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领域视野下的高校微传播研究
摘 要:微传播的兴起改变了高校信息环境,也为公共领域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本文基于公共领域的理论视角、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高校微传播环境下公共领域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依据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探讨了高校的微传播的发展方向和措施、分析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为提高校园微传播效果、建设校园公共领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分析了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公共领域;微传播;信息素养;高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6-0064-03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媒形态的演进,媒介融合发展带来了微传播的兴盛。微传播的信息传播具有时效强、碎片化、精准化的特点,同时具备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功能,既改变了媒介环境、又促进了现实环境的变化。高校对微传播的功用高度重视,陆续开设了公众微信号,有的高校甚至开设了多个公众微信号,微传播成为高校教育和宣传的重要媒介。高校大学生的微信群、朋友圈、博客等形式的载体,构建了多样化的信息交流平台,讨论具有普遍兴趣或利益的话题,产生类似公共领域的效果。本文在“公共领域”理论的启迪下,探讨当下高校微传播的独特性,为提升高校微传播效果、提高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寻找相应的路径和方法。
一、公共领域的相关研究与发展
(一)公共领域的概念及发展
公共领域的概念由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在其著作《人类条件》中首先提出,后经法兰克福学派的尤尔根?哈贝马斯在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完善,遂引起学界对于公共领域的研究和探讨。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一种介于市民社会中日常生活的私人利益与国家权利领域之间的机构空间和时间,其中个体公民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他们所关注的公共事务,形成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一致意见,并组织对抗武断的、压迫性的国家与公共权力的形式,从而维护总体利益和公共福祉[1]。可知,公共领域是介于公众和管理机构间的过渡性舆论场所,旨在维系大众的公共利益、并通过舆论的形式维护一定的秩序和规范。
(二)国内的公共领域研究与探讨
自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被引入中国后,学界对该理论争议不断[2]。有的学者认为该理论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有学者认为该理论与国情差异较大、不具备现实意义。当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首先,聚集于对国外公共领域的基本理论的翻译、研究、引入,结合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社会变化、经典文献和著作的研究,为国内学者介绍该理论的基本内涵、梳理公共领域的发展和演变;其次,争论中国近代公共领域的存在与发展,黄宗智、景跃进、邓正来等一批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出现过公共领域的形式,如学社、报刊、商会等;针锋相对的观点认为中国不具备产生公共领域的传统和条件,公共领域只是西方文化下的特殊形式;最后,是关于如何构建公共领域的探讨,相关研究表明公共领域的建构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上而下、由国家或政府层面出面组建;另一种是自下而上、公民借助一定的平台和机制来实现。
(三)新媒体促进了公共领域研究的建设与发展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很难给它一个精确的定义,为了和传统的大众媒介进行区分而提出的新概念,代表了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如信息的时效性、多媒体化、碎片化、精准化等,也丰富了信息传播方式、易于管理信息的传播范围、提高信息传播的精准性,媒介融合明显,如声音、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载体均可通过单一的平台传播。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独特优势就是其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和草根性,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具备了信息的采集、编辑、发布等功能,每一台终端均可成为信息传播平台、丰富了信息的来源,改变了传统媒介单向传播的模式。同时,新媒体提供了强大的交互、社交功能,各种圈文化盛行,基于兴趣、利益、友谊的商业圈、同学圈等对个体的影响越来越大,构成了组织传播的公共信息平台。新媒体的出现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新媒体对公共领域构建的作用,并展开相应的研究。当前的主要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新媒体如何促进公共领域的建设、并探讨相应的策略、措施、方法,二是不同层面的公共领域建设问题,近年来高校公共领域的建设与研究成为热点。
二、微传播促进了高校公共领域建设
(一)微传播发展情况分析
微传播的快速发展是源于微媒体工具的出现与兴盛,微博、QQ、微信等众多的微传播工具中,目前以微信的发展与应用最具有代表性。据腾讯公司的微信团队于2015年发布的《微信生活白皮书》,当年9月份,微信平台的日登录用户达5.7亿人,同比增长64%,微信在国内一线城市的渗透率达93%。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6年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的比例为29.9%,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的比例为19.6%。因此,从年龄、职业、学历等方面分析,在校大学生是微信用户的重要力量。
此外,微信是既可以面向个体用户的工具,也是面向组织机构的综合性信息传播工具,后者被称为微信公众号,是组织机构发布权威信息的微平台。目前,微信公众号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多个领域,诸如教育、商业、医疗、娱乐等。高校已经欣起了微信热,高校公共平台的功能也日益丰富,如宣传、招生、教学、时政、娱乐等。
(二)高校公共领域建设情况研究
在众多的研究者当中,张贞对公共领域的认识比较有借鉴意义。她认为,公共领域是指由私人领域中的个体集合而成的社会文化体系,具有自由对话、形成公众意见、表述公众意愿、批判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等功能,在这样的“私人总和”组织中,个体的自我意识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培育[3]。张贞对高校的现状进了分析,并得出了结论,高校是一个最适合“公共领域”产生的场所。高校的信息环境、人才优势、知识创新、文化传承都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其它的社会机构相比较,确是知识分子集中、高学历人才集中、极富创新能力的信息产生、共享、交流组织,具备公共领域产生的必要条件。
当前的社会变迁,网络信息环境的发展与变化,个体成长空间的影响,为当代大学生带来了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他们在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中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将处于一个动态平衡期。虚拟空间使得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等转移到互联网环境中,突破物理空间阻隔,超越时间的变化,将不同形态组合在一起[4]。因此,高校的网络公共领域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微传播对高校公共领域建设的促进作用
公共领域的存在与发展需要一定的先决条件,哈贝马斯认为其魂需要具备三个条件:1.由私人组成的公众。他们具有独立人格,能够在理性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展开辩论;2.拥有自由交流、充分沟通的媒介。因为媒介是信息的载体,决定着信息的流量。单向的非沟通媒体将导致信息的匮乏和意义的缺失,在此基础上私人的“独立”与“理性”也就失去了意义;3.能够就普遍利益问题自由辩论、充分交流,进行理性批判达成共识,形成公共舆论[5]。从传播学的角度去理解公共领域,须包含以下要素,个体充分表达的自由和权力、拥有交互功能的媒介、承载公共表达诉求的信息平台,微传播的出现,恰好满足了这些要求。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