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人大2015

传统媒体“内容优势”的消解与转型路径选择

——基于三家都市报报道体裁和内容来源的分析

王海涛、任媛媛
2016年03月08日11:15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摘要:本文运用构造周抽样的方法,选取国内三家重点都市报(《新京报》、《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2014年报纸为样本,对其内容体裁和内容来源进行分析,发现都市报的内容已然失去预想中的领先优势,指出都市报目前遭遇的“衰退”不仅仅是内容优势的丧失,更是在满足读者需求功能上的欠缺。认为解决当前报纸发展困境的根本出路不在内容,渠道、终端和服务将成为都市报价值新的构建点。都市报转型应该摆脱“内容依赖”的惯性思维,转向打造服务读者的生态圈,不仅仅是信息内容的提供商,而应是用户生活的服务商。

关键词:报业转型 内容优势 消解

内容是都市报自认为最为核心并引以为豪,并视为对抗新媒体冲击的法宝,在都市报转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都市报内容究竟是什么样的状态?本研究抽取了三家国内重点都市报的作为内容分析的样本,以期获得对都市报内容的相对客观的评价。内容分析的研究对象选取了《新京报》(北京)、《东方早报》(上海)、《南方都市报》(广州)这三家报纸,从地域分布上涵盖了北、上、广等媒体竞争最激烈的城市。这三家都市报在当地无论是影响力还是经营收入都处于领先地位,具有一定代表性。

通过对这三家都市报的内容体裁和消息来源分析,笔者发现都市报所谓的“内容优势”早已消解,而目前不少都市报并未认识到这一现实,在转型中盲目崇拜“内容优势”,忽略了转型的本质,忽视了都市报的渠道、服务、终端等短板建设,导致转型很难取得实效。

一、三家都市报的报道体裁和来源分析

对报纸进行内容分析常用且有效的抽样方法有三种:简单随机抽样、连续日期抽样、构造周抽样。本研究采用构造周抽样,选取2014年的报纸作为样本。

这三家报纸均为日报,具体抽样方法如下:在每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各抽取一个构造周样本。一年共有52个周,上半年26个周,下半年26个周。因为26不能被7均分,为方便起见,将上半年后24个星期均分给星期一至星期六,将前两个星期分给星期日;然后在1-2个星期中随机抽取星期日的样本,在随后的每4个星期中随机依次抽取星期一至星期六的样本,从而得到上半年一个完整的“周”的样本。下半年也采用这个方法,从而得到一年两个构造周的样本。

在内容分析的操作过程中,本研究对内容的体裁和消息来源两个指标进行衡量。根据通常的新闻体裁分类,将新闻内容分为6个类型:1.评论;2.消息;3.通讯;4.深度报道;5.图片报道;6.其他。

本研究根据消息来源的身份,将消息来源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1.新华社、中新社等中央级媒体;2.转载其他报纸、网址;3.本报讯;4.社会来稿;5.政府、企业等;6.综合报道;7.其他1。本报讯是指带有“本报讯”讯头的新闻稿件。社会来稿指来源于读者、专栏作家、媒体人、学者等群体的稿件。

第二个层次在“本报讯”的消息来源中,又细分为:1.本报原创;2.政府、军队、协会、企业等组织发布;3.官方通稿;4.关系稿;5.新闻热线;6.通讯员稿件;7.资料整理;8.公共新闻;9.其他2。

(一)《新京报》报道体裁和内容来源分析

根据2014年《新京报》两个构造周的抽取样本,统计报纸版数共计348个,统计新闻报道篇数共计502篇。《新京报》平均每天出版的报纸版面数量为25个,平均每天刊登新闻报道的篇数是36篇。从新闻体裁来看,平均每天的消息数为22篇,评论9篇,通讯1篇,深度报道3篇。从新闻内容来源看,平均每天本报讯的数量为21篇,社会来稿7篇,新华社、中新社等中央级媒体5篇,转载其他报纸、网站的1篇。下面通过四个饼图展现相关比例:

从图1可以看出,《新京报》新闻体裁比例从大到小依次是消息、评论、深度报道、通讯、图片报道和其他体裁,其中消息所占比例是61%,评论比例是26%,深度报道比例是8%,通讯比例是3%,图片报道比例是1%,其他体裁比例是1%。

从图2可以看出,《新京报》新闻内容来源比例,“本报讯”所占比例最大,为59%;其次是社会来稿,比例占到18%;排名第三的是新华社、中新社等中央级媒体稿件,占到15%。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本报讯”主要是带有讯头的新闻稿件,并不一定是记者的原创稿件。

从图3可以看到,在图表3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本报讯内容来源进一步细分,其中政府等组织发布的比例占到47%,属于本报原创内容来源占37%,来源于资料整理的占7%。

从图4可以看出,在《新京报》新闻内容来源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政府等组织发布的新闻,比例是28%,其次是报纸原创,比例为22%,社会来稿比例为19%,新华社等比例是15%。

(二)《南方都市报》报道体裁和内容来源分析

根据2014年《南方都市报》两个构造周的抽取样本,统计报纸版数共计406个,统计新闻报道篇数共计842篇。《南方都市报》平均每天出版的报纸版面数量为29个,平均每天刊登新闻报道篇数为60篇。从新闻体裁来看,平均每天的消息46篇,评论10篇,通讯3篇,深度报道1篇。从新闻内容来源看,平均每天本报讯的数量为34篇,新华社、中新社等中央级媒体17篇,社会来稿5篇,综合报道4篇,转载其他报纸、网站的1篇。下面通过四个饼图展现相关比例:

从图5可以看出,《新京报》新闻体裁比例从大到小依次是消息、评论、深度报道、通讯、图片报道和其他体裁,其中消息所占比例是61%,评论比例为26%,深度报道比例是8%,通讯比例是3%,图片报道比例是1%,其他体裁比例是1%。

从图6可以看出,《南方都市报》新闻内容来源比例,“本报讯”所占比例最大,为56%;其次是新华社、中新社等中央级媒体稿件等比例占到28%;排名第三的是社会来稿占到15%。同样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本报讯”主要是带有讯头的新闻稿件,并不一定是记者的原创稿件。

从图7可以看到,在图7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本报讯内容来源进一步细分,其中政府等组织发布的比例占到31%,属于本报原创内容来源占21%,来源于资料整理的占20%。

从图8可以看出,在《南方都市报》新闻内容来源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新华社等比例是28%,其次是政府等组织发布的新闻,比例是17%,排名第三的是报纸原创,比例为12%,资料整理比例是11%。

(三)《东方早报》报道体裁和内容来源分析

根据2014年《东方早报》两个构造周的抽取样本,统计报纸版数共计448个,统计新闻报道篇数共计736篇。《东方早报》平均每天出版的报纸版面数量是32个,平均每天刊登新闻报道篇数为53篇。从新闻体裁来看,平均每天的消息36篇,评论6篇,通讯6篇,深度报道1篇,其他如专访类3篇。从新闻内容来源看,平均每天本报讯的数量34篇,新华社、中新社等中央级媒体8篇,社会来稿6篇,综合报道3篇,转载其他报纸、网站的1篇。下面通过四个饼图展现相关比例:

从图9可以看出,《东方早报》新闻体裁比例从大到小依次是消息、评论和通讯、其他体裁、深度报道,其中消息所占比例为68%,评论和通讯比例各为12%,其他体裁比例是6%,深度报道比例是2%。

从图10可以看出,《东方早报》新闻内容来源比例,“本报讯”所占比例最大,为65%;其次是新华社、中新社等中央级媒体稿件等比例占到15%;排名第三的是社会来稿占到11%。这里的“本报讯”主要是带有讯头的新闻稿件,但带有“本报讯”的并不一定是记者原创稿件。

从图11可以看到,对图11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本报讯内容来源进一步细分,其中资料整理的比例占到49%,来源于政府等组织发布的占24%,属于本报原创内容来源占10%。

从图12可以看出,在《东方早报》新闻内容来源所占比例最大的是资料整理,比例为32%,其次是政府等组织发布的新闻,比例是16%,排名第三的是新华社等,比例为15%,社会来稿比例是11%,本报原创比例是6%。

二、都市报内容优势的消解和僵化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三家都市报的内容构成,基本上反映了中国都市报内容方面的现状:都市报的内容优势并不存在。一是从内容来源上,都市报大部分的内容来源于政府机构和新华社等中央级媒体,本地化新闻特别是原创新闻的比例很低。二是从新闻体裁来看,消息比例过大,而且这类消息大多来源于政府等机构,实用信息含量比较低,与用户的关联性不高。与此同时,深度报道的体裁比例非常低,这也反映出当前都市报内容深度与预想的较大差距。

都市报的内容问题是一个老问题,其中既有“内忧”也有“外患”。一方面,在互联网出现以前,都市报自身内容政府化、肤浅化、八股化等特征已经显现,创办初期的锐气逐步消失,内容不断僵化;另一方面,互联网等新媒体出现后,海量搜索、精确定位、贴近服务的便利性和精准性不断消解着都市报内容的固有优势。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使都市报价值存在的内容基础不断式微。

 

(责编:王妍(实习)、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