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直播时代,媒体如何才能弯道超车?【2】

技术上无难度,商业价值可预期
直播的未来虽然有许多困难,但最让人欢欣鼓舞的是,技术上已经毫无障碍。对于新闻媒体人来说,直播的操作已经简单到了极致。一个外行人经过二三十分分钟的培训,就能够用手机完成一次完整的直播活动。
上海港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CEO顾春林一直在做直播技术的事儿,他的公司现在可以做到对视频进行实时采集、传输、会聚处理、分发、存储、管理等等,“我已经替你干了这么多活,你拿去用就可以了。”
上海港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 顾春林
这让趣看科技行业科技总监吴存东对直播的前景很有信心,“移动直播技术的发展,已经有能力支撑新闻媒体做各种各样的创新,并且让媒体在弯道有一个超车的机会。”
除此之外,直播已经看到了商业价值。对于早期的视频网站来说,其核心目标是要把注意力转化为商业价值。但是,为了要购买优质内容,网站需要在版权上斥巨资才行。此外,在日常运营和维护方面,网站在带宽和服务器上的投资也是个天文数字,这些花费单靠广告收入难以支撑,所以大多数视频网站活得非常艰辛。
当直播出现之后,产生的商业价值却清晰可见。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内容研究中心陈斯华女士在沙龙上发言时说,“比如秀场对于互联网视频公司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盈利模式。主播收入的同时跟平台进行分成,这就解决了互联网视频公司在版权购买上的一部分成本,变成了大家一起挣钱,进行分销。”
对于电商来说,直播还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个如何取得用户信任的问题,比如对产品的原材料、生产和车间状况进行直播,让用户看到一个接近真实的场景,这样他们就会对购买的产品放心。
陈斯华觉得直播就是在里面做软广告很好的机会,“无论王健林销售他的楼还是谁谁销售办公车间,这样的营销方式对于传统企业公司来讲,可以大大降低营销成本。
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内容研究中心主任 陈斯华
《鲁豫有约》的新媒体总监史卓也认为,从工具属性来讲,未来移动视频直播会成为APP的标配,任何一款软件都可以发文字、发图片,做直播,未来直播也会嫁接到各行各业,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等等,有了直播会非常有意思。
新浪新闻的直播策略:搭平台,赋能力
正是基于对视频直播的极大看好,新浪新闻精心打造的天眼APP很快就要推出。在内容来源上,新浪新闻一方面要靠自制内容来打造直播品牌,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面,会邀请更多的媒体机构合作,加入内容生产之中。在形式上,新浪还要依据现有的新闻优势,在新闻上发力,在事件类直播上打出一条路。 “新浪新闻的直播模式从策略上来说就六个字,搭平台、赋能力。”在本次创想日沙龙活动最后,新浪网新闻中心视频直播组主编陈小妍说:“我们要让合作机构和媒体都经由天眼APP具备随时随地发起直播的能力,此外,不管是传统的记者还是说新媒体的编辑,也能在这个技术平台上赋予做直播的能力。”
新浪新闻副总编辑 王薇
回到这次沙龙的主题——直播时代,媒体如何才能有机会弯道超车?新浪新闻副总编王薇觉得答案已经不言自明,“先行者中必然有红利,但是并不妨碍后行者。后行者要想超车,必须搞清楚弯道在哪里。超车必须要付出更多成本,因为弯道并不等于捷径。”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