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6年7月上

传统媒体应当慎用、善用网言网语

蒋玉鼐
2016年10月10日14:06 | 来源:青年记者
小字号

近来,纸媒等传统媒体被网言网语渗透、“倒灌”的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与忧虑,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纷纷刊文,呼吁传统媒体严格把关,保持格调。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网言网语从虚拟空间步入现实,渗透进大众生活,甚至登上媒体报道,是难以避免的现象。一方面,语言体系原本就是开放、多元的,一直在丰富和发展,网言网语与英语、专业术语等一样,都是大众生活与媒体报道中新词语的来源;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网络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对包括语言使用在内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近年公布的十大流行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趋势。自2013年以来,十大流行语的互联网属性逐年增强,2015年达到了70%之多。其中的“颜值”“任性”等词语,不但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在传统媒体上也很常见,“任性”甚至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网言网语都已被官方话语体系接纳,更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可以随意使用,甚至广泛传播。因为毕竟有相当比例的网言网语,过于粗鄙、低俗、暴力,承担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任的传统媒体,不宜使用。

但是,人民网的调研显示,个别传统媒体不仅在报道中不恰当地使用网言网语,甚至命名版面,如某报的两个版面分别名为“高逼格”与“逗比”。如此做法,最可能的原因是想吸引受众,让受众觉得该媒体贴近性强、轻松时尚,但效果真的如此吗?《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透露,近期一项针对南京市民的调查表明,700位参与调查的市民中,有七成表示广播电视和报纸上的网络词语“看不懂”。看来,盲目跟风、生搬硬套,滥用网言网语,不仅不会让受众对相关媒体的好感增加,还可能造成信息传递障碍,最终适得其反。

此外,媒体作为“社会民众的教师”,理应传播精神文明,维护公序良俗,拒绝传播包括不文明网言网语在内的低俗内容,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这一点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媒体所重视,并成为各方共识。新华社在相关报道规范中做出了明确规定,中国记协、首都互联网协会也联合发布《抵制网络低俗语言、倡导文明用语倡议书》,呼吁新闻媒体负起主体责任,保持应有的格调和操守,拒绝传播不恰当的内容。

因此,对于已逐步渗透生活、影响力日益增强的网言网语,新闻媒体尤其是传统主流媒体应加以甄别,谨慎使用,不能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完全不触碰,更不能奉行“拿来主义”,随意滥用。具体操作中,不妨参考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内容上谨慎选择。网言网语数量众多、鱼龙混杂,有的语义明确、风格清新、诙谐幽默、表达力强,如“给力”“棒棒哒”等,可以适度使用;有的格调低下、粗鄙恶俗、野蛮暴虐、充满戾气,如“尼玛”“滚粗”“撕逼”等,应坚决予以抵制。

灵活、巧妙地运用恰当的网言网语,可以起到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增加好感度的作用。如今年年初,新华社为说唱动漫MV《四个全面》发布预告,称“你还在嫌我一本正经高冷啰嗦,但人家并不是这样的”。MV唱词“特别重要的话,咱得说四遍”“人人都当创客,城乡一起嗨”也巧妙融入了网言网语,令人忍俊不禁,网友表示意外又惊喜。

二是渠道上善于区分。用语的风格应当与使用的环境有关,总体而言,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责任的守望者、历史文化的传承者,营造的语境应当是文明的、得体的。不过,因为传播渠道不同,用语的风格可以在大的框架内适度调整。如新华社播发的通稿、《人民日报》报纸上刊登的文章,需要中规中矩、正统严肃,而上述两家媒体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就可以相对轻松幽默、活泼时尚。仍以新华社的说唱动漫MV《四个全面》为例,“高冷啰嗦”的预告,就是通过微博与微信平台发出的,传统渠道并没有相关报道。

总之,建议“网语需慎用,卖萌分场合”。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