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透过《青年人大》看中国学生媒体发展20年之现状

蔡欣欣 曹露
2016年05月27日09:55 |
小字号

首都传媒联盟团报界别成员(北林共青团、共青团通讯等)来青人参加新闻汇评

来源:中青在线

2016年5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校园媒体《青年人大》报社将迎来它的二十岁生日。作为中国高校规模最大、 专业性最强、影响力最广泛的学生媒体之一,青年人大所走过的这二十年,正是它所代表的高校学生媒体快速发展的20年。

高校学生媒体走过数十载,在培养高校新闻人才、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依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信息化浪潮中,高校学生媒体勇立潮头,在不断创新中逐渐壮大。

2004年5月,《青年人大》八周年庆典之际,首届“全国高校媒体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2007年,以《青年人大》为依托,北京主要高校媒体发起成立了首都高校传媒联盟。2008年,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在人民大会堂宣告成立,截至2015年12月底,已有联盟签约理事高校499所,会员媒体近2000家,实名注册会员媒体1788家。

全国各高校学生媒体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人才培养功能,也为校园的文化建设和传播贡献更多的力量,近年来更是通过新媒体转向,愈发体现了“小媒体、大能量”的平台特点。

传媒人才的“演兵场”

高校是青年人才聚集的地方,高校学生媒体是青年学子表达思想、寄托理想的集中载体之一,也是广大新闻专业学子和新闻爱好者的重要实践基地。高校学生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培养适应包括新闻媒体工作在内的综合性优秀人才。在今天的新闻领域和其他社会工作领域,活跃着无数曾经的高校学生媒体骨干。因而,高校学生媒体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杨得志,是《青年人大》创刊人、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毕业后就职于《中国青年报》等机构,曾推动创建了首都高校传媒联盟、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现在中央某部委担任局级职务。 他体会:“对于一个终将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来说,青年人大是什么?是演兵场,更是窗口和平台。在这里,可以大胆地尝试和创新;在这里,进行了最原始的经验积累,获得了对社会的初步认识;在这里,收获了珍贵的相互合作之规则、共同奋斗之友谊。”

高校学生媒体造就了一大批中国新闻界的优秀人才,为中国新闻理论界和务实界贡献了数千名中青骨干力量。这些人才培养的成就得益于包括青年人大在内的诸多高校学生媒体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出的较为成熟的运行体制和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青年人大现任社长王晓曈介绍道:“青人主要采取分级管理模式,从编委到部长、副部长、干事,逐层细化任务分配。在平面媒体方面,我们每月逢8、18、28号出报三次,同时会有青人音视频、青人手机报和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新闻产品,为全社的成员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和平台。此外,我们会定期组织不同规模的新闻采写、InDesign排版等培训活动,提升大家各方面的业务能力。”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春报》负责人郭锴莹表示:“除了编辑对实习记者进行业务培训之外,我们还会请一些社会媒体的记者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共青团通讯报》主编曹琦琦说:“对于报社的同学们来说,我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培训活动,包括排版培训、ps培训、文字培训、采访培训等,使他们的技能得到提高。”

可以看到,高校学生媒体是一个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正如青年人大现任总编魏伊彤所说,“学生媒体首先是学生记者学习和成长的地方。”青人第一届编委之一、现在就职于《南方都市报》的人大1995级本科生王玉德告诉我们,其学生时代的高校学生媒体工作经历对他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影响和促进。的确,从《青年人大》到《清新时报》,从《京师学人》到《青春报》等诸多高校学生媒体给喜欢用文字记录、传播的学子提供了探索新闻报道形式和方法、锻炼媒体工作能力的平台。

青年学子风华正茂心怀家国,高校学生媒体则是人才的摇篮。无论是世博会、奥运会还是其他重大的国际活动中,我们看到高校学生记者的身影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报道中。学生记者还多次作为我国青年代表,出访世界各地,与各国政要对话,传递中国声音,塑造中国青年形象。

校园文化的“传声筒”

高校学生媒体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同时还承担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

中国地质大学地大青年社长王彦集表示:“校园不可缺少文化。团刊《地大青年》自其成立以来一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地大青年》报也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如今繁荣校园文化这一重任仍旧落在我们身上。繁荣校园文化,弘扬校园文学,继承和发扬地大特有的优良文化传统,引进新思维,与时代接轨,力求创造地大文化的百家争鸣。”可以见得,高校学生媒体人的肩上,承载着高校文化建设的重大使命。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是青年人大的口号,也一直是青年人大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标准和不断前进的方向。一方面,青年人大着力打造跨媒介、跨平台的校园传媒品牌,基于原有平面印刷媒体业已形成的高品质内容生产链条,陆续创建了视频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社交媒体等新媒体传播平台,改良内容生产机制,为传播校园文化贡献了更大的力量;另一方面,为了给全校师生普及传媒知识、丰富校园文化,青年人大于2004年创办了“走近传媒”大型讲演活动,备受人大师生好评。该系列讲座目前已经举办70余场,讲座嘉宾涵盖知名学者、业界精英、舆论领袖,包括马东、甄诚、郎永淳等央视名嘴,易中天、陈丹青等学界名流,梁文道、叶锦添、许朝军等媒介“明星”。

2015年,凤凰卫视总编辑兼首席评论员阮次山受邀举行第77场“走近传媒”讲座,以“对日本入常说不”为主题,就当前的世界政治问题和人大学子进行交流。在此次讲座的最后,阮次山对以青人为代表的高校学生媒体的发展表达出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期待,并在题词中表示:“我也称得上是‘人大人’,祝愿人大人能在大时代里有大时代的思维与大志,力挽狂澜,为国家和民族力争上游。”而这也正与高校学生媒体人的精神相呼应。

高校学生媒体不仅是学校文化的传播者,同时也是社会精神塑造的参与者,任何一个优秀的高校学生媒体都应当兼具校园和社会记录者的角色,承担来自校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和使命。在非典肆虐时、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青年人大担负起社会责任,从前线发回了“受灾高校亲历地震的报道”,推出“5·12四川汶川地震”号外《“震”撼象牙塔》,并连续出版日报、特刊记录抗灾感人瞬间。在奥运期间,青年人大承办了国家体育馆运行团队志愿者刊物《国风》的出版工作,一共出版11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被《人民日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社会媒体转载。同时推出了三期《奥运志》,全程记录了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所做的各项工作。

高校学生媒体正是通过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回应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也正是通过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关切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内容,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媒体融合的“试验田”

在社会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浪潮中,高校学生媒体也紧随时代发展变化,走上了转型之路。新媒体转型是当代新闻媒体的一种趋势,许多高校学生媒体都在经历从传统的“社”向新时代的“媒”的过渡。

从第一版古版纸印刷,八开两版的单一平面印刷媒体,历经20年的成长,经过五次改版和不断创新开拓,青年人大已经发展成如今集平面、视频、网络、移动传媒于一体的复合型立体传媒。青年人大还于今年成立了新媒体中心,成员覆盖全校各院本科一年级到硕士二年级的学生,这个新兴团队目前负责青年人大官方微信公众号、青年人大微博、青人网等新媒体产品的生产和运行,同时更新品知人大上新闻专区的部分新闻。其中每周推出5到6次微信推送,全部都是原创内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春报》的负责人郭锴莹表示:“我们《青春报》从14年初开始运营微信公众号,新闻内容相较于传统纸媒,更加注重时效性和趣味性。”中国政法大学法新通讯社的社长张冉表示,法新社正处在飞速发展阶段,告别了过去的单一经营模式,正式向融媒体模式迈进。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组织媒体从单一渠道发送,变成了文字,图像,声音相结合的多元并存,相互竞争,相互支持的良性发展结构。“这是我校校园媒体改革的重要一步。”张冉说。

新媒体转型进程的推进对记者的业务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青年人大新媒体中心担任高级运营官的人大新闻学院2014级本科生易可欣表示,以前只要求记者掌握基本的采编和纸媒排版能力,现在则要基本掌握微信排版能力、数据新闻的编辑能力、视频照片拍摄能力等。同时,新媒体工作需要更多的创意,记者对社会各种热点信息的敏感度要更高。“对于突发的事件,需要迅速搜集信息、组织采访、进行微信编辑,更加锻炼了学生记者的综合能力。”现任青年人大新媒体中心副总监、人大新闻学院2013级本科生冯其龙补充道。

新媒体转型并不意味着纸媒的衰落,反而是推动纸媒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现任青年人大新媒体中心总监、人大历史学院2014级研究生佟健认为,转型将更有助于打造校园全媒体,拓宽学生媒体渠道,扩大规模和影响。“青人的新媒体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纸媒,还要继续重视传统媒体深入性、权威性的引导,促进纸媒和新媒体的有机融合,将青人打造成一个更温和和更深度的校园全媒体平台。”

不仅对于青人而言,对于所有高校学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都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之路,尽管运行机制和组织结构在发生变化,但是高校学生媒体做媒体的态度是不会变的。佟健表示,新媒体时代记者们更要守住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要清楚什么有所为、什么有所不为,“守护住校媒人的责任和使命”。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新媒体产业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的高校学生媒体在新媒体转向中以蓬勃之姿日益壮大。高校学生媒体正值青春,其发展不断呈现出新的态势和格局。

将至弱冠之年的青年人大一直在成长,从一片叶子到满目葱郁,其成长印迹便是高校学生媒体发展的缩影。相信包括青年人大在内的高校学生媒体在其前进的道路上,将继续努力,将新鲜、权威、深度的新闻资讯传递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将全面、准确、有效的服务信息推送给每一个读者,始终用心维护校媒品牌,不断致力于打造卓越的学生媒体。高校学生媒体正值青春,其发展和未来需要每一个记者的努力,也值得社会各界的期待。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