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20年第1期

互聯網時代下的“娛樂至死”【2】

呂夢臻
2020年02月19日09:35 |
小字號

(一)泛娛樂化的隱憂

網絡時代的新媒體,以更為自由、更為開放的態度表達新的內容,影響新一代的觀眾,而觀看這一新媒介的觀眾也在重新塑造著新媒介的走向。

從網絡綜藝來看,由於網絡節目創作與電視節目相比更為自由,也就更偏重娛樂精神的釋放,容易滑向媚俗的邊緣。《吐槽大會》第一季第一期就因言語露骨、尺度過大而被下架,《奇葩說》也因話題過分敏感而遭到刪減。窺私、獵奇、博眼球一度成為網絡綜藝出奇制勝的“法寶”,歸根結底這也隻不過是對娛樂精神的片面理解。“重口味”熱辣話題的確符合注意力經濟的規律,能以最低的成本吸引用戶,成功觸及年輕人的“痒點”和“痛點”,成為網絡劇最佳的上位方式④,然而隻注重對娛樂精神的發掘,為了眼球經濟而不惜犧牲意義,放棄了對藝術的品味和對社會的責任,最終隻能陷入娛樂至死的境地中。

(二)感性的放逐

“網生代”的觀眾年齡大多集中在90后、00后,他們是消費網絡文化的主流群體。如果說電視放大了人的感性,那麼新媒體則更進一步地走向人的感官的沉浸式享受,進一步擴大了人的感性需求。

被新媒體培養起來的“網生代”觀眾,在碎片化信息的轟炸、視聽快感的裹挾、感性的放逐中,沉浸於新媒體所塑造出的媒介“幻覺”裡,與理性越走越遠。若不假思索地繼續沉浸,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最終隻能淪為“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以及馬爾庫斯所言的“單向度的人”。

三、從歡愉到意義的建構:娛樂的價值

新的媒介必然以勢不可擋的趨勢融入大眾生活,限制大眾對媒介的使用是不現實的,娛樂是人的本能,一旦人們接受了新媒介的歡愉,是不會輕易讓其離開的,但需要警惕過度娛樂所帶來的無意識的麻木和不思考的態度。娛樂也有價值,有溫度,更有意義。

首先,娛樂是人的本能。藝術的游戲說揭示了藝術無功利性的一面,游戲是人的本能,這種無功利的精神愉悅是人類所必須的,追逐娛樂是人的精神需求,娛樂也是一種個人權利和精神自由。其次,保持對藝術的真誠態度,是藝術工作者的責任所在,也是避免落入過度娛樂的泥淖中的清醒認識。國家廣電總局發布的《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規定網台一致的審核標准,這意味著互聯網時代下的藝術創作同樣需要有標准規范,一味地劍走偏鋒,求新、求怪,博人眼球注定是無法長久的。最后,提高公眾的媒介素養,媒介教育有利於培養具有健康審美力的觀眾。尼爾·波茲曼在全書的最后提出解決措施,認為教育始終是有效的方式,提升媒介素養成為互聯網時代下應對“娛樂至死”的有效方法。

“問題不在於我們看什麼電視,問題在於我們在看電視。”⑤應消除對媒介的神秘感,正確理解媒介,並對新媒介可能塑造的“新世界”保持清醒的認識。不論是藝術創作的影視工作者,還是被媒介建構的幻象所吸引的觀眾,生活在“媒介生態”中的每一個人都應該保持審慎的態度,把握好媒介與時代的獨特關系,避免落入“娛樂至死”的境地。

注釋:

①[美]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M].章艷 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85.

②③[美]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M].章艷 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1.

④楊麗雯.情感消費視角下網絡劇“圈地”青年群體現象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6(02):84-87+114.

⑤[美]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M].章艷 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90.

參考文獻:

1.[英]約翰·伯格.觀看之道[M].戴行鉞 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