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 |
![]() |
人民日报社总编辑杨振武 |
![]() |
座谈会会场 |
![]() |
人民日报社离休干部姚勤 |
![]() |
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副主任吴兢 |
人民日报召开纪念创刊65周年座谈会 |
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致辞 |
人民日报社总编辑杨振武致辞 |
社史拾遗 |
流金岁月 |
·我参加了开国大典的空中采访 ·李庄教我做编辑 ·回忆蒋荫安二三事 ·人生如同芦苇 ·“回家”感悟 ·两份珍贵的纪念品 ·温家宝总理离我们很近 ·我为毛主席拍照片 ·回忆为邓小平同志摄影的两个瞬间 ·我在北京当驻站记者 ·欣慰的纪念——忆56年前的婚礼 ·一件小事——怀念张必忠同志 ·最忆是夜班 ·忆随邓拓的一次采访 ·一张社长办公桌 |
致读者 |
![]() |
共同的期望 共同的使命 从河北平山的一座民舍出发,穿越整整65个年头,人民日报来到今天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我们谨向广大读者和所有关心、支持人民日报的同志和朋友,致以由衷敬意和真诚感谢。 65年,23716期,风雷激荡一纸书。从开国大典到改革开放,从全面小康到中国梦想……几十年坚守、几代人努力,人民日报见证和展示的,是现代化建设的艰辛探索,是中国人民推动社会前进的伟大实践,是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 毛泽东同志题写的“人民日报”报名沿用至今,几代党的领导人的指示与要求言犹在耳。回首65年风雨历程,人民日报始终有党中央的深切关怀,始终有广大读者的热情期待,这是一张走过半个多世纪的报纸始终未曾懈怠的底气所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凭借这种深厚的底气,人民日报以变革铸就发展、以创新实现跨越,发行量从200万份增长到300多万份,内容从16版扩展到24版,传播形态从纸介媒体到网络版、法人微博和移动终端,影响力不断增强,在新的舆论格局中与时俱进、勇立潮头。 一份报纸,能够见证并推动一个伟大民族和国家的前行,既是无上光荣,更是庄严使命。我们深知,体现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这是党中央机关报的基本职责。当前,思想观念多元多变、社会舆论众声喧哗,人民日报更应发挥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核心价值观,把握党心民意的共鸣点、寻求社会认识的公约数,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发挥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作用。 实现中国梦的愿景,既催人奋进,也任重道远。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在党言党、为党立言,党中央机关报的功能方得彰显;深入群众、贴近实际,党报新闻工作者的理想才能实现;总揽全局、顶天立地,我们的报道才能发挥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不辱使命,用每一天的真诚努力,同广大读者一起,迎接梦想喷薄欲出的曙光! 人民日报编辑部 2013年6月15日 |
![]() |
领导关怀 |
毛泽东翻阅人民日报 | 邓小平翻阅人民日报 | 江泽民翻阅人民日报 | 胡锦涛翻阅人民日报 |
![]() |
![]() |
![]() |
![]() |
![]() |
见证历史 |
![]() |
![]() |
![]() |
![]() |
![]() |
![]() |
![]() |
![]() |
![]() |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