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6年:第6期

跨屏互动节目中主持人传播模式变化及应对

詹晨林
2016年06月28日12:19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手机、PC、电视……随着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不同屏幕介质的阻隔不再,即时跨屏互动在直播节目中频频出现。在这类中,观众的参与成为推动节目进程必不可少的元素,直播节目形成了一种新的开放语境。本文通过对典型跨屏互动模式节目的研究发现,主持人传播模式较单向传播时发生明显变化,呈现出结构扁平化、效果几何式放大等新特点,由此对主持人的传播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关键词:跨屏;互动;主持人;传播模式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6-0130-03

一、跨屏互动:移动互联时代的技术革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7月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8.9%。在这一前提下,基于云技术的发展,2016年以来,手机微信“摇一摇”与电视节目相结合,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2015年伊始,央视春晚摇一摇抢红包掀起了一股摇电视的浪潮。发展至今,观众可以在观看电视直播的同时,打开微信摇一摇的“摇电视”功能,在能听到电视节目声音的地方晃动手机,服务器便能实时将电视直播的声音转换成音频指纹,与直播流的音频指纹进行匹配,进入相关节目互动页面。通过这一功能,用户在看电视的同时,可以直接在手机上通过互动页面参与节目,如投票、发表观点、参与互动游戏、领取赞助商奖品等。

跨屏不仅仅发生在电视与手机之间,也可以从手机到手机、手机到PC,近两年来,许多大型门户视频网站如腾讯、爱奇艺、搜狐都试水自制网络直播互动节目,其制作精良程度不亚于专业电视台。观众只用一个用户ID,就能在PC端、手机端通过投票、评论参与节目,并且真实影响节目进程。

以电视为代表的即时影像传播自问世以来,就一直试图通过书信、电话热线、短信等各种方式增加与受众的互动。麦克卢汉曾说电视是“冷媒介”,具有“使人深度介入”的特性。要活得好的传播效果必然需要观众的参与,但与观众的互动是电视传播最大的难题[1]。2005年,超级女声通过短信平台掀起了一股跨屏互动的高潮,但限于技术和垄断经营,观众参与节目的成本高、参与节目的程度浅,一直无法有所突破。技术的进步带来传播方式的改变,与之前的各种互动模式相比,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跨屏互动无疑更具便捷性,成本更低,互动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参与度也更深。随之而来的,是节目传播方式的新一轮革新。

二、跨屏互动中的传播模式

(一)从“呈现+互动”到“呈现*互动”

呈现,即是传统的电视节目场景,主持人和嘉宾的探讨、节目组提前准备好的短片、演播室谈话实况等;互动则是观众通过手机实现互动行为,投票、评论,并反馈给现场演播室,推动下一步节目进程。在过去,不少节目也会选择部分观众评论,在节目尾声播出,这种“你说你的,我播我的”,看似互动,实则各自独立,互不影响,是一种“呈现+互动”的杂志式版块组合模式。而在新的跨屏互动节目中,互动内容和演播室形成一种化合反应,催生出新一轮色彩纷呈的呈现内容。因为互动,版块组合从简单相加的物理作用转变成了化学反应,最终节目的传播效果得以几何倍数的放大。

2015年博鳌论坛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档典型的跨屏互动模式节目《博鳌演播室》。每期节目设置一个热点话题,由主持人张羽和嘉宾在演播室进行讨论,直播期间观众可以通过摇一摇,进入节目主页,以投票方式参与话题讨论,选择所支持的嘉宾观点。每个观众参与讨论的分话题投票情况和嘉宾观点支持率都会实时呈现在电视屏幕上,同时,还会显示部分观众的具体评论。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腾讯视频推出腾讯全媒派直播室,用户通过PC端和手机客户端都可以进入观看直播。节目中,主持人邀请两位嘉宾,就各自关心的两会话题,通过人物面孔、语录等关键词来进行梳理,发表评论。直播过程中,观众可以随时为喜欢的嘉宾点赞,就猛戳“么么哒”,反之则猛戳“呸呸咂”,结果将实时反馈。在每个直播环节结束的时候,触雷的一方将接受“挑战”。每一环节都可能因为支持率输掉一轮,着实让嘉宾大呼压力山大。

在这两档典型的跨屏互动节目中,不管其播出平台是在电视还是网络,节目都可以划分为呈现、互动两大部分。互动内容成为对话中继主持人、嘉宾之外的一方意见,高频率穿插,对演播室访谈产生了巨大影响。节目现场由此成为一个连通节目制作者和观众的综合体、一个公众讨论问题的广场式公共空间,最终出现了“呈现*(乘以)互动”的传播效果。

(二)互动多次往返 推动节目议程

在跨屏互动模式中,任何一个屏幕都不再是单向传播,观众也不是简单的“受众”,只能被动接受信息或是“贺电”式的孤立评论,而是成为参与节目的“生产者”,实现对节目的深度参与,成为节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影响节目走向。在过去的谈话节目中,主持人也会采访部分观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引导观众和嘉宾对话,但这种对话高度依赖于主持人的调度能力,观众参与范围小,推动力有限,观众观点的表达、影响也不够清晰、直接、高效。

在《博鳌演播室》中,每期节目约30分钟,会设计四到五个投票项目,几乎每隔五六分钟就会更新参与话题,互动频率很高。在这样的节目流程中,主持人和嘉宾必须根据观众的投票结果和具体意见,对话题方向和具体言论策略进行实时调整,以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而随着话题讨论的深入,观众不断投票和表达观点,演播室再不断在观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探讨。在这种传播模式下,互动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随着节目进度在演播室和观众之间多次往返。主持人、嘉宾和观众的每一次观点表达,都是推动节目往前行进的一个个纽环,大家共同生产内容,最终构成节目链条。

在2015年3月28日的《博鳌演播室》话题“你想创业吗?”中,主持人和嘉宾经过几轮探讨,希望引导年轻创业者们树立高远理想。但当投票进行到第四轮,“您的创业目标是什么?”,选择“开一家小公司,改善生活”这样非常“目光短浅”的选项得票遥遥领先,这完全出乎嘉宾意料。面对这个真实却意外的结果,嘉宾周鸿祎说,“我能理解。咱们过去比较穷,有改善生活的期望,但还是认为这不应该是创业的动力,而是创业的结果。真正能走得更远的一定是梦想创造一种产品,能给别人的生活带来一些改变,这样也一定能挣到钱。” 如果没有互动调查的真实反馈,嘉宾很难了解普通观众的想法,讲出这么接地气的话。在这个案例中,是观众投票改变了嘉宾言论的方向,避免嘉宾一直高处不胜寒的夸夸其谈。观众真正用自己的意见构成了节目内容的一部分。

(三)传播结构扁平化 传播方式复合程度高

如何让观众更多更深地参与节目,从“受众”变为“用户”,是如今各大媒体都在着力解决的问题。在跨屏互动模式节目中,可交互的双向传播功能被有意识放大。从传播模式上来看,跨屏互动模式呈现出传播结构扁平化、多种传播方式复合程度高的特点。

图1 参与类节目的复合传播

资料来源:毕一鸣.艺术的新视野——传播学视野中的主持艺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52

在传统演播室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都聚集在演播室这一个物理空间内,集中表现为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后期剪辑完成后成为一个完整的录播节目,再经过层层审核,安排时间,以大众传播方式单向传播给观众。大众传播意指:“职业传播者使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和连续地传播信息,以期在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传播对象中唤起传播者预期的意念,试图在各方面影响传播对象的一个过程。[2]”因此,在这种传统的制播模式里,虽然有演播室观众,但依然是“单向的、一对众”的传播语境,并不和受众进行实时的直接交流。

当双向交流进入节目,层层包围的单向传播被打破,受众以一种即时平等互动的方式加入节目,拉平了传播结构。因此说是“受”众并不确切,暂以“观众”代之。

在观众这一层面,部分观众在自己各不相同的环境里用手机参与节目,他们的观点通过大屏实时展现;部分观众仍以被动接受为参与模式,因此他们通过大众传播方式接收到的内容里,既有演播室内容,也有参与互动观众的个人意见。从演播室角度来看,对观众的信息传递依然是大众传播,但得到的即时反馈却出现两种模式。一种是参与互动的观众投票产生的群体意见,属于群体传播,第二种是观众具体个人意见的表达,属于人际传播。如此一来,演播室要面对的传播方式更为同步交叉,复合程度高,但同时,演播室、互动观众、普通观众三者之间也构成了一种扁平化的传播结构。

图2 跨屏互动类节目的复合传播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责编:霍昀飞(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