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西部学刊》>>2016年5月下

网络直播中弹幕语言暴力机制的形成与消解

李君贤
2016年06月06日14:01 |
小字号

来源:西部学刊

新技术给媒介带来的变革显而易见,媒体机构如何借此发展、转型等问题愈发突出。有学者倡导“全媒体”发展模式,意将媒介进行集中性整合,继而探索媒介发展与转型之路。但对“全媒体”的批判也颇有市场,认为媒介的机械性整合并不是媒介发展走向的完美出路,也有学者倡导媒介应从“全”过渡到“跨”,扬长避短,在跨媒介视域下重新思考传播过程,尤其是传播角色中传者与受众的互动关系。

在跨媒介传播过程中,弹幕用户通过发表文字、表情符号等信息参与传播,使传播角色发生改变,传受双方角色动态互换。弹幕成为一种跨媒介语言,并构成跨媒介互动平台中的重要因素。然而对跨媒介平台进行审视,却不难发现其中传播角色与互动关系的不稳定性,在出现的诸多问题中,语言暴力现象尤为凸显。

一、跨媒介平台中弹幕语言暴力机制的形成

一是媒介生态环境。“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话生动地反映了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特点。埃瑟·戴森认为,“匿名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机制,人们可以在把后果降至最轻微程度同时,肆无忌惮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各种主张或幻想进行摸索和尝试,并避开社会的非议。”[1]290虚拟性和隐匿性,降低了弹幕用户行为失范后受罚的几率,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因失范带来的肉体惩罚,于是人们在网上交流时变得开放激进,甚至做出出格之事。

这在两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一方面是攻击、谩骂,互联网环境使网民与其他人互动时缺少顾忌,更容易情绪失控,进而产生攻击性行为。例如在弹幕交流中,网民常因为意见相左、一言不和就恶语相加,最终演变为语言暴力。另一方面则是过分暴露自我。不同于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网民使用弹幕表达时更加直接和缺少顾忌,也更容易显露个人内心情感、人格特征和弱点。

二是用户角度。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网络评论意愿方面,我国10-19岁网民网上发言积极性最高,有50.2%的比例;其次是20-29岁的网民群体,有46.6%的比例。①由此观之,年轻网民群体有着较高的网络表达积极性,而弹幕作为网络评论形式之一,是言论表达的重要载体。

弗洛依德认为,人有需要发泄的原始冲动和本能。年轻群体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压力时,由于缺少发泄渠道、社会经验不足等原因,其宣泄需求往往难以得到满足。通过发送弹幕提供的宣泄渠道,可以获得压力网络化转移。而弹幕评论的匿名性和随意性,使“施暴者”可以肆意发言以宣泄情绪。若弹幕内容引起他人关注或认可,“施暴者”会受到鼓舞,从而变本加厉施加语言暴力。弹幕传播机制的即时性与瞬时性特点,也使语言暴力的形成更加快速、直接、暴烈。

三是运营管理者角度。法律法规及社会道德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语言暴力的产生,网络直播平台管理方也主动屏蔽语言暴力信息,但在践行阶段,由于弹幕参与人数众多,发言频率高,而相应的管理员数量、屏蔽手段往往有限。另外,“当人们局限于单一的文本交流的聊天环境中时,人类的智慧得到了彻底的发挥,他们发展出丰富多样的网络符号、短语、缩写——一整套的网络语言,将他们的思想与感情多样性地呈现在网络交流中。”[2]53弹幕参与者通过符号、短语、缩略语、同义词替换等灵活多样化的网络语言表达形式,使既有的语义分析、关键词锁定等干预手段并不能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

此外,我国相关网络法律法规以及管理办法还有待完善。虽然当下各直播平台在用户注册账号时会要求用户实行身份证实名或手机认证,管理员也会采取禁言或停封账号等硬性措施维护弹幕语言环境。但由于弹幕的即时性与瞬时性特点,执行惩戒措施往往在弹幕语言暴力发生之后,此时语言暴力造成的伤害已成既定事实。而封号禁言这些手段,对行为失范用户并未形成实质性惩戒约束,他们会注册新号或转战其他平台。同时,过于严格的弹幕审查也会影响用户体验,造成用户流失,这是运营商和主播们不愿看到的。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