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华中2015

自塑与他塑:国家形象的建构差异——中美报纸对“也门撤侨”事件的报道比较分析

罗毓琪
2016年03月10日10:58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摘 要:选取《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的新闻报道作为样本,以框架理论为基础,从新闻标题、新闻图片、新闻导语、消息来源、新闻引语和文章结论等框架列表比较《人民日报》、《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报道的异同,透过国家形象的自塑和他塑的建构差异,分析三份报纸报道中所传递出的中国国家形象以及政治倾向上的差别。

关键词:也门撤侨,框架理论,国家形象,政治倾向

一、研究背景

2014年以来,也门地区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9月,胡塞反政府武装夺取了首都萨那,并向国内其他省份推进;2015年1月,总统府被占领,总统哈迪被软禁;2月,总统哈迪逃往也门南部城市亚丁继续行使总统职权;3月25日,胡塞反政府武装大举进攻亚丁市,并于26日凌晨控制了亚丁国际机场。为了恢复也门的秩序,以沙特为首的中东地区国家于同日发动了对胡塞反政府武装的空袭,这一举动引发了外界对于也门战事可能波及中东其他国家的担忧,而胡塞反政府武装也表明,沙特的做法将会导致中东地区的全面开战。

也门战事的持续升温,在也门的中国公民,人身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在沙特发动对也门的空袭后,我国政府果断决定撤侨,在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军委的指示下,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火速开展撤侨行动。在也门当地时间3月29日中午,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临沂舰抵达也门亚丁港,撤离了中国驻也门的首批122名中国公民,其中包括7名妇女和1名儿童,2名来自埃及和罗马尼亚的中国企业聘用的外籍专家一同随舰撤离。临沂舰经过近8个小时的高速航渡后横跨亚丁湾,顺利抵达位于非洲东部的吉布提共和国吉布提港,124人得到了中国驻吉布提大使馆的妥善安置。

随后的一周时间里,共有613名自愿撤离也门的中国公民在中国政府的组织和协助下得到了妥善的安排。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此次撤侨行动是中国政府应有关国家请求开展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也是中国政府首次为撤离处于危险地区的外国公民采取的专门行动,4月2日,中国海军临沂舰搭载巴基斯坦等10个国家在也门的225名侨民自也门亚丁港平安驶抵吉布提。据初步统计,撤离人员中有巴基斯坦176人、埃塞俄比亚29人、新加坡5人、意大利3人、德国3人、波兰4人、爱尔兰1人、英国2人、加拿大1人、也门1人。此前,中国政府在自也门撤离中国公民行动中,还协助罗马尼亚、印度、埃及等国的8名侨民平安撤离。

也门撤侨并不是中国政府的第一次撤侨行动,自2006年以来,由于战争、暴乱、自然灾害等原因,中国政府就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过包括此次撤侨行动在内的数十次行动。2011年的利比亚撤侨行动,中国政府就动用海、陆、空三种方式将三万三千多中国侨民撤回国内,其效率之高震惊世界。这一次的也门撤侨,看起来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一次,不仅《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方媒体大张旗鼓地报道了这次的也门撤侨行动,很多国外媒体也把目光聚焦在了临沂舰上。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关于“也门撤侨”的报道文本作为案例,以框架理论为基础,分析三份报纸在“也门撤侨”报道中所呈现出的中国国家形象以及报道背后的政治倾向对比。

二、理论基础

1. 国家形象的自塑和他塑

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和评价和认定。由于投射结果的不同,一国的国家形象通常在该国内部与外部形成差距。英国学者Ying Fan提出了一个测量国家形象的全新的理论框架,这个理论框架包括国家形象的六个维度和各维度之间差距分析两个模型。Ying Fan的差距模型包含以下内容:自我认知与外部认知之间的差距、建构形象与实际形象之间的差距、预期形象与实际形象之间的差距、当前形象与未来形象之间的差距等四个方面。

2. 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兴起于上个世纪70-80年代,学者Pan and Kosicki将其产生的学术渊源归结为两条线索:一是社会学理论,1974年戈夫曼出版了《框架分析》一书,首次将框架概念应用于传播情景中,并将框架理论简单定义为:“个人组织事件的心理原则和主观过程。”另一源头则来自于心理学理论,研究人工智能的美国计算机学家米斯凯认为,我们的知识是以数据结构的形式存储在记忆中的,他将其称之为框架。

恩特曼对框架的定义是,框架涉及选择和凸显,框架就是选择所感知的现实的某些方面,并使之在传播文本中更加突出,用这样的方式促成一个独特问题的界定、因果解释、道德评价以及如何处理的忠告,恩特曼的定义提出了框架的四个功能并且强调了材料的选取与处理;美国学者盖姆森则认为框架是有组织的中心观点或线索故事,为一系列事件提供意义,对于框架的定义,他将其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界限,框架是对社会事件的规范,人们用于诠释社会现象的“架构”,人们借由框架观察世界,并透过框架理解世界;二是意义,人们借由框架建构意义,用以了解社会事件发生的原因与脉络;前者表明了取材的范围,后者则说明了意义的结构,是一种观察事物的世界观;戈夫曼认为,框架不仅是意义的生产,也是一种有规律的筛选手段,框架是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它“能够使它的使用者定位、感知、确定和命名那些看似无穷多的具体事实”,[吉特林进一步发展了戈夫曼的定义,他认为框架就是“关于存在着什么、发生了什么和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上进行选择、强调和表现时所使用的准则。”上述三种定义分别从框架的效果、意义生产和筛选手段三种角度对框架概念进行界定。综其所述,我们可以将框架定义为:“框架是一种认知,人们筛选出所感知的现实的某些方面,对社会事件进行规范,并借此建构意义,表达某种思想并透过这些思想反映出背后的价值。

在新闻传播学领域,“框架”一词由传播学家塔库曼(Tuchman)引入,并提出了“作为框架的新闻(news as a frame)”这一观点,他认为新闻框架是新闻工作者用来判断信息价值和制作新闻的准则体系。新闻工作者借由自己对材料的选取,突出报道某一方面,削弱其他方面来架构新闻,不同的新闻报道呈现出不同的形象,其材料选取与组织背后也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观导向。

三、新闻框架分析

框架是一种认知,人们选取所感知的现实的某些方面对社会事件进行规范并建构意义。新闻框架是新闻工作者用以判断信息价值和制作新闻的准则体系,坦卡特认为由于文本分析通常只是由研究者单独进行框架的界定工作,因此研究过程的主观性难以避免,他和同伴通过实际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框架列表”的方法,并设计出了十一个指标,包括新闻标题(主标题和副标题)、新闻图片、图片说明、新闻导语、消息来源、引语的选择、引语的强调、文本所属的系列的标识、数据和图表、文章的结论。由于中美两国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性,新闻媒体在报道“也门撤侨”事件时,会选取不同的方面进行报道,展现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立场。

(一)新闻报道的数量

2015年3月31日至4月8日,《人民日报》接连在要闻版发表了包括图片新闻在内的文章7篇,较大篇幅报道了中国政府的也门撤侨行动,具体信息如下表所示: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最具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大报,对于中国政府的这次撤侨行动不遗余力的报道,所有文章均发布在头版或是要闻版面上,最大限度彰显了中国政府撤侨行动的高效率,传递出大国负责任的形象。

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为代表的国外媒体也对中国政府的此次撤侨行动予以了关注。《纽约时报》于2015年3月31日刊发了题为《Yemen Evacuation Shows Chinese Navy’s Growing Role》的报道;在《华盛顿邮报》官方网站中以“Yemen,China evacuate”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搜索结果是 2015年4月1日的报道——《What Yemen’s crisis reveals about China’s growing global power》。《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两家媒体对“也门撤侨”事件的报道都只有一篇,表明他们只是关注了这一事件,并没有大张旗鼓的报道,文章均以消息的形式刊发。

(二)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浓缩,读者通过标题可以大致判断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人民日报》刊登的关于“也门撤侨”行动的七篇报道中,文章标题简洁,均与撤侨事件相关,直接点明主题,如3月31日的《571名中国公民安全撤离也门》、4月1日的《中国公民有序撤离也门》等,这类标题不仅简洁清晰,同时“安全”、“有序”等字眼的使用以及571这一精确数据的提出表明了此次撤侨行动的规范性与高效性,传递出中国政府对撤侨行动的高度关注以及撤侨过程中中国公民的安全保障等信息。

《华盛顿邮报》的标题——What Yemen’s crisis reveals about China’s growing global power——则富含深意,作者并没有直接点出中国撤侨这一事件,而是用了“reveal”一词,作者认为这次的也门危机揭示了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化力量,传递出了中国实力增强的言外之意,“What”句型的使用则更加强调了这一观点。

《纽约时报》的标题——Yemen Evacuation Shows Chinese Navy’s Growing Role在句式和用词方面,虽然也提及中国实力的增强,相较于《华盛顿邮报》的犀利,则明显柔和许多。《纽约时报》在标题中使用陈述句型,动词选取的是“show”,表达展现、展示之意,《华盛顿邮报》对于中国实力的增强直接使用了“power”一词,《纽约时报》“role”一词的选用,隐晦表达了中国海军角色的日益明显,在国际上的存在感逐渐增强。

(三)新闻图片以及图片说明

新闻图片作为新闻文本的视觉符号,通过视觉手段来传递新闻信息,媒体通过取景框的限定展示出静态的事实,取景范围的选择表达出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人民日报》发表的七篇报道中除文章《我国撤离最后一批在也门公民》没有配图外,其余六篇均配有图片与图片说明,其中文章《571名中国公民平安撤离也门,陆续从吉布提回国——“感谢祖国,我们可以回家了!”》刊发了两张图片:图一是从也门撤离的中国公民走下军舰的特写,图二是临沂舰抵达亚丁港,港口边挥舞旗帜迎接的中国同胞的全景照片,两张照片都展现出撤退侨民高兴与安心的状态。《人民日报》所配的7张图片中有6张是以撤侨军舰作为背景,在帮助撤离外国同胞的新闻报道中则选取了外国公民手挥中国国旗接受采访的照片;这一系列照片的选取表达出中国国力的增强,军舰这一符号代表着强大的祖国,在危急时刻保护海外华人的生命安全;外国友人手挥中国国旗则表明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友好的形象,这是中国政府能够实施高效率撤侨行动的佐证。7张图片的文字说明同标题设置一样,简洁清晰的叙述了图片所上的事件,同时也使用了带有倾向性的字眼如“激动不已”展示出这次撤侨行动是民心所向,中国政府为民所想,同时对外国公民的救援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华盛顿邮报》的配图则选取了一张近景中景相结合的照片(如图2所示),照片来源是路透社。近景是中国军人手握枪支望向远方的特写照,中景是撤侨军舰临沂舰的一部分,将其作为背景呈现在照片中。图片配文是:A naval soldier of the Chinese navy stands guard as Chinese citizens board the naval ship Linyi at a port in Aden on March 29,2015(3月29日的亚丁港,中国海军军人守卫中国公民登上临沂舰),文字说明了撤侨事件,但照片却刻意将中国海军军人手握枪支的形象放大,枪支符号代表了力量,正好与标题中“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化力量”相呼应,依然强调中国实力的增强。

《纽约时报》在消息报道中配发了两张照片(如图3所示),两张照片均来源于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欧洲新闻图片社)。照片一是近景特写,拍摄出了撤退侨民的焦急表情,图片配文是:Chinese preparing to leave Yemen from the western port city of Al Hudaydah on Monday(准备在周一从西部港口城市荷台港撤离也门的中国公民);照片二是背面照,港口上站了两列等待撤退的侨民,照片拍摄的视角选取了他们的背影,两列整齐有序的队伍目光都望向了远方的临沂舰,图片配文是:The line to board a Chinese Navy frigate at Al Hudaydah on Monday(周一在荷台港登上中国海军护卫舰的队列);照片一用大特写突出撤退侨民的焦急心情,照片二则用背影的视角结合期盼的目光巧妙展现出中国政府在这次撤侨行动中的保障力(海军军舰临沂舰此时作为符号代表了政府),此外队伍排列的整齐性也表明中国公民对这次政府行动的充分信任与放心。

(责编:王妍(实习)、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