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看招 | 這條一等獎數據新聞“有顏有料”

2021年01月29日07:10 | 來源:中國記協網
小字號
原標題:看招 | 這條一等獎數據新聞“有顏有料”

編者按:數據時代催生了數據新聞,為新聞供給提供了創新思路。那麼,新聞工作者如何練就一雙慧眼,在海量數據中挖掘有價值的數據,創作出精確和深度報道呢?今天,我們邀請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媒體融合獎項一等獎獲獎作品《數說70年》數據新聞可視化系列短視頻主創代表、經濟日報社總編室王琳分享創作秘籍。

“數說70年”數據可視化系列產品包括6個視頻,從消費、飲食、大國工程、數字經濟、生態、外貿六個方面,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輝煌成就。

這套產品不僅在經濟日報社新媒體平台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還在全網得到了很好的傳播,覆蓋面達上億人次,品牌影響力獲得很大提高。

三條創作指南

一條好的數據新聞,不是花哨的圖片堆砌,而是要結合事件、數據和視覺表達來完成敘述。

用數據講故事,從故事讀數據

怎麼用數據講故事?首先需要我們發現數據線索,通過尋找數據、分析數據,將它們串成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再進行數據可視化呈現。“數說70年”系列產品在制作過程中發掘了大量數據,有效使用數據近100套約1000組。然后,以數據為主線,以變化和對比的方式動態反映消費、飲食等領域的發展變化。比如,在展現老百姓飲食變化時,通過主食佔比、主要農作物自給率、肉蛋菜果魚人均佔有量等不同維度的數據連結,讓數字具有了可知可感性。

技術和設計結合,提升視覺沖擊力

讓數字“活”起來、“動起來”,需要技術和設計的恰當配合。制作這套產品時,我們使用了曲線圖、樹圖、氣泡圖等數據圖形,並運用數據建模、數圖結合等融媒體制作技術,讓靜態數字變成了動態視頻,給用戶最直觀的視覺沖擊力。

小切口呈現大主題,發展變化可感可知

這套產品的每一個選題,我們都從“小切口”“小視角”引入,力求與用戶共情共感。

比如,在反映70年飲食變化時,視頻從當下流行的“輕食”切入,漸次引入飲食習慣的改變和背后農業生產力的提高。這種“接地氣”的小切口方式,增加了產品的親和力。除了切入點巧妙外,還需要形象的表達方式,

再比如,我們曾做過一組作品叫“中國消費的‘速度與激情’”,用“一分鐘,電商平台賣出28萬隻小龍蝦”“一小時,快遞公司處理600萬個快遞”“一天,老百姓花1000億元用於購物和餐飲”的時間概念與消費數據做連接,使得枯燥的數字變得生動立體起來。

綜上三點,是“數說70年”系列產品的一些重要特點,也是我們遵循的創作指南。

掃一掃海報中的二維碼,可查看《數說70年》相關視頻。

兩點創作體會

經濟日報社總編室王琳在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上分享創作感受。

做“數說70年”系列視頻時,反復討論、反復論証是我們的工作常態,我們力求把重大主題做的既有意義又有意思。回顧整個創作過程,主要有兩點體會。

用數據說話,讓視覺發聲

在成就報道中,數據展現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從經濟視角出發進行選題策劃,把重大主題與數據新聞巧妙融合,用數據說話,讓視覺發聲。為了凝練主題,創作團隊深入挖掘大量數據,通過縱向、橫向不同維度數據的“強對比”,讓用戶感受到“變化過程”,數據可視化的表達形式讓數據與用戶產生共振,大大增加了產品的吸引力。

追求前沿技術,發揮自身優勢

為打造“數說70年”系列產品,經濟日報新媒體創作團隊與視頻技術公司合作,全程主導選題、腳本設計、動效制作等流程,推出既有經濟日報特色、又有互聯網氣質的“爆款”融媒產品。對我們來說,既發揮了自身優勢,又涉足了前沿的領域,提高了媒體融合發展的實操能力。一句話總結經驗,“以精心筑匠心,以匠心守初心,做好每個產品。”(王琳 本文版權歸中國記協所有,轉發請注明來源為“中國記協”微信公眾號)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