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行業媒體如何踐行兩個“四力”

李軍晶
2021年02月05日07:33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行業媒體如何踐行兩個“四力”

如果說行業採編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重在提升行業新聞採編工作者自身的“內力”“內功”,那麼行業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則重在增強黨的行業新聞媒體組織的“外力”“外功”。

從媒體融合發展的要求來看,行業採編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與行業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都不可或缺、不應偏廢、無法割裂。行業媒體應內外兼修。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尊重新聞傳播規律,創新方法手段,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又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

行業媒體肩負著宣傳黨和國家的行業管理政策、報道行業領域新聞、傳播行業專業信息的職責,同樣需要切實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行業新聞宣傳工作者作為宣傳思想工作隊伍中的一支專業力量,也面臨如何增強行業新聞採編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考驗。

不斷增強行業採編“四力”,修煉新聞採編內力

從某種意義上說,行業採編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是行業新聞宣傳工作者尤其是採編人員的一種內力修為。按照全媒體時代的“四全”(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發展趨勢和要求,行業媒體新聞採編工作者也必然要不斷修煉自己的“內功”,跟進升級全媒體記者編輯技能,不斷增強新聞宣傳“四力”。

腳力指的是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和深入一線的能力。行業媒體記者的腳力,顯然不僅意味著“能跑”“耐跑”,還要“會跑”“善跑”。例如,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獲獎作品《甘肅祁連山:問責風暴下的生態突圍》就是一個體現記者腳力的明顯例子。習近平總書記曾對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多次作出批示,2017年7月中辦、國辦對外公布了《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的通報》,直指祁連山存在違法違規開礦、整改不力等問題,上百人被嚴肅問責。原中國國土資源報社(現中國自然資源報社)記者薛亮選擇在問責風暴“滿月”之際實地探訪了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他沒有滿足於當地組織的在會議室聽取情況介紹這一安排,而是堅持要跑現場實地採訪,並克服高山缺氧等情況,深入祁連山保護區裡海拔近4000米的大海銅礦等整改修復現場,以自己的腳力採寫到了珍貴的第一手材料。

行業媒體從業者的眼力,指的是新聞採編工作者的整體感知和見機行事的能力,又稱為新聞敏感性,也就是俗稱的“眼力見兒”。尤其是一些突發事件的現場採訪,記者的眼力甚至能決定新聞報道自身的價值,這種事例不勝枚舉。例如每逢暴雨時節的城市內澇報道,行業媒體記者往往不同於其他社會媒體,而會把視野深入到城市規劃、地下排水管網建設等專業領域,並著力從專業視角探尋解決方案,體現出行業媒體的專業能力,這也是眼力的專業體現。

行業媒體的腦力因素在全媒體時代得到更為徹底的彰顯,因為行業新聞不僅僅是真實事件的記錄,也是真實事件的專業提煉、升華和再現。它是行業媒體新聞工作者在判斷力和思考能力方面的綜合體現。隨著媒體工具的更新迭代,更需要開動腦筋掌握新技能,以最快速度對行業新聞事件及其新聞價值作出最准確的判斷。此外,在許多情況下,行業媒體記者的腦力還體現為一種深度選題策劃能力,這是非常“燒腦”又相當“益智”和“勵志”的一種專業能力。它既需要具備較強的新聞業務能力,更需要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理解分析能力。

在全媒體時代,筆力顯然是一種指代,它指的是記者編輯的新聞表現力。隨著媒介技術的進步,行業新聞工作者的慣用工具也從傳統的紙筆發展到個人計算機、筆記本電腦、錄音筆、攝像機、手機、手持雲台甚至無人機等,將來還有三維實景、虛擬現實、全息影像等技術工具也或將得以普及。由此,以“鐵肩擔道義”為己任的新聞工作者也將在“妙手著文章”的基礎上演進為“妙手見真章”。這同樣也是行業新聞工作者區別於“刀筆客”“鍵盤俠”“路邊社”之類的重要能力和本質特征。

切實提高行業媒體“四力”,錘煉新聞傳播外力

如果說行業採編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重在提升行業新聞採編工作者自身的“內力”“內功”,那麼行業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則重在增強黨的行業新聞媒體組織的“外力”“外功”。

行業媒體的傳播力,也就是傳播行業新聞、宣傳行業政策的能力。它必然是要以專業領域為基礎,構建起覆蓋全行業、輻射全社會的傳播渠道。全媒體時代需要“全口徑”傳播力。從傳統媒體脫胎而來的行業類全媒體不僅要在發行量、傳閱率等傳統指標上繼續“挖潛”,而且還要在行業新媒體的訂閱量、關注量、日活量、點擊率等方面開疆拓土,開辟新渠道。

行業媒體的引導力,則是以科學、正確的專業知識引導社會輿論的能力。例如,中國自然資源報社“i自然全媒體”微信公眾號自2020年7月以來,以圖文並茂的形式,持續對農村亂佔耕地建房問題整治工作進行全方位的宣傳報道,其中《自然資源部 農業農村部發布通知:農村亂佔耕地建房“八不准”》一文收獲了10萬+的點擊閱讀量、600個“在看”以及442個贊,而“八不准”系列海報和宣傳漫畫累計點擊量也遠超10萬+。這一系列報道引發了全社會對於亂佔耕地建房問題的高度關注,顯示出行業媒體強大的輿論引導力。

如果說行業媒體的引導力主要體現為站在專業制高點“外化於行”上,那麼其影響力則主要體現為處在專業最前沿“內化於心”上,也就是潛移默化地讓社會公眾感受到專業精神的力量。

行業媒體的公信力是指其獲得公眾信任的能力。毫無疑問,它主要建立在其專業性上,這也是行業媒介品牌的力量之源。這裡的專業性不僅是其新聞報道的專業能力,同時更是其對所在行業專業資源的整合與表達能力。如,中國自然資源報社i自然全媒體平台旗下“中國不動產官微”,就在不動產登記領域形成了良好的專業品牌效應。編輯部不僅為全國不動產登記機構從業者搭建起了專業交流平台,還經常會接到群眾的咨詢電話,並就不動產預告登記、查封登記和轉移登記等問題給予專業答復,展現了較強的社會公信力。

踐行兩個“四力”,內外兼修融合發展

從媒體融合發展的要求來看,行業採編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與行業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都不可或缺、不應偏廢、無法割裂。行業媒體應內外兼修。

一是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搭台,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唱戲。這意味著,行業媒體要搭好全媒體專業平台,在原有基礎上主動突圍,秉持移動優先和“互聯網+”理念,打通新媒體路徑、創造新媒體產品、拓寬新媒體渠道、吸引新媒體受眾,引導行業採編力量向全媒體方向轉型。

例如,中國自然資源報社從2020年起,整合旗下所有媒體資源,打造成i自然全媒體平台,涵蓋報紙、期刊、微博、微信、學習強國號等各大新舊媒介形式,形成一個媒體矩陣,構筑起一個主品牌加多個子品牌的立體傳播網。在此平台上,報社著力於“移動優先”戰略,引導行業採編“四力”向新媒體轉型,加大視頻、圖片、VR(虛擬現實)、H5等形態的採編產品比例,極大豐富了行業新媒體的產品線和多元表達能力,為提升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拓展行業新聞採編“閾限”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是兩者疊加融合,互相提升,互為動能。傳播學大師麥克盧漢曾說過:“媒介即人的延伸。”增強行業採編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即是練就編輯記者觀察思考、採訪表達等能力的“十八般武藝”,是“內才”的升華﹔而提升行業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則是拓展媒介平台傳播信息、引導輿論等能力的重要方法,是“外秀”的升級。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有助於行業媒體外在輻射影響能力的延展﹔反過來,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則同樣有利於行業採編人員內在業務攻堅能力的強化。

例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於5月27日成功登頂,在全國掀起熱潮。中國自然資源報社提前數月派出記者奔赴最前線,在用文字、照片、視頻和VR全景等方式報道最鮮活的專業新聞的同時,特派記者王少勇還寫下57篇“珠峰日記”,在i自然全媒體平台首發,感動者眾,隨后還結集出版。這成為行業媒體記錄珠峰測量艱難歷程的精彩篇章,也讓行業媒體記者在國家重大事件報道中佔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媒體融合的大前提下,行業媒體及採編人員要自覺增強兩個“四力”,注重圖文、動漫、音視頻等組合運用,並向網絡端、移動端和雲端延伸,講好“中國故事”,宣傳“中國行業”,彰顯“中國精神”。

(作者單位:中國自然資源報社)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