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6年:第6期

跨屏互动节目中主持人传播模式变化及应对【2】

詹晨林
2016年06月28日12:19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三、跨屏互动节目:主持人的新挑战

新的传播方式带来新的挑战。作为主持人节目的核心元素,主持人面临着比以往更复杂的信息来源、更大的单位信息处理强度、更广泛的交流对象。这些都构成了主持人传播的新特点。

(一)更开放的语境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波兰人类学家弗?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在 1923 年提出。语境(Conte1、更开放的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也叫言语环境。“语言交际总是双方在一定的场合中进行的。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语言总是在大大小小的语言环境中使用着的。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都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3]”

在跨屏互动的交互过程中,主持人面对的是更为开放的语境。首先在物理空间上,演播室本身构建的较为正式的空间被打破,数以万计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都在各自不同的环境里,用手机参与节目。不同于演播室现场观众的固定情境,参与者可能是在家里,可能是在办公室,也可能是公共场所,如机场车站商场,也可能是在移动端上收看。这种多样性的参与环境,构成更自由开放的语言环境。

因此,主持人需要创造出一种开放包容的语境。一边和演播室嘉宾进行真实坦诚的交流,同时又和成千上万不在现场,却发挥巨大影响力的互动观众们一起,超越空间带来的心理障碍,构建起一个活跃互动的讨论场。如在全媒派直播中,因其互联网媒体的特点,在观众通过投票决定了哪位嘉宾将被“惩罚”后,主持人的即时“惩罚”环节充分发挥娱乐性,“十连拍”、“么么哒”这样被广大网络观众所熟知的热门网络行为接入严肃政论谈话节目,强化了讨论的互动效果。

(二)更广泛的沟通

跨屏互动节目改变了视频媒体传统的节目播放模式,“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能够轻松实现角色转换,没有所谓的中心。互动模式的核心是对话。[4]”在云技术的支持下,观众有了比过去更主动的发言权,而被大数据统计之后,千千万万个观众凝结成对话的一方,并向大众同步传播自己的观点。传受模式变成了对话模式。和过去只需要和演播室特定观众交流相比,主持人所需要沟通的人群范围变得更为广泛、具体。在腾讯两会全媒派直播中,每期在线观看直播的人数超过100万,参与互动投票的人数接近4万人。此时,主持人通过节目,不仅是通过和嘉宾的交流,形成逻辑观点,讲述给观众听,更重要的是实时引导广大观众,通过互动组织对话沟通,实现思维和情感的双向互动,最大范围凝聚社会共识。

四、应对跨屏互动 提升传播能力

(一)加强信息整合能力

背景短片、互动内容、嘉宾信息……多个信息源同时涌入,在跨屏互动模式节目中,主持人首先必须具备快捷高效的信息整合能力。

以中央电视台《博鳌演播室》为例,在频繁互动中,主持人要依据节目主旨,动态处理来自嘉宾意见、互动观众投票、观众点评、嘉宾支持率变化等多种信息变量,并在处理中推进节目进程,实现传播目的。在实际操作中,嘉宾观点可以提前沟通,但观众投票结果、嘉宾观点支持率都是不可知的元素,一切都处在动态发展中。另外,出于移动终端使用特点,基于网络的节目互动行为往往具有碎片化的特点。主持人必须在每个小版块及时总结、抛出吸引观众参与互动的关键点,这个时间不能太长,5分钟为宜,8分钟已是极限。同时,主持人还必须从观众互动反馈的信息中及时进行分析判断,找到重点,马上反哺到节目进程中和嘉宾产生关联,才能体现出即时互动的魅力。

在3月28日的《博鳌演播室》话题“你想创业吗?”中,发起在线调查“你想创业吗?”。三分钟内,2576位观众选择“很想创业,不给别人打工”;158位选“我不想创业,有一份稳定的薪水很好”;249人表示“还没有想好”。面对调查结果,张羽总结道:“我以为创业只是少数人的事,没想到在直播过程中显示有那么多人有创业的梦想。我不知道两位在现实当中有没有感受到这种创业热潮?”短短两句话,第一句总结调查结果的倾向,第二句把虚拟的线上调查结果引入嘉宾现场谈话,引导嘉宾表达对这个话题的切身感受,表现出主持人很好的信息整合、沟通能力。

(二)强化控场驾驭能力

因其技术特点,即时跨屏互动节目必须是现场直播,这意味着主持人没有后期剪辑修改的机会,必须当场组织完成所有节目流程。一方面,直播过程中设备使用增多,需要主持人高效使用大屏、小屏(手机、平板电脑)来组织节目进程。如主持人李艾的全媒派直播中,要使用手机直播主持人视角视频、要使用平板电脑筛选观众评论、还要根据节目进程不时查看演播室大屏幕上支持率的变化来调动嘉宾谈话,表现出多线任务并进的协调统筹能力。

另一方面,由于观众支持率的变化未知,观点虽然是经过编导筛选才展示在大屏上,但仍然具有相当不确定性,因此,主持人作为实际上的节目终端“把关人”,必须具有比一般直播节目更强的临场应变能力,能根据现场情况随时把控调整,始终围绕节目主题向前推进。

在《博鳌演播室》中,主持人张羽邀请了原商务部副部长龙永图和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两位嘉宾,共同通过“国人抢购日本马桶盖事件”,讨论话题“中国制造是否面临信任危机?”问题。节目开场,龙永图坚持认为这只是个别高收入国民的购买行为,提升到中国制造这样的大问题有些小题大做,并认为节目主题是偏题的。五分钟后,屏幕上开始显示龙永图和董明珠的意见支持率,龙永图的坚持让观众支持率从开场的52%降到了34%,后来又降到了27%。见此情状,张羽说:“按龙部长说的,这个事情并不能说明制造受到了信任危机,而是只能说这个事件引起了媒体对于中国制造的关注和讨论。”随后,他提示观众朋友参与微信在线互动,然后提醒道:“刚才董总这段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您的支持蓝条迅速增长。”这一段处理,既不明确反对龙永图的意见,给强势的嘉宾一个台阶,又把话题引回“对中国制造的信心”,同时以互动环节做隔断,以董明珠观点支持率的大幅上涨委婉提示龙永图适当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整段处理一气呵成,避免谈话在直播现场陷入僵局。而龙永图注意到观众的反馈,在随后的谈话中也重新回到中国制造的话题上进行了解释。强势的嘉宾和即时反馈的观众意见现场产生对撞,面对这样的尴尬,张羽以他的智慧把控住了谈话现场,使之能够继续回到讨论的正轨上。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升级,在可见的未来,各大媒体集团都将通过跨屏互动模式争抢观众,提升用户粘性。面对不断涌现的节目新形态,主持人亟需了解各种新技术手段下的传播特点,提升传播能力,做好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崔林.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现场的叙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2] (美)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3] 张志公.现代汉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 毕一鸣.言由旨遣 语随境迁——新媒体语境下主持人的话语方式[J].视听界,2013(5). 

(责编:霍昀飞(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