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标配"更隐蔽"重灾"涉政经 微信谣言玩起"伪装术"

2016年04月14日03:0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造谣又出新“套路”

家住北京海淀的赵女士前些天在朋友圈看到一条消息:将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使用,会产生大量氯气,使人中毒,此前已经有人因此丧命!保险起见,赵女士赶紧将刚刚购买的一瓶洁厕灵丢掉,并立刻将此消息分享到朋友圈和亲友群,转发时还加了一句:“速速扩散!不然会丧命!”

事实上,赵女士转发的这条信息,在近日由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联合微信安全团队发布的《微信年度谣言分析报告(2016)》中,已被列为年度五大谣言。权威媒体辟过谣:使用84消毒液和洁厕精虽会有氯气,但不可能一次倒入很多,人闻到氯气后会本能进行躲避。

惊悚的标题、夸张的配图、极具亲和力的叙事方式,已经成为近期微信谣言的“标配”,“现在的微信谣言伪装术越来越‘高明’,标题吸引眼球让人有‘点’的冲动,内容看似权威让人有‘转’的欲望。”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分析。

另外,谣言在发布时间上也学会了“精准投放”。报告指出,一天中的傍晚、一周中的周四、一年中的寒暑假,已经成为微信谣言爆发的高峰期。“这些时间往往是人们比较放松、休闲的时间,谣言可以‘乘虚而入’,获取人们的信任。”张志安说。

“政经类谣言数量有大幅度增加。”报告主创之一、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副主任何凌南表示,微信用户关注的议题中,涉及社会秩序、政策、经济状况的失实类报道在微信谣言中占比最高,达到31.4%。

“老谣”频频翻“新传”

WiFi辐射会杀伤人体细胞;植物油做饭可致癌;吃猪血鸭血能除体内霾;猪肉里长钩虫,高温杀不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以上“著名”谣言虽已被权威机构反复证伪,但在微信平台仍有市场,不少受访者表示“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这是网民对某些现实生活问题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张志安认为,在辟谣信息尚未抵达的情况下,从人的本能来讲,如果选择不信,网民害怕自己可能会付出更高成本。

“线上某类谣言的泛滥,可能反映线下公众生活的真实状态。”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刘鹏飞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比如食品安全问题,正因为这方面负面案例频发,公众对此类谣言的抵抗能力才这么脆弱。”

今年春节期间,“上海女孩逃离江西”“东北农村礼乐崩坏”两条谣言,经大量公众号转载,在微信平台广泛传播,造成恶劣影响。“部分自媒体缺乏核实信息的习惯与素养,绑架公众情绪,专业媒体反应迟缓,给谣言传播带来可乘之机。”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朱春阳看来,权威媒体在焦点问题上的缺位,造成了有些谣言比真相跑得还快。

最新数据显示,微信活跃用户已超7亿,刘鹏飞认为,因传播平台体量大,微信已经成为造谣者投放不实信息的首选场域。“微信相对封闭,不易与外部信息相互补充、印证,也给辟谣造成更多困难。”

辟谣机制要健全

“几亿人不知道的秘密”“转发一次拯救N人”“属X(生肖)的注意啦”……前不久,问答平台“知乎”用户自发总结了微信谣言标题的十大惯用句式,帮助人们辨别信息真伪。“句式套路的相对固定,包括‘老谣新传’现象,显示了营销类账号造谣能力渐趋‘枯竭’。”朱春阳认为,精英用户的示范与引导,对提升整个微信用户群体的媒介素养有积极意义。

何凌南认为,某一谣言的泛滥正集中反映了公众对某一类问题的焦虑。从某个角度看,它是现实问题的“晴雨表”,可以倒逼政府部门、企业、行业组织出台应对措施。

2014年8月,国家网信办出台《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后,涉恐、涉暴、涉黄类信息明显减少,微信平台的时政信息传播渠道逐渐清朗。张志安认为,参照以往经验,相关部门对近期谣言密集出现的生活类信息,还需提高监管上的适应性,“公众举报、平台处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故意利用谣言进行营销传播的账号和机构必须依法严肃处理。”

刘鹏飞认为,政府部门的信息发布与网络辟谣也有必要改进,“公共服务的重要部门应该建立专门的辟谣应急和调查部门,在政务新媒体的设计上,增强互动性,建立健全网络谣言信息监测、预警、分析、调查、研判、回应的机制。”(记者 李家鼎)

 

(责编:刘军涛、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