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人民日報:倡導健康的媒介生活方式

劉 晴
2021年01月29日06:4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倡導健康的媒介生活方式(藝海觀瀾)

  主動思索才能見微知著,廣採博收才能營養均衡。在充分享受媒介便利的同時,應建立健康的媒介生活方式,形成合理的“精神飲食結構”

  人類創造了媒介,而媒介也深刻影響著人類。算法、人工智能、大數據……隨著新技術不斷應用,媒介變得更加智能。在智能媒介的廣泛應用下,曾經的“信息過剩”似乎變得“簡約”起來:短視頻客戶端貼心地“猜你喜歡”,資訊平台倡導“你關心的,才是頭條”。這大大提高了信息傳播的個性化和效能,與此同時,人們也逐漸發現,興趣之外的內容都被過濾掉,同質化內容如同蠶繭,將人們圍入信息的“舒適圈”,這種現象被稱作“信息繭房”效應。

  近年來,網絡文化內容越發豐富多樣,為更加“高效”地傳播內容,媒體平台紛紛使用指向用戶偏好的推薦算法。比如,短視頻、網絡文學等內容平台,會根據用戶瀏覽歷史和關鍵詞一條接一條地推送相似內容。由此,人們獲取精神食糧的方式發生了新變化。起初,在信息資源相對稀缺、供不應求的時期,文化內容的攝取是“趕集”式的,尋獲所需內容,要付出較高人力和物力成本。互聯網誕生后,樣態豐富、種類繁多的文化“超市”替代“集市”,內容選擇自主性更強。如今,智能媒體“送貨到家”,人們能更方便地獲取精選后打包配送的系列產品,節省了於琳琅滿目中搜尋特定內容所需的時間,但同時失去在貨架間徜徉的快樂,也容易錯過新品上架的時機。

  那麼,在文化領域,接受內容“外賣”和主動逛“超市”能否並存?

  面對所謂“信息繭房”現象,我們不必焦慮。生活在智能媒介時代,大到信息資訊,小到衣食住行,人們或多或少地被以推薦算法為代表的新技術所影響,得益於其高效與便捷的同時,也以自身的行為數據“供給”算法、助其成長。新的文化使命將由進步的工具來承載,當前媒介技術的弊端或將在媒介成長的過程中得以解決。而且,在內容市場上,除了“外賣”和“快餐”,具有較高文化品位與審美價值的優質品類依然能夠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比如近期的電影《奪冠》、電視劇《裝台》等熱門作品均獲得較高關注度,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在機器算法之外,尚有人際傳播、傳統媒介傳播作為補充。

  媒介“智能進化”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媒介智能化是必然趨勢,不斷成熟的智能媒介將對既有媒介功能進行補充和完善。“服務於人”一直是媒介進化的目標,能夠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重視人類體驗的人性化智能媒體將是大勢所趨。當前,人們正在開發先進技術,探索出更高層次的應用途徑,推進智能媒介不斷進化。基於人因工程的分析算法,已有效應用於人機交互界面設計之中,新算法新技術將為拓寬人們文化視野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破解“信息繭房”效應,還要加強政策引導和宣傳教育,倡導健康有序的媒介文化。主動思索才能見微知著,廣採博收才能營養均衡。在葆有技術樂觀主義的同時,應重視個人媒介素養的養成,提倡人們在充分享受媒介便利的同時,養成健康的媒介使用習慣,建立健康的媒介生活方式,形成合理的“精神飲食結構”。

  回望歷史,人類總是在解決新問題、克服新矛盾中不斷推動社會發展進步。我們相信,隨著媒介技術進一步完善,媒介文化進一步成熟,人與媒介一定能夠共同成長。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