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实践》>>2013年第9期

新闻摄影“浙江现象”成因探析

杨 辉

2013年11月18日15:35    来源:新闻实践    手机看新闻

 一、新闻摄影“浙江现象”令人瞩目

今年2月15日,最被全球新闻界看重的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揭晓,中国新闻摄影人在本届荷赛中获得了4个奖项,其中浙江作者就占了3个,分别是浙报集团图片中心储永志的《热身》(二等奖)、温州日报郑晓群的《牢笼》(二等奖)、都市快报傅拥军的《爸爸妈妈好想你》(三等奖)。

自1988年中国摄影师杨绍明以《退下来的邓小平》在第31届荷赛上取得了中国新闻摄影获奖零的突破以来,25年间,中国一共只有27位摄影师出现在荷赛名单上。这不得不让全国新闻同行对浙江新闻摄影群体刮目相看。

3月24日,第九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揭晓,浙报集团图片中心李震宇的《农村来的年轻工人》获得新闻人物类的金奖。

4月底,中国新闻摄影2012年度年赛揭晓,浙江摄影作者共获得了8个金奖,其中仅浙报集团图片中心的摄影记者就占了3个金奖。中国新闻摄影年赛分9个类别,设18个金奖,也就是说浙江摄影作者的金奖数占了全部的44.4%,而浙报集团一家媒体的金奖数就占到了全部的17%,创下了中国新闻摄影年赛30余年来一家媒体摘取金牌数的最新记录。

虽说近10年来,浙江新闻摄影人在荷赛、华赛、全国年赛上屡有斩获,但像今年这样大面积、全方位、高档次地获奖还是第一次。这自然引起了国内同仁的惊叹和思考,中国摄影报副总编辑柴选说:“这形成了中国新闻摄影的‘浙江现象’,值得关注和总结。”

二、 是什么原因让浙江新闻摄影异军突起?

有人归结为这是浙江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有人归结为浙江是传统摄影大省,摄影基础雄厚、高手云集等等。这些因素都成立,但笔者认为尚不全面。探析新闻摄影“浙江现象”的成因,笔者认为,形成新闻摄影 “浙江现象”的真正原因是机制,是因为这几年浙江传媒界对新闻摄影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重视,建立起科学的图片运行机制的结果。

如浙江的领军媒体浙报集团,2010年8月撤掉旗下浙江日报、钱江晚报和今日早报三家报纸摄影部,重新组建了集团图片新闻中心。而新的图片中心不是简单地将三报摄影记者集中在一起,而是按照新闻摄影规律和浙报集团媒体的实际需求,重新确立了运行机制,开展流程设计,进行了人员组合。

全新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甫一亮相,就给人以全新的观感,当然也取得了新的效果。这主要体现在对摄影记者业务素质的锻炼提高上,和对报纸版面新闻照片供应量和质的全面提升上。

1.新理念和运行机制引领全省摄影作者水平提高

不妨先分析一下浙报集团图片中心新的运行机制是如何提升浙报集团摄影记者的业务水平,以及又是如何进一步影响全省摄影作者水平提高的。

近年来给浙报投照片稿的摄影作者都有一个体会,以前投稿是投到浙报8531采编平台,现在是投到图片中心创设的专业图片网站“视野网”上。这其间的变化不仅仅是观感上的,而是深层次的。初看“视野网”好似一个商业图片网站,但就其本质来说,它的主要功能还是浙报集团核心三报的图片发稿平台。

过去发到8531平台的照片,平台收到了没有,编辑是怎么编的,有没有选发到版面上去等等,作者是不知道的;而将专业图片网站“视野网”作为发稿平台后,作者发稿后,平台是否收到,编辑是怎么处理的,是否向浙江日报等三报作了推荐,最后是否见报,甚至是在哪家报纸的哪个版面刊登,都一目了然。这样的设计和架构,充分体现了对作者劳动的尊重,让作者倍感温馨,继而极大地调动了作者(包括全省11个市报的摄影记者)给浙报投稿的积极性,自然也把全省摄影人的目光吸引到新闻摄影上来,增强了浙江新闻摄影界交流、支持的氛围。

作为专职摄影记者,我更看重“视野网”对摄影业务启发、交流和提高的作用。“视野网”上不仅每天发布最精彩的照片供全省同仁借鉴,还开设了“博客”专区,供影友讨论有关新闻摄影的话题。如果说这样的构架属于“点对面”式的业务交流,那么每张上网照片还都有跟帖功能,就给作者之间有了“点对点”交流的机会。我本人就是“视野网”营造的新闻摄影业务氛围的直接受益者。

2012年初,我把2011年拍摄的、经“视野网”编辑的新闻照片整理后参加全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年赛,收获两金两银,创造了全国地市报摄影记者在年赛中获奖最高最多的记录;我于2012年2月拍摄的、也是经“视野网”编辑的新闻照片《九旬老兵跨越七十年的握手》获得浙江新闻奖二等奖,是我从影以来没有得过的荣誉。我的同行和我所知道的其他地市报的摄影记者,这几年获得的浙江新闻奖和中国新闻奖等重要奖项中,都或多或少得到“视野网”专业理念的浸润。所以我认为,这3年来浙江地市报摄影人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多的骄人战绩,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浙报集团全新摄影理念和图片运行机制的引领。

2.全新运行机制的补“短板”效果十分明显

浙报集团新的图片运行机制,对各级党报搞好新闻摄影有着十分现实的启示意义。3年来,浙报集团核心三报摄影记者的人数还是那么多,但重组为图片新闻中心后,他们身上却激发出新的创造力。首先是长期困扰核心三报的图片供应短缺问题一定程度上得以解决;其次是对摄影记者来说,真正有价值的是由于专业化分工后,对摄影记者业务水平的促进和提升。新的图片中心仍由原三报的摄影人员组成,但重新组合后,继续当摄影记者的只有60%,其余40%的人员分别从事图片编辑、通联拓展工作。虽然仍是原来的30来号人马,但经过专业化分工后,显然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如果你想了解浙报集团图片中心运作机制的科学性,最好能参加他们每周一次的业务会。业务会一般有:省委、报社最新精神的传达;每周记者好稿的民主评选;每周记者稿件的优劣讲评;每周兄弟媒体的佳作欣赏;本周重点关注题材的提示;最后是记者、编辑的报题。会议内容的设置,可以说是针对目前一般媒体摄影部门所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有重点的攻克。

针对摄影记者不像文字记者那样对时事政治了然于胸,及时传达省委、省政府和报社领导的最新精神和指示,有助于摄影记者胸中有全局,选择报道题材时能与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保持一致;针对摄影记者习惯于单打独斗的工作方式,安排每周好稿民主评选、稿件优劣点评、兄弟媒体佳作欣赏等,则有助于摄影记者养成“埋头工作、抬头看路”的良好习惯,有助于记者养成善于吸取别人长处、丰富自己形象表现手段的业务思维;针对摄影记者思路前瞻性不够的问题,实行摄影记者、图片编辑每周报题制度,可以说是逼迫记者、编辑每到周末都要认真思考下周我该重点抓什么题材。而每当记者将他思考的选题和所掌握的线索报出来后,部门领导和编辑都会帮助拿主意,其他记者也参与切磋,就在大家的七嘴八舌中,一个完整的报道思路、一个成熟的拍摄方案也就成型了。

也就是说,在浙报集团这个全新的图片运行机制下,摄影记者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团队行动。这也是浙报集团摄影记者这几年业务能力明显提升,在“荷赛”“华赛”这样的国际新闻摄影高台上崭露头角的奥秘所在。

三、推广全新机制,做强全省新闻摄影

浙报集团建立的全新图片运行机制,无疑正在不断地影响着全省新闻摄影的快步前进。但据我了解,目前仍有一些报纸的新闻摄影理念和运作机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进。我认为,应当把浙报集团图片中心先进的摄影理念和图片运行机制引进来,一齐做大做强平面媒体视觉新闻。只有这样,浙江新闻摄影才会有更大的提升,“浙江现象”才可持续下去。

不要以为眼下纸质媒体的滑坡就误认为新闻摄影也会走下坡路,恰恰相反,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图片不仅是老总们挽救纸媒颓势的一张王牌,而且在网络媒体上,图片也是吸引读者眼球、提高点击率从而提升网媒影响力的关键手段。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网络时代、在全媒体风起云涌的当下,新闻摄影只会加强而不会削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推广全新机制、做强全省新闻摄影就显得特别有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台州日报)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