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王盈:技术助力内容生产

2016年08月21日22:29 |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小字号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可视化产品经理王盈

人民网深圳8月21日电(记者 燕帅)由人民日报社与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16媒体融合发展论坛技术分论坛在深圳举行,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可视化产品经理王盈女士发表题为“技术助力内容生产”的演讲。

以下是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可视化产品经理王盈演讲全文:

各位老师好,我是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可视化产品经理——王盈,我这边负责的都是一些轻量级的“傻瓜”化产品,刚才几位老师介绍的是我们这边比较重量级的,高精尖的大产品。我这边比较有特色的是:都已经是比较成熟的,运营了很久的产品。中央厨房已经运行了将近两年,在运营过程中,我们每一次厨房都在运用这些产品,而且是马上可以随时提供给您使用的产品。

我的主题是“技术助力内容创作”,众所周知,媒体融合已经是一个发展的大趋势,或者说是已经进行在路上,每一位编辑或者记者,他要做的事情不光是写稿子,他可能有时候他需要采访、拍摄,要去录音,可能还要剪辑视频,有的时候还要处理图片,像现在厨房有的时候让编辑跟我们做H5,有时候讨论一下运营数据。所以现在中央厨房的编辑和记者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什么都要做一点。但是让所有编辑和记者掌握这么多技能基本上不太可能,所以全媒体平台提供了很多轻量级的小产品,让地学习一两个小时就可以上手制作。

比如说,我们最近一直在运营的“云直播-全网新闻发布厅”,可能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比如说我们融媒体的新闻发布会,还有上个月“哈密直播”都达到了很好的结果。我们想做的是直播产品是跨端的,不管你是手机、网页、PAD都可以看到内容,用户不需要安装任何客户端,媒体自己也不需要打造一个专业的平台,雇佣很专业的技术团队运维直播产品。

我们当时想做直播的时候,市场上已经有了很多直播产品和平台,比如说斗鱼、土豆、优酷,他们都有自己的直播服务,媒体为什么要选用我们这个直播产品?我们当时考虑的定位是参照了国外的一些新闻行业专用的案例去指导我们的产品设计。比如说美国的一个州,他们去年进行州长大选的时候,就进行了直播。在直播的同时,他们在直播的网页上,还发布了他们直播的大选人员所有背景资料,还有党派地区分布的势力图,还有很多其他的相关辅助资料。在直播过程中,有一位候选人,他一提到他的税收政策,直播的主持人马上在文字互动中就把他税收政策评论分析给抛出来了,然后他们特别邀请来的评论员就开始讨论,去说这件事情,围观的一些群众、网友他们也开始发表他们自己的意见,这个网站他们又把这些评论,还有网友的意见分析成舆情数据显示在网页上,又同时把大选选票的变化情况显示在网页上,让所有的观众都能够看清整个新闻事件的全景,就非常方便。

所以,我们当时考虑的时候是,我们的直播平台,一定不能像斗鱼、土豆,我们直播平台应该是专业的,为新闻媒体人服务的一个直播平台。它必须允许新闻机构,为每一次的直播行动去定制页面,每一次都有不同的主题。同时你可能有不同的资料要展示,你得允许媒体人很简单灵活的配置。

另外,每一次直播的情况都不同,有的时候你可能是受限的邀请。比如说我们一些新闻发布会,我们就选一些专业的媒体人去参与,别的人不能看见。等他直播结束以后,他们发了稿,我们才能把这些资料公开。有些时候我们既要邀请专业的评论人,又要邀请很多互联网观众参观、参与互动,你后面必须具备很好的管理平台。同时一个机构,可能今天做一次直播,明天做另外一次新闻直播,我们的直播联系人,媒体联系人,有可能有一些是重叠的,我不能每次都重新添、重新邀请,我们也可以提供通讯媒体人的联系库,这些管理都是我们现在在线上提供的。

另外,新闻直播有一个问题是,他没直播之前,可能我们经常有一些宣传片要播放,这些东西你也要设置好,什么时候自动播放宣传片,什么时候转换成直播信号。直播结束以后,自动转播为录像等等。每一个机构或者每一个媒体都可以做严格控制,不能和普通的社会化、娱乐化的直播平台相同。

现在我们这个直播平台基本上给媒体开一个帐号,他就可以进行服务,根据流量计费,为每一次活动有一个计费统计,有一个浏览量统计,可以跟广告主汇报。

还有VR技术,现在各个媒体都想做VR因为比较新,同时也比较热。但是首先你要有设备,你要能拍出VR影像,然后你还要有一个专业的策划团队,因为VR不像拍视频只要录下来就好了,它需要有一个串场,有一个视觉焦点引导。还要有后期剪辑能力,还要制作可以展示的页面。我们想提供一个VR平台,你可以直接在生产工厂里头,用你的手机客户端直接拍摄内容,根据我们的提示引导,把拍摄内容,上传到VR平台上,然后后面可以自动化的帮你生成VR文件,也可以人工的帮你处理得比较精美。

这是我们团队做的传播率比较广的作品,比如说“主席的七一讲话”,“总理给你送快递”,其实这一次两会我们只有三个动画设计师,这次两会我们将近做了30个H5动画作品,而且当时我们主编要求,每一个H5动画形式,所用的技术,策划的思路,传播的热点都不能一样,所以当时我们被虐的很痛苦。这在以前,2015年绝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你代码错一行可能你这个H5就播放不了。但是我们上了一个H5的制作工具以后,这个问题就被解决了,基本上做一个比较精美的,技术服务很好的一个H5,可能这个人员培训半个月,就已经能做得很好了。

当时我们两会期间的时候,有些非常简单的类似于幻灯片的,我们直接丢给编辑,我们有一个工具,类似于做PPT一样,换一个照片,改几个文字,点一下发布就可以了。我们推广这个产品的时候,很多客户问我,你这个H5和易企秀有什么区别?我们这个区别有很多是业务上跟媒体特性有关的。

另外我们经常有前后协作的,记者在前方采集素材,编辑在后面负责加工,如果是易企秀这个平台是一个帐号,谁的环节出了问题,发布错了东西你根本没法追究。但是我们平台支持协作模式,你用你帐号编辑一个版本,我用我的帐号编辑一个版本,所有历史记录都有留存。 另外我们在平台上提供专业化的模板,你可以用模板。移动客户端记者前端拍一个照片一上传,就可以生成一个H5。

除了这个工具,我们也有一些比较炫酷的,比如说手机的陀螺仪,我们可以甚至调取硬件,摄像机、感应器这些功能做手游。

还有数据可视化的图表,我们可以非常简单的让编辑,把一个excel数据导进去,自动生成一个可以点的动图,每一个柱图详细数据用户在手机上一点都可以看得见,而且这个H5既可以嵌在手机微信公号,也可以嵌在客户端,也可以潜在网页某一个部位。当时我们数据化可视化负责人跟我说,这个功能太好了,我什么都不需要学,我只需要把数据往里一导就可以生成数据可视化H5

H5可以转化成视频。把H5制作完了以后,当时我跟设计师说了一声,我说你把它转成视频,我们这个动画是当时给财政部做的动画,是由H5直接转成视频了,并且这个视频格式是竖版的,可以嵌在手机端播放。这也是一次采集多种生产。

这个事情基本上是零成本,H5做完了以后,简单一转就生成这样的视频。

(视频播放)像这样2、3分钟的视频,可能大家知道,到外面做是按秒计费,做这一个视频可能要几十万。但是当时我们零成本,H5直接转换成这种视频,而且非常适合在移动端播放。

我们的平台有一个特点,你用其他工具做东西的时候,他们平台如果有一个商家做的东西是违规的,整个平台的作品都会受影响。但是我们平台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的,首先我们的客户比较安全,其次是我们的内容比较安全,另外我们还有很严格的审核机制。

通过这些很傻瓜化的,很轻量级的小工具,我们可以快速帮编辑和记者变成一个融媒体的采编能手。

除了新媒体以外,我们对纸媒的技术服务也有很深的思考和创新,现在我们提供的报纸版面智能化设计系统,它是在主编和编辑那儿放一个PAD,然后PAD上面安装一个客户端,里面有每个版面你负责的内容。原来我们都是用一个小黑板,主编画好了以后,在总编门口排队,总编看了之后说你这儿放什么,那儿放什么,而且可能要调整;说完以后下一个再来说,大家都要等着。现在每个人用自己的PAD,他画好自己版面,一点提交,总编那个地方能看到你的状态是已经OK的,我看一看有没有什么问题,没有问题就过审,有问题就在上面批注,马上回到主编的手里,就可以继续调整。所有版面都排完了,都OK就可以印刷。

这个方式,主编也不需要必须到现场,原来新媒、网媒都是在线办公,平媒在现场办公,但是这个系统也可以让平媒远程办公,总编可以在会议现场可以拿PAD看今天版面排版情况,主编也不一定在现场,可以拿自己的PAD提交自己的版面安排。

刚才这个系统现在已经在人民日报夜班运营室运营好一阵了。

(责编:刘雨霏(实习)、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