暴力、色情等信息時,你的態度是什麼”這一問題,大部分青年選擇的是自覺抵制與有所警覺,從某種程度上也能反映出當他們面對不良信息時,仍能保持一定的清醒,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保持了較高的文化素養和道德修養。

但是,網絡畢竟具有開放、虛擬的特征,這些特征極易使網絡文化平台成為人們真正表達自我、發泄對現實不滿又便於隱藏自我的平台。身處網絡“擬態環境”中,青年網民難免會由於社會經驗的缺乏無法真正辨別網絡上的不良信息,甚至無形中為不良信息推波助瀾。他們一方面對網絡信息存在質疑和偏見,扮演著攻擊者的角色﹔另一方面沉迷於抒發自我,作為共享和獨處的矛盾者,也充當著不實新聞的制造者,不良信息的受害者,甚至成為消費情色信息的隱蔽者。

二、青年網民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現狀

通過分析青年網民的媒介素養行為,大多數網民沉浸於流行文化和消費文化,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呈現出相對缺場的現象。媒介素養(media litetary)概念最早由英國學者於20世紀30年代提出之時,主要目的是針對當時電影普及帶來的流行文化與傳統文化的沖突,呼吁年輕人抵御大眾化電影導致的文化趣味腐蝕,可以說最初是一種對於媒介被動的、抵制的態度。[2]自20世紀以來,新的傳播技術迅速演變成流行文化的源泉,流行文化的主流形式嚴重依賴大眾媒介,因此,將“媒介”和“流行文化”混為一談是司空見慣的誤解。這種混淆和融合其實也反映出每一種新的媒介技術都會威脅其他的文化類型,比如中國的傳統優秀文化在網絡文化的沖擊下,青年網民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現狀堪憂。

(一)近現代史上“去傳統化”的進程,削弱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力

中國近現代史上幾次重要的思潮,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中斷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而西方價值觀盛行,順應了青年群體對物質生活的追求與向往,同時也遮蔽了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反思,不利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發展。

(二)全球化進程降低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話語權

當代社會全球化的推進,加快了個人與世界的聯系,使文化形成超越固定時空的限制,並很難聚合為系統的整體和傳統,而西方文化霸權以自身語言、思維邏輯和人們不易察覺的規范宣揚西方價值,借由影像視頻、書籍等的全球傳播,抑制其他文化和價值,使得中國傳統文化及其內蘊的中國精神話語權降低。[3]

(三)中國傳統文化處於現行教育體系的邊緣位置

中國現行教育體系,受制於應試教育,從幼兒園至大學,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很多課程,都會讓位於專業化、國際化的一些課程。這種課程在設置方式上無形中隔斷了中國傳統文化對當代青年的持續滋養,導致中國傳統文化在教育中處於邊緣位置。

(四)媒介對傳統文化的傳播與青年網民之間傳受錯位

首先表現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困境。近年來,由於政策的主導,各大媒體也開始制作文化類節目。但是,根據筆者的問卷調查:“你對傳統文化感興趣嗎?”有52.48%的青年選擇的是“一般般”,被問及“你了解哪些方面的傳統文化”時,64.96%的青年選擇的是“節日與習俗”,56.07%的青年選擇的是“飲食文化”,而選擇“古典文學”“書法”“四大國粹”“建筑”等在國際上享譽盛名的優秀傳統文化的佔比均未過半。作為國之未來的青年群體不了解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沒有建立起濃厚的興趣,充分說明了傳統文化的傳播渠道及方式有待整合。那麼,青年群體是不是真的對傳統文化不感興趣呢?在2018年6月“匠·心——河南省傳統工藝保護傳承成果展”的現場,筆者隨機訪問了一些前來參觀的青年,他們驚嘆於汴繡、雀金繡的典雅細膩,玉雕的精美獨到,還有上千片拓片拼接而成的高浮雕傳拓作品,唐三彩、絞胎瓷、鈞瓷、汝瓷作品等也都讓他們盛贊不已。這充分反映出,並不是優秀的傳統文化沒有魅力不夠吸引人,而是傳播的方式有迫切整改的必要。其次,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也囚於困境。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出現問題,勢必會直接影響其傳承。珍貴的民間技藝面臨著嚴重斷層,老一輩的傳承人和新新青年之間的鴻溝因市場經濟關系變得更加不可逾越,鮮有年輕人再願意學習無法立即獲得經濟產出的技能。當然,也有部分青年痴迷於傳統文化,但大多數隻停留於興趣階段,一旦進入到目前主流的老帶新、師傅帶徒弟的傳承模式中,能堅持下來並作出成績的寥寥無幾。

早在1960年,媒介研究者約瑟夫·克拉帕認為媒介效果是很難被証明的。克拉帕的立場通常被稱為大眾媒介的“有限效果模式”,也就是說如果媒介影響了人們的行為,那麼這種影響一定是通過其他元素所編織的網絡進行的,比如個性特征、社會環境、輿論和文化的普遍氣氛等。[4]因此,青年網民的媒介行為並不受單一因素影響,其行為影響更是難以預估,但不可否認的是,青年網民的行為極具“群聚效應”,若能加以適當引導,形塑他們的知識和信仰,對於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進而增強社會凝聚力、強化社會系統的穩定性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構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急需探索出符合青年群體特征的傳承路徑。

三、青年網民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路徑探索

(一)管理機構加快完善網絡文化制度,營造良好的網絡生態環境

一是從國家層面積極推廣青年網民媒介素養教育。積極向全社會宣傳此項培育對於青年身心健康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性。通過在國家層面上對這項培育的肯定和推廣來加深社會各界的重視程度,來營造提升青年媒介素養的整體社會氛圍,並強化理論研究。媒介素養培育源自西方,帶有西方教育烙印和特色,需要辯証地看待,必須結合中國國情,貫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要充分結合青年利益,取其精華部分為我國的社會文化發展及進步服務,又要謹防被資本主義思想侵蝕,將現有先進的青年媒介素養教育理論成果中適合我國國情的內容納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理論中。

二是完善法律監管,催化良性生態,推動青年網民積極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目前,網絡文化的發展屬性決定其並不完全可控,影響面之大時常挑戰政府的危機公關能力,制定相關獎懲制度也是探尋良性互動機制的保障。

在監管上,由於網絡文化傳播自由開放的特性,隻有聯動各社會組織和機構進行監管及嚴管,加強網絡安全建設,建立良性的管理系統,才能有效地震懾企圖利用網絡的不法分子,淨化網絡文化環境,為青年網民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提供良好的互聯網氛圍,做好把關人。比如建立新媒體信用體系,對影響力較大、用戶量較多、覆蓋范圍較廣的新媒體平台可採用強制半實名制(在平台后台實名),便於后台管控,[5]網民會不由自主地衡量所謂的言論自由的度及傳播內容的優劣,進而自覺關注和分享優質傳播內容,營造良好的網絡互動氛圍。但是要求網民實名制,一旦發生網絡安全漏洞問題,對於青年群體而言,關乎他們未來的學業、事業發展前景,因此,必須加強網絡安全建設,對半實名制的實施要堅持安全性、合法性、同意性原則,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同時,應該加強社會公眾的網絡安全知識普及,營造良好的網絡信息安全環境,並在此基礎上建立和完善媒介平台與個人的信用評價體系,獎罰措施明晰,形成一套相對完整的新媒體信用管理機制﹔在政策上,制定青年網民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各項保障政策,對優秀人才在學習、職業晉升上提供綠色通道,這其實也是傳承發展動力的保証﹔在物質上,加大對青年投身優秀傳統文化事業上的資金支持,比如設置專項基金,保証經濟來源,促進學科建設、專家理論研究、青年就業扶持等。

(二)主流媒體應充分利用網絡文化生態優勢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誕生及更新,網絡文化也成為一種全新的文化表征。網絡文化以互聯網和手機等網絡產品為載體,依托發達而迅捷的信息傳輸系統,運用一定的語言符號、聲響符號和視覺符號等,傳播思想、文化、民俗民情、表達看法觀點、宣泄情緒意識,從而壘起一種嶄新的思想與文化表達方式,影響網絡參與者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6]主流媒體充分利用網絡文化生態,有助於優秀傳統文化重回公共空間,重構青年網民的價值判斷與精神追求。

一是利用傳播優勢,聯動傳統媒體優秀文化類節目多平台播出。網絡具有保存和傳播文化價值的功能。網絡技術作為一種新的生產工具的出現,對傳統文化的生產方式、傳播方式、接受方式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而且網絡自身蘊含著獨特而豐富的文化價值,創新了傳播范式,如目前流行的短視頻、音頻、動畫等。傳統的主流媒體節目制作水准都非常精良,尤其是近些年播出的文化類節目,也有一部分被吸納進網絡播放平台。青年網民可以隨時隨地從抖音、喜馬拉雅、嗶哩嗶哩等APP中搜索到想要了解的傳統文化的知識信息並轉發出去,而不僅僅局限於去博物館等相關機構,突破了時空的限制。鸮尊,一種商代鳥獸形青銅器中的精品,現藏於河南博物院,在中央電視台《國家寶藏》節目首播,借助高級審美的舞美設計、活潑貼近時代的主持與演繹,以及多樣式的制作剪輯方式,又被吸納進網絡播放平台,引發眾多青年網民發表彈幕,然后又親赴博物館一睹風採,拍攝短視頻上傳於社交空間,使得冰冷的文物一躍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充分利用網絡快而廣的傳播優勢,聯動傳統媒體優秀文化類節目多平台播出,是傳統文化走進青年視野的有效途徑之一。

二是利用整合優勢,融合精耕傳播內容,推動技術改革。網絡是目前全球范圍內通用的文化載體,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更新,網絡文化的整合功能隨之增強。首先,從整合內容上來看,橫向可以整合同一時間下的熱門傳統文化內容,突出各自特色,比如春節期間,央視網全平台圍繞春節民俗文化策劃了一系列節目,除了新聞報道、經典的春晚及系列報道外,還有《經典詠流傳》《2019新春喜劇之夜》等創新的綜藝節目在網站輪番播出。縱向可以對同一文化不同年代的信息進行整合,針對優秀的傳統文化,借助網絡梳理其發展過程,尤其是對中國發展歷史脈絡不熟悉的青年網民和外國網民意義重大。其次,從整合形式來看,可分為文本整合與多媒體整合。文本整合目前是最簡單的形式,各大互聯網平台、自媒體平台都在用文字、圖片、背景鏈接等方式延展報道內容,並可以及時吸取匯總各方面的評論內容。多媒體整合其實指的是立體化報道,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播形式可以採取短視頻、電影、微電影、系列報道、專題片等多形式、多平台聯動傳播,滿足青年網民不同的審美需求﹔另外,各大網絡平台還可以利用平台優勢,廣泛尋求和傳統主流媒體的合作,基於大數據分析,制作更符合青年網民群體接受心理的文化類節目,尤其是深入挖掘地方傳統特色內容。整合優勢還體現在加快對新技術的應用與推動上,技術創新一直是媒體發展的核心動力,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而青年網民一定是新技術的最早應用者,各大媒體探索智能機器人、VR等新技術在新聞傳播、文化傳播、交互聊天、熱點輿情語音播報等方面的應用,對提升用戶體驗、進而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必然有極強的促進作用,因此,主流媒體必須持續創新技術改革,緊抓智能紅利。[7]

三是利用引導優勢,搭建多元互動平台。網絡文化具有價值導向滲透的優勢與功能,而且極易產生意想不到的蝴蝶效應。因此,主流媒體宣傳引導,優化互動參與的網絡生態環境,充分利用“兩微一端”,避免“自說自話”,使青年網民全方位接觸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及世界意義的內容,並有興趣在平台上建言獻策,主流媒體也可以及時處理並反饋,形成良性循環,這對建構青年網民的精神追求、傳統美德具有積極意義。

對於新時代青年,主流媒體利用網絡文化生態優勢,可以引導他們接觸優秀的傳統文化信息,構建相關輿論場,使優秀傳統文化滲透進他們的價值選擇和判斷,並得以有效傳承。

(三)教育機構應探索新的文化教育體系,必須建構開放式的整體理念,促進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從知識教育轉向文化和價值教育

在學校教育中加強實踐教學和校園文化建設,強化校園傳統文化場景的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活動和講座,鼓勵不同階段的青年網民利用多媒體手段主動深入傳統文化調查和積極參與傳統文化保護工作,充分挖掘地方方言、文化古跡、民俗文化、歷史典故等,深入體驗並感悟傳統文化,讓優秀傳統文化內化為他們的精神品質,[8]使青年網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形成中國傳統文化自覺。

(四)文化型企業應整合資源吸引青年人才,創新管理機制

一是加強文創產品的研發。文化型企業大多都具有先天的優勢,其生產工藝或者產品本身一般擁有較深的底蘊,可以加強對產品的研發創新,符合現代審美或者功用,才能走進青年人的圈層,並且可以通過提高產能,真正提升經濟效益,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是利用移動新媒體等多渠道加大營銷宣傳力度。目前,青年網民應用最廣的並非PC端而是移動互聯網端。將企業宣傳內容融合進青年網民最喜聞樂見的短視頻、電影、娛樂節目中,甚至開發專門的APP,最大限度地擴展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傳播傳統文化,熱衷新鮮事物的青年網民一定會把視角聚焦於這種新的文化貿易。[9]

三是探尋青年人才培養模式,尋求雙贏。企業的研發一方面需要傳統技藝的傳承者,他們的匠人精神對於保留文化產品的特色屬性具有不可撼動的價值,但同時也需要眼界開闊、綜合能力較強的青年群體注入新鮮的血液,作為創新的源泉。往常的企業實習制、畢業留任制使企業非常被動,培養一個走一個,企業嫌青年不夠踏實,青年嫌企業沒有前途。老方法,新舉措,首先在篩選實習生環節,挑選真正理解企業文化理念的人才,重點培養,使他們盡快融入企業環境。另外,在實習生中建立競爭機制,給予平台支持,將企業產品的營銷作為業績和青年人才的實習成績、畢業留任、獎金挂鉤,使他們可以珍惜實習機會,充分鍛煉自己。青年群體面對社會上的諸多誘惑,流動性強,企業和個人或者高校可以合力建設工作室,共同致力於技術支持、產品研發和人才培養,創收利益共享,但須謹防滋生腐敗。

四是定期外派青年員工參加培訓學習,組建以青年為主體的宣傳和管理團隊。這也是規范運營,塑造品牌的有效途徑。品牌的塑造一方面需要過硬的產品質量,另一方面則需要依托媒介的力量。尤其是一些企業內部若要擺脫家族作坊式的管理模式,需要綜合素質較強的青年群體融入進來,但他們往往社會關系簡單,經驗尚少,急需企業提供社會再學習的機會。還有一直強調的企業品牌的建設和宣傳,都是相對復雜的工作,需要與各種媒介建立關系網,青年網民尤其要在各種網絡信息面前能進行自主判斷與選擇,真正做到利用媒介來完善自我,服務企業,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五)青年網民應具有現代公民觀念,提升文化傳承有序度

一是積極響應國家相關政策,參與相關教育活動。真正從思想上認同國家的主流價值觀,保持客觀辯証地判斷事物的能力,認識到傳統文化中的精髓部分,積極參與相關宣講、文化活動,和自己的興趣及專業進行結合,但在互動參與過程中不應有發泄或者跟風心態。

二是發揚探索與分享精神。青年網民利用網絡媒介的能力相較於其他社會群體是比較強的,明確自身的社會主體意識,探索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與世界意義,樂於分享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容,幫助其他的社會群體更好地認識中國。具體實施起來,青年網民可以主動利用互聯網平台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並客觀辯証地識別什麼是文化糟粕,什麼是優秀文化﹔利用業余時間支教,做志願者,分享優秀傳統文化﹔充分利用網絡平台,錄制短視頻、直播表現一些有意義的文化活動,採用多元化立體化的表現形式,借助抖音、快手等流量較大的平台播出,充分帶動不同群體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關注。

三是做好對外文化傳播的主力軍。雷蒙•威廉斯認為:“關於傳播的任何真實理論都是關於共同體的理論。”[10]互聯網是國際友人了解中國形象的重要渠道,在國際范圍內是否具有歷史連續性和凝聚力,是關乎對外交往的重要問題。隨著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外部環境也愈加復雜,一些國際民眾有主動關注中國議題的意願,但他們通常選擇社交媒體作為觀察、了解中國的窗口,這與我國傳統的對外傳播方式形成錯位。在對外傳播實踐中,大部分的互動反饋行為需要借助移動互聯網形成合力,擅用社交媒體的青年網民成為一個新的突破口。青年網民利用新媒體平台容易產生“群聚效應”,是對外傳播輿論場上的“新意見階層”,他們參與程度高,偏好精要、新穎、易傳播、可以互動的對外傳播表達形式。這就要求他們在對外傳播方面轉變“灌輸式”和“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上,明確對外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並不是抗衡其他的文明范式,而是倡導多種文明之間的協作。青年網民可以借助短視頻、社交媒體渠道,充分利用好Facebook、Twitter、YouTube這些西方成熟社交媒體的用戶黏度,利用青年流行文化產業增強對外文化傳播的“內容支撐力”,佔據主動地位,創新話語方式,突破跨語境認知障礙,增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落地率,做好對外文化傳播的主力軍。

四、結語

如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新興媒體發展狀況復雜多元。青年群體作為我國新時代的接班人,和網絡接觸的時間越來越長,應用網絡的機會也越來越多,探尋青年網民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路徑,必須經國家、企業、各媒介平台等多方面協作,青年網民才能夠真正形成文化自覺與自信,不斷地完善自我,增強愛國意識,接受和認同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為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發揚民族價值觀、提高國家軟實力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新華社.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7-04/13/content_5185555.htm#1,2017.

[2]覃川,王磊靜,等.當代大學生媒介行為和媒介素養實証研究[J].當代傳播,2007(7):64.

[3]侯玲,柯佳敏.中國傳統文化相對缺場背景下“數字青年”中國價值內化[J].東華大學學報,2018(6):66.

[4]勞倫斯·格羅斯伯格,等.媒介建構:流行文化中的大眾媒介[M].祁林,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194.

[5]羅自文,楊柳依.新媒體藍皮書:基於新媒體的青年政治參與特征、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309.

[6]趙飛,張艷.網絡文化視域下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探析[J].長春大學學報,2011(6):119.

[7]黃楚新,彭韻佳.新媒體藍皮書:2017年中國媒體融合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72-73.

[8]侯玲,柯佳敏.中國傳統文化相對缺場背景下“數字青年”中國價值內化[J].東華大學學報,2018(6):69.

[9]王秋艷.傳統文化品牌新媒體傳播策略探析[J].新聞愛好者,2019(1):56.

[10]雷蒙·威廉斯.文化與社會[M].高曉玲,譯.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327.

(作者為中原文化藝術學院影視藝術系講師)

(責編:段佩伶(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