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北大2015

中国外宣媒体与外国媒体对中国雾霾问题报道模式对比研究——以人民网(英文版)和纽约时报网为例【2】

李佳凝 肖贝 张伊妍 
2016年03月30日15:17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1.报道集中年份分布

关于中国雾霾的报道在两家媒体中从 2008 年起开始出现,2010  年后较为频繁,且分布 不均。人民网方面,从 2010 到 2015 年,分别检索到 2 篇、11 篇、5 篇、128 篇、125 篇和91 篇,在 2013-2014 年达到高峰。纽约时报网方面,从 2010 年到 2015 年,分别检索到 2篇、11 篇、5 篇、16 篇、8 篇、5 篇,2013 年依旧是集中报道的年份。 此外,人民网相对于纽约时报网,在报道时态上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注重未来,多用“future“goal”等词汇。在对年份词汇的抓取过程中,本研究发现,人民网中关于未来年份 2017、2022、2030 分别出现了 72 次(49 篇)、35 次(10 篇)、19 次(13 篇),而在纽约时报网中 则未见报道。

2.报道重点区域分布

国际视野中,印度、新加坡、日本、蒙古几个亚洲国家和英国是两家媒体在报道中国雾 霾问题时所联系与比较的对象。具体而言,纽约时报网将中国雾霾问题与国际情况联系的比 率更高,在与印度比较方面明显多于人民网;人民网则在与日本、英国(伦敦)、蒙古的比 较上数量更多。两家媒体在涉及与新加坡的比较中大致持平。

国内方面,纽约时报网关注的范围较小,集中在北京、哈尔滨、上海、天津、广州、河 北、青海几个省市。在区域分布上,最关注北部地区,其次是南部,再次是东部。人民网的 关注范围则遍布全国,其中北部、南部、东部注意力分配较为平均,北部稍高于其他两者。 在个别省份,人民网的关注点明显从省级细化到市级,一个显著的例子是河北的保定、邢台、 张家口、唐山、石家庄,以及广东的广州、深圳,而在其他省份则倾向于整体提及。本研究 还重点关注了“北京”一词在两家媒体相关报道中被提及的比率,发现纽约时报网稍高于人 民网,可见北京在对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3.报道主体类型

总体而言,雾霾报道中,政治、经济、社会公众、军事、媒体、学术机构是纽约时报网 和人民网共同关注的主体。其中,政治主体(关键词包括政治、官方、国家、权威、部门、 局、部、总理、李克强、代表、人大、政协、官员、立法机构、监管、习近平、大使等)在 两者报道中都占最大比重,尤其是在人民网中比重远远超过其他因素。具体人物来看,纽约 时报网 66 篇文章中“李克强”出现 6 次(9.09%),“习近平”出现 0 次;人民网 362 篇文 章中“李克强”出现 46 次(12.71%),“习近平”出现 19 次(5.25%)。社会公众,包括微 博等公共舆论平台,在两者报道中的提及频率都位居其次。其他各因素在纽约时报中提及频 率顺序依次为军事、学术机构、媒体和经济,而在人民网中排序为经济、学术机构、媒体与 军事。其中媒体方面,新华社被提及频率最高,此外路透社、新浪、Twitter  等平台也有涉 及。

此外,美国是两家媒体报道关注中出现较为高频的特殊主体,在纽约时报网 66 篇文章 中有 24 篇涉及,在人民网 362 篇文章中有 10 篇涉及。比较两者的重要程度,纽约时报网中, 对美国的关注度在所有因素中排名第三,而在人民网中排名第八。

除了上述共性主体之外,人民网还重点关注了医院、旅游、学校与儿童和 NGO(绿色 和平组织)在雾霾的原因、影响和治理这一链条中的地位,而纽约时报网则鲜有涉及。

(四)小结

本研究发现,在雾霾报道上,中国外宣媒体与外媒之间存在着报道话语、报道主题与报 道路径的差异。这一差异不仅与客观上媒体的受众与性质相关,也与对待中国雾霾的主观视 角、媒体素养与关切方面相联系。客观地传递中国的真实形象是中国媒体义不容辞的则热。 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媒体,在雾霾问题上都应该采取更为坦率的态度,向国际而不仅仅是国 内民众主动公布雾霾的产生原因、严重程度和治理措施等信息,并通过语言文字和文化习惯 的转换,主动向外输出意见性报道,供外媒参考和引用。因为从反面来说,如果外媒很难获 取到官方的相关信息,就很容易出现上文所提到的通过微博和其他非正式途经了解信息,而 这些途经获取的信息或多或少掺杂了个人情感的因素,比如民众的抱怨和记者个人较为局限 的所见所闻等。直接导致新闻报道或评论中出现很多上文所述的“描述性语言”,对客观体现中国雾霾问题并不利,也更容易引起国际社会的偏见与谴责。

六、 存在问题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1.存在问题:

1)总样本分布不均,纽约时报网报道数量较少,为 66 篇,而人民网(英文版)对中 国雾霾问题报道数量更多,为 362 篇。分析过程中可能由于数量不一致产生问题;

2)由于样本量较大,内容分析主要使用计算机按照编码表抓取关键词的方式,但由于 关键单词使用方法灵活,且人民网(英文版)和纽约时报网使用方式并不完全一致, 可能会存在少量词意不准确情况;

3)由于内容分析只能进行文本抓取及分析,可能忽略新闻图片留给读者的印象及其对 整体报道态度的影响;

2.下一步研究方向:

1)对新闻报道图片的隐含态度倾向进行分析;

2)将中国对外媒体报道作为影响外媒报道中国雾霾问题的影响因子之一纳入研究体 系之中;

3)讨论不同国家媒体具有何种国家利益特点,导致其在对于中国雾霾报道方面有何 种侧重。

七、 参考文献  

[1]牛媛媛.《纽约时报》2007-2011 年中国环境新闻的报道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2]徐金忠.  网络环境新闻的报道框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

[3]姚荣华.框架建构下美媒对中国雾霾的报道研究——以美国纸媒对中国雾霾报道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4,06:224-225.

[4]李师荀.中美主流媒体对北京雾霾报道的比较研究——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 例[J].  新闻世界,2014,07:243-245.

[5]侯晓素.《纽约时报》对中国雾霾的报道特点及外宣应对[J].  对外传播,2014,07:37-38. [6]杨婷婷.  环境风险议题在报纸媒体中的报道框架[D].西北大学,2013.

附录:编码手册  

表一 编录单

表二 语义强度分析

表三 概念组分析关键词表(采用计词法)

 

(责编:王妍(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