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部影片"待業" 電影市場何時"開張"
“撤檔”現已成為疫情期間電影市場的高頻詞,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春節至今,已有28部電影陸續撤檔,擇期再映。且隨著電影院重新營業時間一推再推,越來越多的“待業”影片也令市場積攢了諸多存貨。因此,業內紛紛猜測,一旦電影院恢復營業,短時間內是否會迎來“待業”影片的密集上映潮,並掀起一場排片大戰?“報復性觀影”又是否會出現?抑或是蟄伏等待重量級電影掀起新一波高潮?
陸續撤檔
此前已將上映日期推遲14天的進口片《刺猬索尼克》,還是在2月24日宣布正式撤檔,取消2月28日的上映計劃,而該片只是近段時間撤檔的眾多影片之一。
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1月23日春節檔所有影片全部官宣撤檔后,近一個多月的時間內,累計撤檔的電影已達28部。其中既有貓眼想看人數達到數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的熱門電影《姜子牙》《唐人街探案3》,也有原計劃在情人節檔亮相的《蕎麥瘋長》《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等影片,此外在第92屆奧斯卡獲獎的《小婦人》《婚姻故事》《喬喬的異想世界》等進口片,也陸續加入到撤檔的行列。
在以上撤檔影片中,少數已另謀出路。如《囧媽》在撤檔的第二日便宣布,影片於大年初一在字節跳動旗下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抖音火山版等平台上首播,隨后《肥龍過江》也跟上腳步轉戰網播,《源·彩虹》則選擇在移動電影院付費點播。在一番變動之下,變更播出方式的影片確實從中獲得了收益。以《囧媽》為例,字節跳動將最少支付6.3億元作為代價,這一數額並不少於此前計劃在院線上映時因簽訂保底發行協議而可提前鎖定的6億元保底收入,同時片方還可從字節跳動獲得超額部分的收益分成。
但相較少數影片的臨時調整,絕大多數影片仍選擇以不變應萬變,處於靜止“待業”的狀態。且現階段電影院仍未恢復營業狀態,隨著2月即將結束,原定於3月上映的15部影片也不能完全刨除撤檔的可能,這意味著“待業”影片的數量或將進一步增加。
期待“報復性觀影”
“待業”影片的出現無疑讓市場積攢了諸多存貨,這也令業內開始猜測,一旦電影院恢復營業將會呈現何種場景,是否將掀起一場排片大戰?
影視傳媒行業分析師曾榮認為,從片方的角度來看,假若影片並未轉為線上或其他渠道播出,院線票房便是影片主要的收入來源,因此片方或許在電影院出現恢復營業苗頭的時期,便會開始進行布局,如重新選擇檔期並進行新一輪宣傳造勢,為后續影片的上映鋪路,避免前期的投入都打了水漂。
這一觀點與此前一直引發業內討論的“報復性觀影”密不可分。“由於觀眾已一個月未能實現線下娛樂,由此也積攢了一定的觀影欲望有待后續釋放,部分片方想必也會看到這一點而作出安排。此時對於電影院而言,便代表著有更多的選擇,而基於影院本身在此次疫情承受的沖擊,以及亟待通過恢復營業來緩解經營壓力的現狀,對觀眾更有吸引力從而具有更大票房潛力的影片,無疑會在排片競爭中佔有絕對的優勢。”曾榮如是說。
然而,對於“報復性觀影”會在何時出現,業內尚未形成統一的觀點,這也會對影片的上映計劃帶來影響。保利影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建峰表示,電影院復工的初期,有可能會為保証安全而對每一場次的上座率進行限制,如不能超過60%或其他比例,這便會限制票房收入,再加上觀眾徹底放下對疫情的防備也需一段時間,因此初期電影市場的整體票房或並不樂觀,這也會讓片方產生更多思考,並根據自身的情況合理選擇檔期。
尚需時間恢復
此次疫情究竟會對電影市場產生何種影響,或許可以從此前非典期間的表現得到一些啟發。公開資料顯示,2003年非典暴發后,不少電影院相繼停業,片方也相繼選擇讓電影撤檔。盡管后續非典疫情解除,影片相繼恢復上映,但確實有部分影片未能獲得理想中的票房。
以在當年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電影《紫蝴蝶》為例,該片曾被視為種子選手,但最終僅在國內實現300萬元左右的票房。而直至2003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包括《手機》《天地英雄》等電影的上映,才讓市場逐漸熱起來,隨后的2004年又迎來《功夫》《十面埋伏》《天下無賊》等經典影片的上映,令國內單片票房開啟了億元時代。這也代表著,大片的出現是市場逐步恢復的關鍵因素之一。
英嘉星美影城相關負責人表示,電影市場的恢復需要一個過程,但不可否認的是,需要有重量級影片的出現來帶動整個市場的恢復,如果能夠有大片上映,吸引觀眾前來觀影,想必電影市場最快能在暑期期間逐漸恢復曾經的狀態。
此外,在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看來,此次疫情對本來就處於寒冬狀態的影視行業是雪上加霜,但在疫情期間,影視行業還是要苦練內功,提升專業技能、素質,這是每個電影人的立身之本,也是電影行業的立身之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