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種菜不用土 下地不臟鞋
基地工作人員可通過現代化設備,調節種植環境。人民網 李芳森攝
人民網赫山2月10日電 (李芳森)“千豬百羊萬擔米,揚帆漢口一早起。”竹泉山智慧農業第一村,地處益陽市赫山區泉交河鎮菱角岔村。據史料記載,泉交河鎮始建於唐,初為洞庭豐水期湖邊柴米小集,明朝中葉,稱泉交市,清代發展為益陽縣最大的魚米集市。
如今,在泉交河這座千年古鎮裡,借助國家農村綜合性改革項目——智慧農業第一村,穩步邁向鄉村振興。
臘月二十九,家家戶戶都在迎接春節的到來,一年的勞作也已宣告結束。菱角岔村村民周星玲正在大棚內進行另一場“豐收”,辣椒、小白菜、小番茄都到了採摘的時節。
“我現在同樣是在種地,但是跟過去相比,手腳都不會弄臟,都不像種田了。”周星玲介紹,自從到農業公司“當工人”以來,才發現“田”居然還能這樣“種”。
周星玲生活的變化,來自於當地智慧農業的發展。2020年4月,位於菱角岔村的竹泉山智慧農業第一村項目投入2800萬元,建起了面積79畝的溫室大棚。大棚頂部不是普通大棚常見的塑料薄膜,而是一種透光率非常高的散光玻璃。同時,封閉的大棚空間隔絕了病虫害,蔬菜不噴洒農藥,也不使用激素催熟。
此外,該項目引進農業技術植物工廠系統,通過引進良種、優質營養液、工廠化種植、科學管理,依托“互聯網+”,讓農業觸網,變得更加智慧。項目通過逐步改變效率低、回報低的落后生產方式,提高種植的科技含量和商品化蔬菜的生產率。
“我們園區這種工廠化管理模式,可以節約土地資源,實現訂單化農業。栽培生產的作物,口感好、品質好、綠色安全。”竹泉山智慧農業第一村項目負責人徐玉瑩介紹道。
發展智慧農業,受益最多的是農民。對於周星玲這樣的當地農民來說,她從自產自銷的農民變成了現代農業示范區的“新型農業工人”,一個月能領到2500到3000元工資,收入跟往年自己種地相比,翻了兩三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